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鼓励直播带货 发展智慧养老 规范共享用工 拓开新空间 就业更多元(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③)

2020-05-18

鼓励直播带货 发展智慧养老 规范共享用工

拓开新空间 就业更多元(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③)

本报记者 邵玉姿 窦瀚洋 潘俊强

《 人民日报 》( 2020年05月18日   07 版)

  图①:陈小丽在枇杷林直播。
  本报记者 邵玉姿摄
  图②:高冬雪(左)为老人量血压。
  本报记者 窦瀚洋摄
  图③:周显阳(右)与同事探讨共享员工事宜。
  丁孝华摄

  核心阅读

  多渠道拓展就业空间,各地都有新尝试。培育直播带货达人,既解决了农产品滞销问题,也为年轻人找到事业机遇。发展智慧养老行业,既为老人提供专业服务,也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规范共享员工机制,既缓解了企业用工难题,又为闲置人员找到工作……就业方式正变得更加多元。

  

  直播带货达人陈小丽:

  二次就业,销售枇杷

  最近,福建省福清市一都镇景点讲解员陈小丽有了一个新身份——“一都枇杷仙子”:穿上古装,梳起发辫,扮好妆容,带上一部手机和一只简易的手机支架,穿梭在枇杷林和枇杷展览厅,向手机另一端正在收看的观众讲述一都枇杷的“前世今生”……

  “直播带货,不能就卖论卖,要把一个产品变成一个故事。有创意、有内容,才能更有人气。而人气来了,产品也就卖出去了!”别看才“触电”一个多月,说起直播技巧来,陈小丽充满创意的小点子还真不少。“我这也都是从专业团队那‘偷师’来的。”陈小丽所说的专业团队,是一都镇政府专门邀请来的直播团队。

  一都镇是产枇杷大镇,受疫情影响,枇杷出现滞销情况。“以前枇杷不愁卖,现在是愁着怎么卖?”和自家枇杷一样遇到难题的还有陈小丽的景点讲解员工作。为了解决枇杷销售和青年就业问题,今年3月初,一都镇把眼光瞄向了“家庭电商”新模式:通过引入直播专业团队,培养一批具备一定带货能力的电商达人。

  “直播既能帮助家里销售枇杷,又能实现自己的二次就业。”在镇政府的鼓励下,陈小丽成了首批加入“家庭电商”直播培训的成员。靠着穿着古装的“枇杷仙子”创意,不到一个月时间,陈小丽就将自家和亲戚家的枇杷悉数售出。如今,除了直播带货,陈小丽还承担着自家微店和购物平台的推介工作。她所主推的产品也从枇杷逐步扩展到了其他特色农产品。“之后我还要去为其他县市的农产品做直播呢!”对陈小丽来说,“触电”直播,为家乡带货,不仅是件新鲜事,更是要专注做的事业。

  “目前全镇已培养具备一定带货能力的电商达人百余位。”一都镇党委书记林雪枫介绍,除了主营销售一都镇农产品外,一都镇政府还与省内其他县市进行了合作对接,相关农产品上市后,将由一都的达人团队协助进行线上销售。

  互联网养老护理员高冬雪:

  手机接单,上门服务

  “小吕,送餐敲门时不要太急促,记得帮老人把餐分好。”在浙江杭州拱墅区上塘街道,95后养老护理员高冬雪正在指导实习生吕博才上门送餐,“这是小吕第一次上门服务,凡有新人我都要跟随一起,可以随时提供指导。”高冬雪告诉记者。

  高冬雪口中的上门送餐,来自朗诗常青藤养老服务公司开发的“藤叶护居家养老”小程序。公司总经理罗丹介绍,公司拓展了居家养老服务,只需在小程序上下单,养老护理员就能提供上门服务。

  高冬雪就是这样一名互联网养老护理员。去年9月,朗诗常青藤与杭州拱墅区联合成立朗诗常青藤上塘“阳光老人家”,高冬雪经过前期培训与实习后,被公司选派到上塘合作点,成了这里的养老护理员。

  “我们这里有全托、日托等养老服务。我们的职责就是照顾好老人,还会为他们安排手工、读报等休闲活动,多陪老人家聊聊天。”高冬雪说。去年底,高冬雪的工作范围扩展到周边社区。虽然工作量增加,但她觉得这样的方式能让养老服务的触手伸得更远,惠及更多老年人。“前段时间我们接到医院陪护的服务订单。老人家因为住院找不到人陪护,家属就在小程序尝试下单。我们的服务得到了认可,现在有啥需求都会下单联络。”

  高冬雪告诉记者,目前他们的线上服务主要集中在送餐、上门助浴等方面,未来打算拓展更多服务内容。工作至今,她说颇有收获感,“进入行业后发现,其实老人更需要心灵上的沟通。我的职责,就是贴心服务和用心交流,让他们不再感到孤单。”

  其实,像上塘“阳光老人家”这样的服务点目前在拱墅已有52处,已成功带动189人就业。拱墅区民政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黄雯琦向记者介绍,拱墅区作为杭州“互联网+养老”试点城区,依托养老服务系统“阳光大管家”平台,率先在全市开展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打造全域“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公共就业协会会长周显阳:

  共享员工,规范使用

  “收入比想象中多,保障了我的正常开支。”在青岛茂源停车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车库车间,外派近两个月的共享员工赵伟回到了原本岗位,重操“旧业”——钻孔工, 3月“共享工资”已打入账户,4月工资将于近日支付。

  受疫情影响,赵伟所在公司没有新订单,很多一线生产技术工人不得不赋闲在家。房贷开支、生活支出让这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感到了生活的压力。正在一筹莫展时,赵伟收到了共享员工的邀请。

  在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公共就业协会组织下,签订协会、双方用工企业、共享员工四方协议,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切实保障员工利益,赵伟从一名钻孔工变身不锈钢板折弯工。原来,一份针对协会成员返工、用工需求情况的摸底报告显示,“700多家企业,闲置人员400多人,用工缺口1800余人。”

  解决“用工荒”的同时,怎样解决这部分闲置人员的就业,问题摆在协会会长周显阳面前。“有缺口,有剩余,那就互相补给。”经过“头脑风暴”,共享员工方案呼之即出。

  共享员工工资谁发?权益谁来保障?出了问题哪方担责?员工出去还能否回来?共享员工背后的一系列问题和担忧也随之而来。为避免共享员工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劳务纠纷,周显阳及时向该区人社局报备,进行相关政策对接,并参与制定了共享员工实施方案和四方协议。

  为保障共享员工权益,西海岸新区公共就业协会还搭建起了“共享网络线上用工平台”。由平台担保“临时务工人员”薪资安全,同时对问题企业和问题员工主动与人社、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进行大数据筛选,实行平台信用认证,定期在平台公示信用缺失单位和人员行为。目前,该协会已输出共享员工2800余人。

  “很多企业淡季裁人,旺季招人,共享员工不只适用于疫情防控,也可以成为常态。” 周显阳介绍,他们已与高校对接,进行相关研究,并搭建了面向社会待业人员工作群,进一步延伸共享的触角。


责任编辑: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