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铸魂育新风 感恩奋进奔小康——宜黄创新载体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
以文铸魂育新风 感恩奋进奔小康
——宜黄创新载体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
尹文兵 本报记者 李耀文
宜黄县是全省1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之一,该县针对农村生产生活习惯和当前农村留守人员现状,在农村创新开设夜间课堂,这一做法被编入《江西省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案例汇编》。全县在现有的文明实践站建起了139个农村夜间课堂,开展活动2000多场次,夜间课堂成为文明实践的主阵地。
依托夜间课堂品牌,该县积极探索创建夜间课堂、强国讲堂、感恩礼堂、新风祠堂等宣传、引导、服务农民群众新模式,进一步满足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学习强国“搬上”大屏幕,为群众提供文化大餐
“学习强国平台聚合了大量可免费阅读的期刊、图书等资料,成为干部群众‘掌中资源库’‘指尖加油站’。”宜黄县文明办干部周晓花介绍,为了把学习强国平台上的精彩内容“搬”到大屏幕上,该县为每个乡镇配备了电视机和移动投影仪,接入了光纤网络,文明实践所(站)自行购置了电脑、桌椅等所需设备。
强国讲堂如何让老百姓喜欢看、看得懂,该县精心设计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调查问卷》,在不同年龄段群众中征求意见,根据群众需求,经过梳理后,宜黄县推出了“菜单式”服务。群众需要什么活动,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就利用强国讲堂推送什么,达到群众“点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配餐”,精准供需。“我文化水平低,还不会用智能手机,现在能在讲堂里长见识了。”3月17日晚,60多岁的神岗乡尧坊村汪大爷,看完养生知识后发出感慨。
感恩礼堂诉心声,奏响感恩奋进最强音
三八妇女节期间,在二都镇白槎村文明实践站,村党支部书记、妇女致富带头人熊小红,与贫困妇女进行产业技能培训座谈,交流种植养殖经验,提高贫困妇女就业创业能力。熊小红说,数次在感恩礼堂里与村民诉心声、话感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宜黄县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各乡镇村级设立感恩礼堂,通过组织开展“我的脱贫故事”主题宣讲、观看主旋律专题片、办好红色故事会、读红色家书、召开感恩恳谈会、组织志愿者活动、举办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德、扶勤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9年,全县共有603户1438人实现脱贫。
古祠堂开启新功能,变身新时代文明实践新阵地
桃陂镇荣前村曾经用来堆放杂物的户家古祠堂,如今成为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先后举办了“脱贫攻坚秀美荣前”“道德‘红黑榜’评议”“正社风、淳民风、兴家风”“诵读国学经典”等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邻里关系和睦了,子孙儿女贤孝了,村里向善向上、见贤思齐的氛围浓郁了。”村党支部书记颜光洋看到这种变化,很是欣喜。
该县积极探索实践祠堂文化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机融合,各祠堂都开启了新功能:桃陂村梅氏祠堂里设立了图书馆,书籍种类丰富,让乡村祠堂变为文化殿堂;歌坪村彭公祠堂里设立了家风家训馆,张贴了家风家训、红白理事会章程等;棠阴八府君祠里开设了法律讲堂,普及法律常识,让群众知法、懂法、守法……
如今,该县农村祠堂成为广大群众学习致富本领的阵地、传播文明新风的舞台。古祠堂育新风,激发社会正能量,受到当地群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