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抓四促”,打造美丽江苏常州样板
近年来,常州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全市环境质量呈现加快好转态势,获得国家生态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一批“国字号”荣誉。
一、抓结构调整,促产业绿色发展。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常州实施传统产业提升与新兴产业跃升“双轮驱动”,推动产业调高调优调轻调绿,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201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8%,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50%以上。“十三五”以来累计关闭化工企业534家、电镀企业17家、印染企业58家、地条钢企业12家,关停整治“散乱污”企业7030家。连续7年开展重大项目主题年活动,累计引进30亿元或3亿美元重大项目超80个,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聚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加快打造高端装备、绿色精品钢等2个两千亿级产业,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5个千亿级产业,轨道交通等3个500亿级产业集群。常州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获国家工业强基工程项目数16项、全国地级市第一。
二、抓治污攻坚,促环境质量改善。动员各方力量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抓重点、增蓝天。紧扣“四大重点”,即PM2.5和臭氧等重点防控污染因子,秋冬季和初春等重点时段,钢铁、煤电、建材等重点行业,“散乱污”企业、散煤、柴油货车、扬尘治理等重点领域,大力实施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东部热电整合、非法成品油整治、烟花爆竹禁放等专项治气工程,实现PM2.5浓度明显降低、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19年全市非电行业规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量比2016年减少23.2%。今年1-9月份,市区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5.6%,优良天数增加40天。二是治源头、保碧水。坚持水资源合理利用、水生态修复保护、水环境治理改善“三水并重”,“控源截污、河道清淤、点源治理、面源控制”多措并举,2017年以来完成治水工程1887项。实施城市河道水质提升和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行动,实施主城区“畅流活水”工程。2019年“水十条”断面优Ⅲ类比例比2016年提高41.5个百分点,太湖治理连续12年实现“两个确保”。三是控风险、护净土。建立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落实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销号管理办法。加强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建设,危险废物焚烧年处置能力达13.1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安全。
三、抓保护修复,促城乡宜居美丽。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快建设宜居美丽明星城。一是严守生态红线。统筹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严格实施“三线一单”制度,确定各类生态空间保护区域47块,占全市国土面积21.56%,自然湿地保护率、林木覆盖率分别达57%、25.6%。二是护好“一江碧水”。编制《长江经济带(常州沿江地区)生态优先绿色转型发展规划》,争创国家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坚决破解“化工围江”难题,今年将全面完成沿江1公里范围内31家企业关停签约、1250亩腾退覆绿任务。三是建设生态绿城。生态绿城建设是常州多年打造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工作品牌,建成了一批群众乐享、社会认可的休憩场所。溧阳“1号公路”瓦屋山风情道获评“全国美丽乡村路”,长荡湖湿地公园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四、抓制度创新,促治理效能提升。把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创新作为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重点领域。一是推进责任落实链条化。将生态环境指标纳入高质量考核,加大考核权重。市委、市政府成立生态文明建设、长江大保护推进、中天钢铁转型升级等专班,严格落实失责问责、终身追责制度,压紧压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属地管理责任。二是推进环境治理市场化。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深化环保信用评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改革,形成环境有价、损害担责的社会氛围,以市场化机制倒逼落后低效企业转型升级。三是推进生态保护社会化。在全省率先出台“民间河长实施意见”,动员企业家担任“河长”,“企业河长”“党员河长”治水经验被部、省推广。以“绿岛”建设试点为契机,探索环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运行机制,帮助中小企业大幅降低污染治理成本,实现保护和发展的共赢。今后还将在“散乱污”综合治理等更多领域探索创新,真正实现全社会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共享,提高人民群众生态文明建设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