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中华鲟科技当作为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保护现状如何?8月中旬,河海大学大禹学院长江流域科考队与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志愿者服务队联合开展的科考发现:中华鲟保护亟需从多方面加大力度。
此次名为“保护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物种中华鲟志愿者行动”科考活动,采取线下实地考察与线上同步直播相结合的形式,吸引了近300名河海学子参与。在为期一周的科考中,队员们先后深入武汉市水生态所及试验基地、丹江口水库和潜江市汉江兴隆鱼道,对中华鲟物种现状、过鱼设施及效果、增殖放流与野外生境状况等进行了重点考察。
世界鲟鱼共有27种和5个亚种,我国有8种鲟鱼,在长江流域分布的三种鲟鱼——中华鲟、白鲟、达氏鲟,目前均已处于极度濒危或濒临灭绝状态,其中中华鲟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鲟已在地球上繁衍生息1.4亿年,是中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也是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科考中,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廖小林向队员们介绍。
据了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受生存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中华鲟自然繁殖锐减,出现种群危机,挽救保护中华鲟成为紧迫课题,挽救措施包括重要栖息地保护、禁止捕捞、人工繁殖、增殖放流等。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与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合作,于2009年突破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在国内率先获得子二代中华鲟,并建成“三峡珍稀特有水生动物种质资源库活体库”,驯养包括中华鲟、长江鲟、胭脂鱼、大鲵、圆口铜鱼、长鳍吻鮈、岩原鲤等长江珍稀濒危水生动物十余种。与此同时,水生态所运用渔业声学探测、食卵鱼类解剖、环境DNA等方法开展中华鲟自然繁殖监测,调查野生种群数量及分布,希望摸清中华鲟自然繁殖所需的生态环境条件,为关键生境的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然而,联合科考队在此次实地考察中了解到,挽救中华鲟的“处方”收效甚微。自然繁殖方面,2013年、2015年及2017年—2019年,均未发现中华鲟自然繁殖,这表明中华鲟作为一个物种正在失去自我繁衍能力,逐渐步入“功能性灭绝”到“野外灭绝”的困境。人工繁殖方面,全人工繁殖技术还不完善,成熟的亲鱼及繁育的苗种数量无法满足大规模放流需求,人工放流个体对长江口幼鲟群体的贡献率不高,无法有效遏制中华鲟种群日渐减少的颓势。
挽救保护中华鲟,后续当作何为?廖小林表示,从科研角度看,要抓好几个重点。首先,要强化中华鲟自然繁殖生态条件研究。研究表明,人工增殖放流对中华鲟自然群体的补充作用有限,自然繁殖仍将是延续中华鲟生存繁衍的主要方式,因此要强化中华鲟自然繁殖生态条件研究,摸清其自然繁殖所需的水流速度、流量、产卵场底质等生态条件,为促进中华鲟自然繁殖生态调度、保护与恢复以及人工建造产卵场提供技术支撑。
其次,要完善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重点是对中华鲟不同生活阶段的温度需求进行研究,量化中华鲟性腺发育和繁殖的温度过程需求特征,揭示温度影响中华鲟性腺发育的生理机制,提高其亲鱼性腺发育的启动率、雌鱼的产卵率、苗种的成活率。
要对中华鲟组织细胞系培养及生殖细胞移植技术进行研究,建立中华鲟离体实验模型,减少对其活体的依赖,这样既保存中华鲟种质资源,又可从分子、细胞层面研究中华鲟性腺发育与繁殖的生理与遗传机制,为中华鲟物种保护提供理论支撑。 本报记者 蒋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