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预计二季度中国经济将出现明显反弹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当前,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的好转,经济正在逐步走向正轨,但全球范围,疫情形势却越来越严峻,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接下来将如何前行?存在哪些问题?又该怎样解决?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昨天(26日)举行研讨会,来看各方专家的回答。
经过60多天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国正在逐步走出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各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我国经济进入恢复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2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3.5%。这是否会影响到我国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张永军判断,二季度应该会有明显反弹。张永军表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整个经济可能一季度确实出现比较明显的、幅度比较大的下滑,但是基于对疫情的判断,认为到二季度之后,可能经济会有明显地反弹。这种反弹因为它比如涉及到补库存,要完工前期积累的订单,我们觉得二季度反弹的势头可能要比原来正常增长幅度的增长率还要高一点。”
针对复产复工中存在的问题,为了促进经济进一步增长,张永军建议,除了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对小微企业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促进央企、大型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还可以适当提高对财政赤字率的容忍度。张永军表示:“如果今年即便是按从2.8提到3%的赤字率,实际上赤字规模只能提高好像4000亿左右,可能对于今年应对疫情是不够的。我们建议比如能不能把今年赤字率提高到3.5%左右,这样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效果可能会更为明显一点。”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执行局主任张晓强分析,危机之下,一方面我们要保证产业发展和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化危为机,向产业中高端发展的机遇。只要各项措施到位有效,四月中旬我们基本上可以实现复工满产。
尽管中国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全球疫情才刚刚开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疫情的蔓延或将进一步冲击超级全球化的发展。当前,确保全球供应链稳定是各国的重中之重,而中国正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值得警惕的是,国际经济的形势对中国经济的稳定性也有可能带来冲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说:“现在我们受到的最大影响是世界经济,其他疫情严重的国家,对于我们的‘倒春寒’,包括整个产业链、其他国家断链对我们的影响,现在国外市场订单骤降,我们满工满产、复工复产以后,我们卖给谁?所以我们要考虑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我们的战略和对策。”
截至目前,世界范围,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不容乐观。在陈文玲看来,今年世界经济不排除零增长,而且可能会进入大萧条,各国亟待携手共进、共渡难关。陈文玲说:“我们现在面临着共同挑战和问题,世界没有理由不合作,如果合作我们有可能扭转局面,战胜这场人类面对的共同挑战,使我们的经济免于崩溃,免于进入大萧条。如果不合作,这种前景我觉得是非常令人担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