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昌文 为基建行业带出“创新铁军”

2020-12-30

基建行业是在疫情之后恢复最快的行业之一,“十四五”规划开启之际,我国基建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今年11月23日,在江苏科技界人士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缪昌文表示,“十四五”规划要重视结合地方特点,对接和落实好国家战略,积极主动发挥江苏在构建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中的作用。

在过去的一年,缪昌文院士领衔的创新团队,在各类基建工程中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用过硬的新技术,筑起跨江大桥、高铁、隧道……以“世界级”工艺为实现交通一体化按下“快进键”。

今年2月,常泰长江大桥成功完成“超大深水沉井基础水下混凝土工艺性试验”,该工程是长江第一座集高速公路、普通公路、铁路“三位一体”功能于一身的跨江大桥,建成后将以1176米的跨径超越沪通长江大桥,成为公铁两用斜拉桥的“世界第一跨”,极大促进沿线经济与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

在项目施工中,水深大、水流急,水下混凝土施工存在稳定性差、极易离析、浇筑不密实等问题,都成为不可绕过的“风险因子”。缪昌文带领团队,多次勘探、几经研讨,通过优化灌注导管结构、调整灌注工艺参数设计等,有力保障了深水区域混凝土灌注的填充效果及结构承载力。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江苏拿出“世界级”看家本领。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过江通道,“深中通道”被寄予厚望,它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基础设施。

“首个浇筑完成的E1管节重达6万吨,排水量比肩中型航母,宽度达46米,它和其它31节管节未来将组成世界上最宽的海底隧道,这样的宽度给沉管的研制和生产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缪昌文谈到,在封闭隔仓里实现混凝土填充密实脱空小是个世界性难题,缪昌文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从2015年开始就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一起攻关,经过400多次实验后,最终确定了大流态自密实混凝土的浇筑方案,这种方案整体的水密性要优于钢筋混凝土。目前,深中通道建设进展顺利。

在过去一年,缪昌文带领的团队共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团队中1人获“科学探索奖”、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入选南京市顶尖专家、1人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为我国基建行业储备了一支坚强有力的“创新铁军”。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缪昌文建议,“十四五”期间,全省要形成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一盘棋”,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与产业经济发展的需求,使科技创新主要成果快速转化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新动能”。比如产业园的建设,不能简单地作为地方考核指标,造成产业园遍地开花、同质化竞争的局面。他建议,要围绕特色产业链部署科技创新链,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立规模大、有特色、技术新的产业集中园,通过政策引导人才和创新资源的集聚,形成整合优势和规模效应,精准匹配创新力量与产业布局,把科教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势和高质量发展的优势。

责任编辑:王舒婷
阅读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