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农科院有这样一群人:用智慧守护红土地 用科技助农增收
对土壤,大家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土壤就像空气、水和阳光一样,在维系人类生存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陌生的是,土壤有很多种类,红壤、棕壤、褐土、黑土……每种土壤都有它独有的特性。
江西是典型的红壤区域。赣鄱大地万千农民憧憬在这片红土地上实现丰收;深耕红壤研究的科研工作者立志用自身的智慧和技术帮助农民增收。
丰收梦和科研梦相互交织,加深的不仅是农民和科研人员对土壤的认知,还有对土壤、对自然的敬畏。近日,记者跟随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人员走访江西省多地,倾听红壤研究背后的故事。
知 土
与红壤打交道,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省农科院红壤与生态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彭春瑞,花了大半辈子时间。说起红壤,彭春瑞喜忧参半。
喜的是,红壤地区是我国农业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之一,涉及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江西是红壤比例最高的省份,约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70%。
忧的是,受降雨集中、高温高湿、施肥不合理等因素影响,红壤出现酸、瘦、板、粘、旱、蚀、人工生态系统逆向演替等问题,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潜力的发挥。其中,红壤酸化问题尤为凸显。
“自然条件下,红壤PH值降低一个单位需要几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然而近30年来,我们的红壤耕地PH值却平均下降了0.6至0.8个单位,部分地区甚至下降了2个单位,红壤酸化速度之快令人心惊。”在彭春瑞看来,土壤承载着万物,孕育着生命,生长着希望。世人应对其给予更多关注和呵护。
“晴天一块铜,雨天一包脓。一锄头下去,硬得很!”相比科研人员的专业阐释,大多数农民的回答则多是基于自身耕作体验。收成的好坏归结为一句话:“靠天吃饭”。后来,随着科研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庄稼人慢慢了解了红壤。
惜 土
要想种有所获,首先得摸清土壤的“脾性”。这时候,科技派上了用场。
江西开展红壤治理与改良研究,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2011年,国家批准依托江西省农科院等单位建立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随着争取的科研项目不断增多,省农科院以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为核心,对内整合全院的力量,吸纳旱作、水稻、农业工程、植保等14个专业研究所合力攻关。科研人员穿梭于田间地头和实验室之间,笃定地将论文写在大地上。
初夏时节,吉安县横江镇富田寺村,满眼翠绿的禾苗长势喜人。村党支部书记肖建武指着身后示范田两侧的技术指示牌说道:“多亏了这些技术!”肖建武口中的技术指的是,由中心推广的南部红壤丘陵区双季稻绿色规模化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在土壤有机质提升、减少化肥用量方面,科研人员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指导村民利用冬闲田地种植绿肥,巧用稻草还田等方法,提升地力。“这土和人一样,都得养,不能一味地施氮肥。通过项目实施,地肥了,污染少了,而且每亩地还能节本增效90元至120元。”肖建武说。
不只水稻,科技的触角还延伸到其他作物。以脐橙为例,南方红壤贫瘠,再加上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布不均,易形成干旱。科研人员结合江西土壤实际,在研究推广滴灌施肥技术、脐橙专用水溶肥等方面做了不少有益探索。据测算,中心示范推广的2000亩果园,每亩产量大约增加20%,商品产量增加30%以上。以芦笋为例,红壤酸性较强,质地粘重,通透性差,芦笋在生长过程中极易造成茎枯病。对此,科研人员积极推广中心研发适宜红壤生长的芦笋新品种及配套设施避雨栽培技术,有效带动农民脱贫增收,每亩产出价值达2.5万元,每亩收入超1.5万元。
润 土
科技与土壤的交互,既给科研人员提供了研究思路,也给从地里刨“金”的农民以希望。
赣州市赣县区江口镇焦林村硕丰脐橙种植园法人代表范伟,最爱和科研人员聊天,听他们讲以色列果园如何节水抗旱,自己果园的脐橙如何提高品质;南昌禄祺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谈承标时常拉着科研人员,到公司在南昌市新建区石埠镇西岗村投资兴建的千亩芦笋产业园转悠,想着在丰收优质芦笋的基础上,通过深加工来提升芦笋附加值……在获得技术支持的同时,农民的农业生产观念从注重产量向注重品质、效益转变。此外,他们还意识到,只有懂得敬畏土地,反哺生态,大自然的馈赠才会源源不断。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耕之道深入人心,科研人员十分欣慰,干劲十足,在红壤改良与资源高效利用研究、红壤培肥与综合生产力提升技术研究、红壤丘陵区绿色规模化提质增效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累累硕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7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6项,颁布技术标准12项,研发并登记新型肥料产品17个;截至目前,红壤改良技术和物化产品累计推广应用4600万公顷,新增经济效益近113亿元。
眼前的成绩,并未让科研人员停止前进的脚步。“80后”博士、省农科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陈金说:“我生在红土地,长在红土地,我必须守住这片红土地。”2013年,陈金博士毕业进入省农科院,并选择加入红壤与生态科技创新团队。在他看来,土壤就像是一本厚厚的书,科研人员就是解读者。在“书”中,读懂土壤语言;在实践中,让老百姓能够切实感受到科技带来的实惠,从而与草木为友,与土壤相亲。
记者手记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贫瘠的红壤,因为有了科技的力量,焕发出新的生机。采访中,记者跟随江西省农科院科研人员的脚步,穿梭在大棚、果园、示范田中,听着生动详实的介绍。记者深刻理解到,这些科研人员严谨求实、潜心钻研的原因——对这片红土地爱得深沉。正是这份扎根心底的爱,支撑他们坚定创新自信,勇攀科技高峰。
这群“比农民还像农民”的科研工作者,用汗水和智慧指导农民更加了解土壤、保护土壤,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在他们看来,科研绝不能闭门造车、脱离实际。广袤的大地是施展才能、实现价值的舞台和沃土。只有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急国家之所急,解发展之所难,才能让科研更有生命力,才能把人生价值书写在这个伟大的时代。
来源: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