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们戴上“心灵的口罩” 我省构建抗“疫”心理防线
为人们戴上“心灵的口罩”
我省构建抗“疫”心理防线
本报讯 (记者钟秋兰、钟端浪)“我接触了湖北籍人员,会不会被感染?”“家中日子难熬,什么时候能开工?”“不开学,孩子面临高考怎么办?”……在战“疫”中,看不见的敌人除了病毒,还有人们心里的焦虑和恐慌。为做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导和援助工作,我省第一时间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为人们戴上“心灵的口罩”,帮助人们消除不良情绪,预防、减轻疫情所导致的心理伤害,同时,缓解疫情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促进社会稳定。
疫情发生以来,省精神卫生中心、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各设区市相关医疗机构,组建了12支心理援助医疗队伍,共有2500多名精神心理医师、精神心理临床护士、心理咨询师参与。他们按普通大众、确诊患者、一线医务人员、学生等进行分类,分析不同对象心理需求,完善心理应对措施;对不同年龄段和病情程度的患者实施分类干预,及时识别高危人群,加强对患者家属及其密切接触者的情绪安抚,积极预防缓解不良情绪;对典型个案提供“一对一”定向心理疏导。
拓展多条“找得到”的沟通渠道。我省开通省级及11个设区市17条心理援助服务热线和2个微信服务号,提供24小时服务。在部分医疗机构病区张贴“心理医生”二维码,方便住院患者咨询心理健康方面问题。同时,各地心理援助医疗队伍主动作为,积极走访属地内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社区、发热门诊、定点救治医院等需要心理援助或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的地方,采取免费发放宣传材料、进行心理干预、宣讲心理健康知识等方式,提供专业心理援助服务。
既要做好普通大众的情绪疏导工作,又关注一线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江西省精神卫生中心第一时间组建由7名资深心理专家组成的援助湖北医疗队心理援助小组,专项负责江西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战“疫”初始,我省便组建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援助医疗队,负责组织和指导开展省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工作。省胸科医院联合省心理咨询协会,为患者提供“一对一”微信咨询服务;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组建“身心医学团队”,不定期对隔离病区医务人员和患者开展心理干预和指导。
数据统计,截至3月9日,全省心理援助热线为医务人员及其家属、患者及其家属、社会群众等提供心理疏导3.5万余例次;开展现场心理援助691例次,其中社区186例次,医疗机构137例次、学校66例次、公安98例次、其他区域204例次。
如何做好疫情防控下一阶段的心理援助、疏导、干预工作?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继续做好医院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心理干预工作,积极提供心理支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及时有效减轻其心理压力外,还将逐步加强对集中隔离点、机场、火车站等特殊区域滞留人员的心理援助,重点对康复出院人员以及隔离点工作人员强化疫情认知、健康指导、心理防护知识和技能培训等工作,进一步维护被隔离者心理健康,帮助其顺利度过隔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