国门战“疫” 守好入境防线——南昌海关织牢口岸疫情防控网
国门战“疫” 守好入境防线
——南昌海关织牢口岸疫情防控网
3月25日下午1点,自柬埔寨西哈努克市入境的QD704次航班落地南昌昌北国际机场,身着白色防护服的昌北机场海关旅检三科的关员们已等候多时。“整理着装,出发!”清脆的号令声在航站楼内响起,在旅检三科党支部书记杨春鹏的指挥下,关员们开始了体温监测台测温设备校准、风险旅客布控准备、各种设施设备检查等开关前的准备工作。
14:00,舱门开启。身穿防护服的杨春鹏与同事开始逐一核对旅客信息,对旅客进行体温筛查,分批次有序安排旅客下机。完成登机检疫后,旅客依次下机,前往海关卫生检疫现场,海关关员对入境旅客开展第二次体温筛查。在这里,钟青和杨鸿打起十二分精神对旅客填写的健康申明卡进行核验,黄燕青和黄凯坚守医学排查岗,仔细观察入境旅客的健康情况,包括是否有咳嗽、身体不适等症状;卫生检疫通道内,站在测温台后的高洁正紧盯红外测温仪,实时监控测温情况……
面对口岸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提前到岗、冲锋在前,已成为旅检三科工作人员的常态。自春节以来,疫情防控一线的每一个岗位,都留下了旅检三科全体关员们紧张忙碌的身影。
“这次旅游去了哪些地方?住在哪儿?”旅检现场,负责流行病学调查的谢弢一边引导旅客复测体温,一边同旅客聊起了“家常”。谢弢告诉记者,对于高风险、有发热症状的旅客,他们将直接引导进入负压医学隔离室采样,而即便是面对体温正常的旅客,流行病学调查也必须详尽。“调查挖掘得越详细,对防控的帮助就越大。”他说。
然而获取信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的旅客没有留心记忆,谢弢要想方设法引导启发;也有少数抱有侥幸心理的旅客,刻意隐瞒,谢弢得从好多个答非所问中寻出蛛丝马迹。不过,谢弢也有着自己的一套独特工作法,那就是微笑。“别以为戴着口罩旅客就感受不到,只要从心出发,就能收获理解和支持。”谢弢说,在采样过程中偶尔会出现少数旅客不配合的情况,遇上这种情况,谢弢就拿出了他“唠嗑”的本领,“像一些年纪大的老人,面对采样会特别紧张,不张嘴。这时,聊一聊天,人一放松,样就采好了。”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南昌海关还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来自南昌海关卫生保健中心,是确诊新冠病毒的“火眼金睛”,他们运用核酸检测对患者样本进行检验,甄别患者是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张强就是这支队伍的负责人,疫情发生以来,他带领检测队伍迅速“备战”,冲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记者了解到,实验室检测工作存在极高风险,检测人员采取生物安全三级个人防护,需穿戴连体防护服、护目镜、N95口罩。一轮检测就需要连续工作3至5个小时,在这期间,检测人员不能离开实验室。防护服密不透气,衣服被汗浸湿要忍着;不能上厕所,就减少食物和水的摄入;感觉闷了缺氧了,也只能坐下休息一会儿喘口气。这其中张强是实验室工作时间最长的那一个,除了实验室人员管理和日常检测任务外,他还承担着每日检测样本统计、上报,试剂耗材领取、登记等多项工作。面对每天高度紧张的氛围、高强度的工作,张强不以为意:“在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作为检疫人员能够坚守一线,使命光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难,我的一点小困难在疫情面前不值一提。”
王琦 本报记者 张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