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呆!女明星一口气吃了十几种保健品…这个,真的越多越好吗?
本文专家:田靖博士,原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治医师
本文审稿:陈海旭博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副研究员
保健品常常留给人“有效”和“低副作用”的印象,好像无论什么样的“亚健康”问题总能好找到一款保健品适合您。更有甚者,把保健品当饭吃,一次性吃下八、九种不同功效的保健品,希望能“永葆健康和青春”。
然而,过度食用保健品是否有危害呢?今天就为大家科普一下。
目前市售的保健品根据功效分类,常见的有如下几类:
美白类
俗话说“一白遮十丑”,国人似乎对美白充满了执念,不惜一切代价千方百计美白。除了琳琅满目的外用美白化妆品外,一些内服或者注射类美白产品也逐渐涌入人们的视线。
用于口服的“美白丸”主要成分有维生素C、维生素B、L-半胱氨酸等,都是一些常见的维生素氨基酸,可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效果,但是对全身美白作用如何不得而知。
氨甲环酸
近年来大受追捧的“美白针”的主要成分是氨甲环酸,主要采取静滴给药。氨甲环酸对紫外线照射的黑色素沉积具有一定作用,临床上用于黄褐斑的辅助治疗。但是,氨甲环酸会引起过敏、栓塞和肾脏损伤等,是处方药,而非保健品,需要专业医生指导使用。
人的肤色是由基因决定的,黑色素具有抵抗光损伤的作用,遮阳、带帽等物理防晒措施是对抗皮肤光老化最有效和安全的手段。美白类保健品成分大多来源于非天然原材料,其实经常食用新鲜的瓜果蔬菜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还美容养颜。
抗衰防皱类
胶原蛋白是常用的抗皱保健品,其本质是一种低质量蛋白质,胶原蛋白对于非素食者人群是毫无作用的,也不能显著改善皮肤的状态。
阿胶的本质也是胶原蛋白,但同时也是一味中药材,一般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但是需要专业的中医师鉴别患者体质才能使用,并不是谁都适合吃的“保健品”。花青素、葡萄籽、蔓越莓等也号称有抗氧化、抗衰老的功效,但是以日常服用的剂量而言,作用甚微。
养肝护肝类
养肝类保健品的消费对象以经常熬夜和吸烟饮酒人群为主,奶蓟、洋蓟、甘草、五味子等可能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目前还没有得到大样本临床实验的确证。“肝开窍于目”,保护肝脏对于视力健康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如果只靠口服各种保健品,不注意用眼卫生,长期注视各种电子屏幕,即便服用各种“护眼片”也是无济于事的。
洋蓟
鱼油降脂类
鱼油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老年人经常服用治疗心血管疾病。但是,英国牛津大学研究显示,鱼油并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服用鱼油补充剂并没有益处。
鱼油
同时,鱼油并不等于鱼肝油,鱼肝油主要来源于鱼的肝脏,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D3,主要用于防止佝偻病和夜盲症,治疗小儿手足抽搐,但是服用过量的脂溶性维生素不容易从尿液排出,容易产生中毒。
其他维生素补充剂
多种维生素补充剂可能在人体高强度运动、特殊环境生活、特殊饮食和生活状态时需要额外补充,正常的生活饮食并不需要服用额外的膳食补充剂。补钙是最为常见的,从食物中摄入的钙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应该多喝牛奶、吃富含钙的食物如豆制品、芝麻等,进入更年期的妇女和患有骨质疏松的老人以及生长发育迅速的儿童等特殊人群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钙,一般健康人群不需要特别补充。
总而言之,保健品的疗效大多是不确定的,多数情况下可能也只产生一种安慰剂效应,大量服用还可能对肝脏等器官造成负担。
享受食物的乐趣,从新鲜的食物中汲取各种营养,接受身体的自然衰老,顺应自然规律,不因衰老的焦虑而大量摄入保健品。对保健品持有不依赖、不迷信的态度是我们应当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