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山区 吸纳乡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最近两年我们镇着力吸纳乡贤参与社会治理,实现村村有组织,季季有活动,年年有成效,较好地激发了乡贤的热情,发挥出了乡贤在社会治理、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上海市金山区漕泾镇稳定办主任阮春峰说到乡贤和乡村治理,浑身上下透着热情。
记者通过阮春峰了解到,自去年7月营房村挂牌成立漕泾镇第一家名为新乡贤会的乡贤组织后,各村居纷纷涌现出乡贤组织,虽然这些组织名称不一,参与治理的工作侧重点也不一样,但相同的是,所有成员都是自发自费热情参与乡村治理的乡贤。
万辉华是长在营房嫁在营房的女企业家,谈到乡贤参与治理,脱口而出,“我是区人大代表,也有资源回报家乡,我不做贡献谁做贡献。”
2019年7月11日,漕泾镇党委下发《漕泾镇关于推进“四治一体”建设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实施意见》,在坚持自治基础内容中明确了吸纳乡贤参与社会治理。具体内容为:梳理摸排漕泾乡贤,以乡情乡愁为纽带,邀请正直公道、热情担当、受人尊敬、具有威望的乡贤参与家乡建设,聘任乡贤加入市民巡防队、平安参事队伍,参与社会治理工作,为漕泾建设出言出力。
政府搭了这个好台,迅速激发出各村居乡贤们的热情,12个乡贤组织共80位乡贤以各自的资源和方式参与到各村居的治理中去。
“漕泾的干部带头做得好,我们为乡里乡亲做了点力所能及的事,姚书记总是连声感谢,就好像是为她自己做了好事一样,大家都很感动,热情也因此持续高涨。”花园居委会58岁的居民李品华笑着聊起“啄木鸟小分队”的故事。
坐在她身旁的花园居委会党总支书记姚爱娟也爽朗地笑着说,“党员干部带头是分内的事,群众自发为村里做事,不图回报,我肯定要代表全体居民感谢他们。”
围在一起的干部群众听到姚爱娟和李品华的对话,也不由得笑了起来。
花园居委会所辖区域历史悠久,社区治理面临着人员结构复杂、房屋属性复杂、管理形态复杂的现实,老设施多、老年人多、老问题多,要解决“三老三多”问题,需要吸纳热心、健康的群众成为“啄木鸟”。
啄木鸟小分队由此而生。
姚爱娟告诉记者,2018年刚成立啄木鸟小分队时只有11人,后来党员干部、乡贤相继加入,目前已经形成了20人的队伍,最大的年龄76岁,平均年龄68岁。
“通过啄木鸟边走边看边找问题,及时向居委会反映,及时有效解决,花园居委会的改变让所有人都为之振奋。”姚爱娟说。
在水库村,当记者采访完老村书记张雪龙后,这位82岁乡贤的身影一直停在脑海里。这位曾经在水库村书记岗位上工作了30年的老人,2007年退休后回到村里做起了老娘舅,一个月便成功协调了两村合并造成的上访事件。如今,水库村是上海第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项目建设量大,时间紧迫,各类矛盾集中爆发,在张雪龙的带领下,6个人组成的老娘舅无怨无悔行走在水库村,热情似火地发挥着他们独有的调解能量。
乡贤是土生土长的村里人,对自己的乡村情深意切。随着乡贤们参与乡村治理热情的持续增加,漕泾镇的和谐画面随处可见:残疾人获得了体面的工作,老年人得到了抚慰,连片宅基地混乱的局面得到彻底整改美化……
本报记者 胡立刚 见习记者 黄熙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