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国家战略 打造科研融合创新高地

2020-10-16

自主开发我国第一条OLED照明生产示范线并实现量产,相继攻克造血干细胞移植、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等关键技术,参与“天问一号”等国内外大科学计划和大工程,获批“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江南丝竹)”等重量级称号……多年来,苏州大学始终坚持“顶天立地”的科研发展战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及区域重大战略布局,抢占未来科技与产业发展制高点。

特别是“十三五”以来,苏大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驱动,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融合创新方面持续发力,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培育并向一线转化了一批重大标志性科研成果。

血液病学科

苏州大学血液病学科由我国血液学先驱和奠基人之一陈悦书教授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学科坚持四位一体发展战略,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456项,培养了大批血液病实验诊断、临床诊疗和转化研究人才,为中国血液学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不仅成为卫生部指定的血液专科医师进修基地,也被认定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学科围绕血栓与止血、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三大方向,坚持科研与临床相结合,是国内当前最重要的出血与血栓性疾病诊治及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血液肿瘤诊疗中心之一。

通过开展出血与血栓性疾病发病机制及其新的诊断和治疗措施研究,学科共研制了近百株SZ系列抗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单克隆抗体,并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在血小板参与血栓形成的功能调控机制和血小板数量减少疾病的发生机制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牵头制定了血管性血友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的诊疗指南,为我国出血性疾病诊疗水平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优化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关键技术环节,学科于2019年实施各类造血干细胞移植近900例,排名国内领先、全球异基因移植数前五;建立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所,在移植后复发的发生机制和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病机制及预测治疗等方面开展创新性研究,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荣誉。

在血液肿瘤方面,学科建立了完备的亚专科体系,打造了国内综合性医院规模最大的血液专科诊断实验室,成为国内最重要的血液病细胞遗传学培训基地;牵头组织或参加制定了国内全部血液肿瘤诊治指南或共识,推动了血液肿瘤规范化诊疗的进步;以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白血病和淋巴瘤为主要研究方向,在上述疾病新分子标志的发现、鉴定和转化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创新成果。

累累的科研硕果使学科载誉连连,更为老百姓带来福利。学科现有法定床位278张、百级净化层流病房46个、日间病房16个。2019年,门诊量突破12万人次,在全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血液学科中排名前三。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

苏州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起源于1903年由著名爱国人士史量才先生创办的“私立女子蚕业学堂”。经过11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科已形成了国内唯一涵盖“种桑、养蚕、缫丝、织造、印染、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表演”等纺织丝绸产业链相关环节的完整教学与研究体系。

学科立足纺织科学与工程,突出丝绸学科特色,重视学科交叉融合,用现代技术促进传统纺织丝绸产业转型升级,在蚕丝新品种、功能纤维材料、纺织新产品设计与开发、纺织产品的生态加工、功能性纺织品、服装设计与管理系统、智能及防护服装、丝蛋白生物医用材料研究等方面具有相当影响力。

依托苏州大学实力雄厚的纺织丝绸产业链相关学科群、国内领先的支撑平台、结构合理且学术水平高的师资队伍,学科积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为纺织行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建设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等4个国家级科研教学平台、1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以及与南通市政府等联合建设研究院等,学科为行业发展提供高水平的科研服务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以建立科技型企业为抓手,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达到科研成果“落地、开花、结果”的良好效应;凭借成立联合研发中心、派遣科技镇长团成员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通过为丝绸产业和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相关行业规划与发展战略,致力于为行业提供决策咨询和产品质量保障。

开展丝蛋白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包括组织修复材料、人工骨、人工血管、创面保护材料、软组织材料;面向纺织面料表面的界面调控,开发具有长效作用的超疏水光催化织物、保持良好吸湿排汗性能的亲水疏油织物以及生物和环境安全性友好的水性无氟织物整理剂……近5年,学科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0项;获批国家级项目26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授权专利453件,其中发明专利256件,国际专利12件,转让专利51件;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7项;与企业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1个,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00多个,为200多家企业培训人才1000多人次。

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苏州大学放射医学是我国放射医学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2018年9月,省部共建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我国放射医学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苏州大学诞生。

以放射生物效应为基础、以放射诊治和辐射防护为目标,重点实验室围绕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区域发展的战略布局,针对核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瞄准国际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的重大科学问题,从放射生物效应及机理、先进放射诊断和治疗、辐射防护等三个重点研究方向开展高水平前沿研究,通过平台建设以及体制机制创新,建设和完善高水平研究团队,努力提高研发能力,促进放射医学及相关学科可持续发展,助推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实验室现有一支由柴之芳院士领衔的放射医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的人才队伍,长期承担着科技部、国防科工局等重大项目和应急救治任务,并通过“产学研”结合推动学科发展,面向放射医学科学前沿,在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服务方面,取得一批重大成果。

在放射生物效应及机理研究方面,实验室发现间充质干细胞调控组织微环境的新机制,为放射生物学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发现重离子有效杀灭肿瘤细胞的分子机制,找到抑制肿瘤生长、细胞增殖及转移的方法。

在先进放射诊断和治疗方面,实验室构建了一种新颖的可激活型肿瘤磁共振成像探针,实现了肿瘤相关酶活体定量检测用比率计量型光声探针的构建与活体成像,推动了基于生物高分子材料的肿瘤放射免疫联合治疗、联合放疗和肿瘤血管正常化的CAR-T细胞实体瘤治疗。

在辐射防护研究方面,实验室构建了新型阳离子骨架材料用于分离放射性TcO_4^-离子,并为我国乏燃料后处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放射性废水处理及核应急等重大任务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研发了一种可高效促排骨骼中铀的新型羟基吡啶酮类促排剂,尤其是铀的骨骼促排效果比已被报道的最优同类配体提升了数倍,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

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成立于2008年。2010年,依托研究院,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成立,并于2011年10月获批为教育部首批设立的17所“试点学院”之一。

研究院聚焦战略前沿,攻坚研究频突破。重点面向光电器件、新能源、绿色环保、生物医学四大领域,确定了功能纳米材料、有机光电器件、结构化功能表面与界面、纳米生物医学、材料模拟与材料基因组五大研究方向,做出了一系列极具原创性且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突破“卡脖子”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截至2020年9月,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已获批国家和地方各类科技、平台项目共531项,总经费逾7.66亿元,包括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1项等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共37项。

以培养纳米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研究院以李述汤院士为核心,凝聚了一支学术声望高、专业理论水平扎实、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精英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00余人。其中,国家级重点人才计划入选者15人次,国家级重点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30人次。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以聚力交叉学科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特色,形成了教科融合、学科融合、国际融合的纳米专业人才“三融合”培养模式,短短10年内培养了1000多名毕业生,已有4人入选国家级重点青年人才计划,6人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科研成果转化也是研究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苏州工业园区以及其他兄弟高校院所的支持下,研究院成立了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NANO-CIC),致力于将前沿科学研究转化为落地的服务和技术,并于2013年被认定为国家首批14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之一;自主孵化科技企业数家,撬动地方纳米科技产值百亿。

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显示,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和“纳米科学与技术”分别位列全球第15和第8。未来,研究院将继续在纳米科技领域中辛勤耕耘,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学、科研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提升苏州大学乃至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文化建设与社会治理学科

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是苏大人文社科平台传承的一面旗帜。“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聚集了苏州大学城镇化研究的骨干力量以及大批海内外的知名学者。中心继承了东吴校友费孝通先生所开创的研究方向,对中国特色城镇化进行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聚焦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理论基础、历史进程、建构路径等重大问题,立足于长三角和苏南这一中国特色城镇化先导和示范区域,开展实证调查和跟踪研究,建立特色鲜明的实证数据库,并以专题报告形式推介城镇化的实践经验,服务国家和地方新型城镇化建设。

扎根吴文化土壤,推进江苏文脉传承。苏大整合校内外文、史、哲、经各学科相关研究力量,对吴地的文学、经济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尤其是以昆曲为代表的地方戏曲、以园林为代表的建筑、以吴门画派为代表的绘画、以丝绸为代表的工艺,进行多方面研究,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历时十年完成《苏州通史》编纂工作,对苏州历史进行全面总结,系统完整地厘清了苏州历史发展脉络,全方位展现苏州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历史风貌。

凭借着昆曲艺术发源地及文化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苏州大学逐渐发展成为昆曲研究重镇。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和国家艺术基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为昆曲等戏曲传承贡献“苏大力量”。2018年11月,苏州大学江南丝竹传承项目获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学校以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为契机,探索构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

苏州大学东吴智库作为国内高校首家以“智库”形式注册登记的独立法人单位,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先后出版《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苏南乡村复兴研究》《创新与中国城镇化的转型发展》《人的城镇化:城镇化进程中人的心理与行为适应研究》等高水平著作逾20部,形成理论与应用的良性互动与有机统一。5年来,苏州大学东吴智库先后有197篇决策咨询报告被苏州市厅级以上部门内参刊发或采纳,发挥着政府决策的“智囊团”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思想库”的作用。

同时,苏州大学还立足江南,紧扣运河,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以苏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为平台,开展大运河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播、沿线文化产业发展与创新、景观风貌与视觉文化、古城镇保护发展等相关领域研究工作,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向苏州政府部门提供《大运河江苏段文化旅游联动发展的建议》等建言献策10余篇,为高质量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提供学理支撑。

本版撰稿 杨舒婷 陆洁晴 本版版式 范国晖

责任编辑:
阅读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