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创人才“仰望星空”创造环境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的科技创新也应打造‘双循环’格局,即要以‘我’为主,坚持自主创新,同时绝不排斥与国际的交流合作。”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只要教育、科技稳步发展,建立起科创的‘青藏高原’,出现原始创新的‘珠峰’将是自然而然的事。”
丁奎岭认为,中国要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成为创新的一极,归根结底是要培养出科学领域“未来的大师”。“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正是依靠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人才做出创新贡献实现迅猛发展。当前,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唯有在原始创新上实现突破,才能真正成为科技强国。”丁奎岭说,因此,培养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新一代青年,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格外重要。
何谓“未来的大师”?在丁奎岭看来,即是能为某一科学领域发展,甚至为人们认知世界、改造世界“扣动扳机”的人。他以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举例:“早在1954年,《北京中医》上就刊登了青蒿提取物治愈疟疾的文章,但那是个‘黑匣子’,不知道是什么物质有效。屠呦呦成功提取了青蒿素,验证了其抗疟活性,并通过合作进一步明确了其分子结构和药理活性,由此发展出的药物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以原始创新触发人类进步,这就是大师级的贡献。”
如何培养这样的创新人才?丁奎岭认为,关键是尊重和培养学生以兴趣为驱动进行学习和探索。“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选择专业的出发点并不是热爱,可能受到社会环境影响选择热门高薪领域,这是各个国家在经济起飞时期都有的现象。现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我们希望学生能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学科领域。”丁奎岭说。
营造兴趣为导向的专业选择氛围,高校首先应该打破学科界限。“上海交大正在规划设立‘未来技术学院’,探索面向原始创新的教育教学改革。”丁奎岭透露,“未来技术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希望通过体制机制改革,让学生能够仰望星空,尽情发挥想象力。”
进一步地,高校还应打造宽容失败的环境。“我们要改变凡事追求成功率的思路,允许创新失败,否则各类人才就很难大胆地去进行尝试。”丁奎岭说。
这还涉及人才评价机制的改革。“现在很多高校仍然非常关注论文数量、专利数量、博士后经历等‘硬指标’考核评价条件,只有通过考核,才能得到经费支持。这是我们需要着力改善的。”丁奎岭说,“我们要放眼未来,把目光瞄向人才的创新思想、发展潜力,而不是仅看过去的成绩。”
“如果某一天,高校师生有了好的创意就能够得到有力的支持,去实现他们的奇思妙想,创新就真正成了我们的一种习惯、一种文化。这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们国家的原始创新就一定会不断涌现。”丁奎岭说。
面向国家未来的发展需求,高校还应在未来人才的价值引领上下更大功夫。“上海交大百年历史,涌现出很多杰出的科学家,他们或坚持破解基础科学难题,成为世界科学前沿领域翘楚;或将自己的事业与国家的需求结合起来,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做出巨大贡献。”丁奎岭说,“我们要通过价值观引领,将这些科学精神在年轻一代学生中传承下去。”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