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无锡:“进退”之间绘就

2020-11-12

滚滚长江,奔腾入海,流经肥沃的太湖平原,将她此段的天然馈赠留给了“太湖明珠”无锡。

壮阔江东潮,灵秀太湖美。无锡,就像是长江和太湖共同孕育的“骄子”,在绵绵的滋润中,一路春潮一路歌。作为回报,在一曲新时代“长江之歌”中,无锡牢固树立“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理念,更加严格地“守”、更加精准地“治”、更加高效地“建”、更加坚决地“转”,以“生态进、生产退,治理进、污染退,高端进、低端退”的柔性智慧,守护好“一江清水,两岸葱绿”,绘就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最美底色。

生态进、生产退, 看得见绿水望得见青山

“黄田港北水如天,万里风樯看贾船。”漫步在正在建设中的江阴黄田港公园,江阴市民李飞仿佛看到北宋文学家王安石诗里的风景。

不过,在李飞的记忆中,前几年还没有这样的美景。“这里以前是黄田港汽渡,每天车水马龙,非常嘈杂,来这里就是为了过江,人挤人的哪有心情看风景。”李飞说。

无锡地区35公里长江岸线都在江阴。昔日长江沿岸,厂房、码头、吊机林立,江阴市民“临江不见江”。近年来,江阴以建设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为抓手,将主城区30公里左右寸土寸金的长江、运河生产岸线全部变为生态岸线、亲水岸线,打造长江下游最壮观、最亮丽的滨江景观带。

还江于民。2016年以来,江阴先后完成中国最大民营造船企业——扬子江船厂和运营近半个世纪的黄田港渡口、韭菜港渡口搬迁。黄田港公园建成后,将与韭菜港公园、鲥鱼港公园、船厂公园、鹅鼻嘴公园、要塞森林公园等多个沿江公园连成一片,昔日塔吊林立的长江岸线,将变身美丽的“江阴外滩”。

还山于民。江阴自古就有“三十三山罗四境”之说,以此为基础,江阴规划建设总面积达83平方公里的环城森林公园,着力打造环城绿色生态大屏障。

还绿于民。给长江留“白”,给未来留“绿”,江阴规划了近期30公里、中期71公里、远期多环串联的“江阴绿道”。到今年底,串连城区8大公园的30公里环城绿道将全面建成,绿地覆盖面积达万亩,真正成为一条环绕江阴城区的“翡翠项链”。

滨江岸线重现绿意的背后,是江阴“生态进、生产退”的全新发展理念和创新实践。振华重工江阴分公司的码头与江阴长江大桥毗邻,作为一家知名的港口设备生产商,公司的拳头产品轮胎吊远销102个国家和地区。为配合长江生态大保护战略,从去年2月起,振华重工逐步搬迁,3000名员工安置分流,搬迁后,长江江阴段将减少0.8公里生产岸线。

“在江阴滨江片区,总长8公里、面积60公顷的滨江生态公园已见雏形,‘八公里沿江、十公里运河’的城市生态T台恢弘呈现。”无锡发改委(长江办)副主任黄丽侠介绍,聚焦生产型岸线退出,无锡在省内率先编制实施长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1+9”规划,修编无锡(江阴)港总体规划,将省政府批复的23.4公里港口岸线,主动压缩到17.48公里,退出来5.92公里生产岸线全部用于生态修复,让长江沿岸风光更加秀美,让沿江百姓看得见绿水、望得见青山、留得住乡愁。

治理进、污染退,

对症“下猛药”精准“治未病”

江阴港口集团大澄分公司码头,一堵15米高的防风抑尘墙以及一座座巨大的风车引人注目。“防风抑尘墙采用镀铝锌基板作为挡风板,降低风速,防尘抑尘;风车,则将扬尘转化为电,去年发电3500万千瓦时,一半自用,一半上网,实现港区生产从传统的电网供电到清洁能源供电的重大变革,长期看更是收益巨大。”集团党委副书记刘华算起账来,如数家珍。

江阴港口集团是江苏省重点物流企业,集团公司现有两个港区共14个泊位,其中10万吨级以上泊位4个,最大靠泊能力20万吨级。去年,港口集团共完成货物吞吐量8594万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3956万吨。如此体量的企业,如果不在环保上下功夫,江阴“生态T台”或难有亮色。刘华告诉记者,近年来,江阴港口集团持续加大环保投入,去年环保总投入达5930.60万元,同比增长36.19%。仅防风抑尘墙一项工程投入就达2亿元。

记者了解到,《江阴市加强长江大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把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建设工作细化为20项重点工程,光大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建成投用,全市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达到2200吨,实现日产日清;全力推动各大电厂加大掺污泥焚烧设施建设力度,今年污泥处理能力将达到30万吨。长期制约江阴生态文明建设的垃圾、危废、污泥“三座大山”正被一一搬除。

治理进、污染退,无锡“生态保卫战”全域覆盖。2017-2019年,无锡共新改建污水管网236公里,全市污水主管网总长度达9000公里以上,实现建成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全市生活垃圾设施处理能力达到9000吨/日,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目前,该市沿江32家从事码头装卸作业的在营港口企业,全部具备船舶垃圾和生活污水接收能力。今年计划完成的964艘400总吨以下内河货运船舶生活污水防污改造,已提前完成。

统计显示,去年无锡PM2.5平均浓度下降4.9%,绝对值降至全省第二低。主要入湖河道和入江支流水质首次全面达到Ⅲ类标准及以上。今年1-9月,无锡13条主要出入湖河流中的12条、3条主要入江支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市区41条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全面完成,比省定目标提前一年完成。太湖无锡水域水质主要指标好于全太湖,其中总氮浓度继上年首次达到Ⅳ类标准后进一步下降,连续第十二年实现安全度夏。2018-2019年,全市共完成成片造林绿化面积2.4万亩,林木覆盖率达27.71%,自然湿地保护率从2018年的54%上升到去年的61%,居全省第二。制定出台三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长江大保护的突出成效、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成果蔚然呈现。

高端进、低端退,

巧做“加减法”留出一片天

2016年,在长江沿岸经营了15年的百川化工关停了最后一个化工车间。在其原址上,一个总投资20亿元、年产能达1.5G瓦时的锂电池智能生产基地拔地而起。

“从以化工产品为主导,到进入新能源领域,过去3年,我们企业实现连续翻番增长,不仅突破自身发展的瓶颈,还创造了更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江苏海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峰自豪地说。

同饮一江水,有的企业实现高速增长,也有的企业在这里被“劝退”。“最近3年,仅江阴就拒绝了184个项目,投资规模总计超过66亿元。”江阴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金丹菁介绍,江阴实施最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在“低效供给、低端产能”上坚定做减法。虽然每年因环保不达标而被否决的项目众多、投资额巨大,但越来越凸显的绿色发展环境,也吸引了众多高端优质项目纷至沓来。

高端进、低端退,“腾笼换凤”为城市“腾”出发展新空间。近3年来,无锡累计压减钢铁产能520万吨、水泥产能30万吨、印染产能1.35亿米、电镀产能3000吨、造纸产能3.4万吨。累计关停“散乱污”企业10589家、关停化工企业563家,均为全省最多。

与此同时,无锡实行最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严把产业导向、项目准入、节能减排“三个关口”,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2018年以来,该市累计实施重点节能与循环经济项目200余项,完成重点行业VOCs治理项目883个。去年,无锡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29.9%、20.6%和54.4%,较2014年分别提高6个、2.9个和3.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4%,较2014年提高4.2个百分点。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4.8%,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生态进、生产退,治理进、污染退,高端进、低端退,无锡将以‘三进三退’护长江的创新实践,持续提高发展的‘绿色含金量’。”无锡市有关负责人表示,无锡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加快构建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生态责任体系、生态制度体系和生态安全体系,高质量打造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为江苏走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前列作出无锡贡献。

责任编辑: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