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逆势飘红,南京经开区凭“稳”加速

2020-10-19

外资实际到账预计同比增长31.3%,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外贸进出口额预计累计完成650亿元,同比增长14%;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2120亿元,占全市比重24.5%,比去年占比扩大0.9个百分点……

今年前三季度,作为全市开发园区“第一块国家级招牌”,南京经开区主要经济指标逆势飘红,部分关键指标提前“冲线”,工业总产值继续稳居全市第一方阵。“大战大考”之年的漂亮成绩单背后,是这个位列全国第九的国家级开发区的硬核实力和强大韧性:发挥龙头企业、重大项目牵引作用,依靠雄厚工业基础稳住基本盘,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发展动能稳韧发力,“快稳好优”势头不断提升。

踏上“创新名城”建设新赛道,站上5G“风口”,叠加“四新”机遇,南京经开区正凭“稳”加速。南京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黎辉表示,积极抢抓紫东板块发展契机,全力推进“四新”行动,以“主力军”姿态冲刺四季度,决胜“全年红”。

龙头效应强,数字“硬邦邦”

金秋十月,位于南京经开区的LG化学新能源电池工厂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施工,未来将专门供货特斯拉汽车。今年疫情期间,LG化学追加投资4.5亿美元,将该项目落户于此。过去20多年,LG集团在园区累计总投资已超60亿美元,集聚LG系列产业生态项目近百家,仅乐金化学就有8个工厂、员工超万人,书写了韩企在宁投资一段佳话。

LG化学不断增资扩产,是众多龙头企业“用脚投票”、选择在此地扎根壮大的缩影。今年前三季度,南京经开区克服疫情影响,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120亿元,占全市比重近1/4,其中经开区本级累计增长5.8%,9月份当月同比增长15.7%,呈现加速上扬态势。外资外贸数字表现抢眼,实际利用内资、亿元以上签约项目数等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数字背后,把工业作为强区之本,抓龙头企业、重大项目,起到了‘主攻手’作用。”对此,南京经开区经济发展局局长胡弘举例介绍:1-9月,LG新港新技术公司快速复工复产,产值同比增长16.7%;博西华电器江苏公司的家电在电商平台销售猛增,产值同比增长13.6%,博西家电在华全球最大的综合性研发中心也于最近启用。规上企业中,南京乐金汽车零部件、诺唯赞生物科技产值同比增长400%以上,诺唯赞医疗科技产值同比翻五番,呈“现象级”爆发增长。

对比全省、全市其他板块园区,南京经开区发展特点鲜明,是当之无愧的工业经济主战场,千亿级光电显示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产业个个都是“大块头”。胡弘介绍,对冲疫情影响,必须发挥重大项目稳投资、稳增长的“压舱石”作用。1-9月,南京经开区累计实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同比增长2.4%;重大项目开工数和开工率均名列全市第一。1-5月,外贸进出口总额持续“领跑”全市,是国内疫情拐点到来之前,全市乃至全省稳住外贸基本盘的“绝对主力和信心来源”。

“龙头企业善于自我革新和不断裂变升级。”南京经开区投资促进局局长张鲁宁说,近年来包括疫情期间,博世、LG等驻区企业紧盯新能源汽车、新一代光电显示等前沿技术趋势,不断调整投资结构,同时凭借“链主”地位吸引大量上下游企业集聚,佐证了园区“抓龙头”思路的成效。

惠企优服务,帮出“加速度”

如果把龙头企业、重大项目比喻成大马力发动机,那么,通过精准高效的政府服务对冲疫情影响,恰如给发动机加上了“涡轮增压”。

“南京经开区见证着隔不开的中韩友谊。”第三批通过中韩快捷通道乘专机回宁的韩国人郑秀龙,是LG化学(南京)信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至今清晰记得,在宾馆隔离期间园区工作人员无微不至的照料。“从进口设备搬运、开工手续办理到采用包机、包专车形式抢回返岗工人,经开区专业‘店小二’服务体现出用户思维。”郑秀龙说,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不仅未受到疫情影响,销售额还创下来宁之后历史新高,韩方数次增资。

锚定南京市“招商突破年、企业服务年”要求,南京经开区强力助推企业“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2月10日复工后,派出南京首趟返岗包机,为企业暖心解“六难”,复工复产始终走在全市前列;主要领导挂帅,面对面、点对点帮助企业解决难点、堵点,拿出“真金白银”鼓励企业扩大销售渠道,抢占国际市场份额,积极融入双循环。在开发区帮助下,南京LG新港新技术公司争取到墨西哥、韩国、印尼等工厂因疫情影响而不能足产的生产订单,成为危中寻机、拓展市场的典范。

服务企业“快人一步”,南京经开区开业内先河,新措频举。9月8日,国内首创的“园区智慧服务银行”揭牌,首批6家中小微企业拿到银行在线“秒批”的2400万元贷款,这相当于把由银行主导的企业评级环节从柜台前移至企业“家门口”。9月28日,全省首家企业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驿站开进LG化学,可实现机动车信息变更、公交IC卡充值等74项“不打烊”服务。兴智政务服务分中心投用、水电气和政策兑现专窗开设、一站式收费进驻,区域企业审批事项基本实现“只进一个门,能办所有事”……从拼政策、比服务到优生态,营商服务3.0“南京经开区品牌”不断擦亮。

通过降本增效组合拳,打出一片“新天地”。南京经开区先后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帮助企业获批开放性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工业企业技术投入普惠性奖补资金、中小企业稳定发展专项资金等共计1.2亿元以上。截至8月底,已为区内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申请优惠信贷资金2亿元,帮助科技型企业减免租金费用470万元,协调各类金融机构为企业发放疫情低息贷款8000万元,指导中小企业新增获批银行授信3200万元。

名城新赛道,“链”上筑地标

当工业见长的老牌园区遇到科技创新,迸发出来新动能更显后劲。今年是南京深入实施创新名城建设第三年,踏上“名城”新赛道,南京经开区创新气质由内而外改变。一个标志性创新指标是,截至今年9月,南京经开区PCT专利申请量和有效发明拥有量分别达126件、2083件,共申请专利1799件、授权专利1080件,创新名城建设年度知识产权指标考核任务提前完成。

10月15日,南京经开区软件和人工智能产业链工作调度会在红枫科技园召开。经开区“软件和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揭牌成立,浦和数据和中国移动共建车路协同应用示范路等5组产业链项目、创新工场等7只产业基金现场签约。这标志着,南京市委重点支持的“一件大事”中国(南京)智谷建设、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再上新台阶。

近两年来,园区已集聚软件和人工智能等企业200余家,初步形成完整产业链。前三季度,软件和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实现产值约51亿元,同比增长21%,新引进人工智能重点项目28个,新孵化人工智能项目72个。一方面,龙头项目呈集聚态势,微软人工智能加速器之后,相继落户微软分公司、微软技术实践中心等“微软系”项目;上市公司CEC桑达电子智慧安防项目、的卢汽车无人驾驶总部项目等纷至沓来。另一方面本土孵化的总部项目加速集聚,比如创新工场领投的倍漾科技、睿翼科技、云蝠智能等,云集的年轻创业者成为园区一道风景线。

围绕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南京市八大产业链,南京经开区出台链长制工作方案。被关注的企业列表里,除了有“大而全”的千亿级旗舰企业“大象起舞”,还有一批在细分领域成为叱咤风云的“单打冠军”。从事生物活性蛋白研制和销售的京达生物,是刚落户园区的一家生物高科技企业,在体外诊断试剂行业市场份额居国内前三,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00%;南京高华科技研发的钢铁、冶金等行业设备传感器及系统,已成为工业互联网中少数“杀手级”应用。今年6月,由英特尔(中国)公司、加拿大至睿智能科技联合经开区共建的南京未来科技智慧中心揭牌亮相,围绕人工智能、物联网、5G、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大批英特尔生态链、产业链上科技企业被磁吸到园区落户。

“奋战四季度,冲刺高质量,园区将和企业一起共克时艰,交出完成全年奋斗目标、圆满收官‘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优秀答卷。”南京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沈吉鸿表示,经开区将拿出决战决胜的信心,为夺取“双胜利”和全市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越来越多“经开区力量”。

本报记者 李 凯

本报通讯员 王 刚 刘 芳 王 雪

责任编辑: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