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第一年 怎么带娃最科学?

2020-03-05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护士长 周 霞

宝宝出生第一年,每天都在发生很多惊喜的进步和变化,家长要抓住这个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为宝宝提供足够的看、听、摸、闻、尝等刺激,让其感觉器官充分接受外界信息,积累认识世界的经验。

0~3个月重点锻炼视力和听觉。此时,宝宝的眼睛能随着呈现在他面前的物体移动,能对红色、黄色以及咸、甜、酸味等刺激做出不同反应;每当看到熟悉的人时,会注视对方的脸,手足乱动、微笑;能追随声音转头,而且对女性的声音特别敏感;能分辨一些常用词,如爸爸妈妈,尽管不会讲话,但语言刺激对其很有效;能抓握东西。

这个阶段家长如果把周围环境布置得丰富一些,让宝宝经常接触各类视觉和听觉刺激,并得到亲人的爱抚,会促进神经系统成熟、心理发展。让宝宝倾听风声、雨声、鸟鸣、乐器声、大人的交谈声,都是锻炼其听觉的好途径,让他感受声音的奥妙,体会交流的愉快,这对掌握语言和发展思维很有帮助。

4~7个月重点培养触觉、表达和观察力等。这个阶段宝宝能长时间注视某一物体,伸手抓东西和较长时间地玩胸前的玩具,会双手交替或用双手拿东西,爱扔东西,能听懂一些简单词语,如拍手、再见、谢谢,并且会照着做。

此时,家长应多逗宝宝玩,给他一些中等大小的软球、彩色积木等,通过触摸可以发现物体的许多物理性质,比如坚硬、柔软、光滑、粗糙,并产生强烈的愉悦感。

当宝宝开始学说话时,家长要多做示范,鼓励其把音发准、发足。刚开始学说话的宝宝只能用一两个词表达意思,用平等、坚定、正确的语调与宝宝交谈,可及早建立亲子间的和谐关系。

为了锻炼宝宝的观察力,家长可运用身边的物体让其观察,激发兴趣,培养观察力。美术作品是最好的观察对象,其线条、形状、色彩、构图充满了美感,能使宝宝产生兴趣。

身体接触是人类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一个充分得到父母抚摸、拥抱的宝宝,身心更健康、情绪更稳定,今后的人际关系也更和谐。母亲哺乳时可与宝宝充分接触,对宝宝身体进行按摩,这能让其感觉快乐、安全。

8~12个月重点提高语言、认知能力等。这时,宝宝能在东西看不见时用眼睛去寻找;能模仿声音,比如小狗的叫声,学会叫爸爸妈妈;能拿着奶瓶或杯子喝水;能拉着大人的手或扶着家具行走,对探索周围的世界表现出极大兴趣,什么都想看看、摸摸、尝尝。

这一阶段家长可以教宝宝说简单的话、表达所想的事。比如在游戏中可以让宝宝模仿动物的叫声和汽车的喇叭声,多为宝宝朗读诗歌、故事,播放悦耳的音乐。听故事可以提高认知能力,学到各种知识,而且宝宝听故事时可以看到父母的眼神、表情、动作,对语言发展很有帮助。

发展动作是培养思维能力的起点。对于7~8个月的宝宝,家长可训练其伸手、挥手、拍手等动作;9~10个月,可训练宝宝伸出食指戳、拨东西,并训练其抓到东西后再松开手指,把东西放开、反复丢捡等;8~10个月,爬行可促进脑部发育,还能锻炼颈部肌肉,提高视觉稳定性和深度知觉,有利于身心发展。

视知觉是影响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包括空间知觉、差异辨别、背景辨别、视觉填充和对象再认。视知觉发育不良的宝宝不善于从背景中识别和分离对象,走路易磕磕碰碰。家长可通过几种方法加强宝宝的视知觉:1.搭积木和拼图;2.从图片中找图形;3.要求宝宝按照一定标准分类,比如颜色、形状;4.让宝宝按图形或实物找出相同形状的物品。

责任编辑:
阅读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