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沙沟:着眼资源蝶变 推动“坐地生财”

2020-12-06

兴化市沙沟镇拥有12万亩水面和6万多亩土地,但其间夹杂着1600多亩乱坟地、3000多亩低荒田和6000亩小鱼塘,资源使用效率低下。沙沟镇党委以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为抓手,着眼提高农村资源利用效率,致力化解治理难题。

三个维度思考项目实施举措。从劳动对象入手,实施“3331”行动计划。整合零散资源为集聚资源,新建3000亩崔垛红薯、3000亩金荡香米、3000亩沙沟红藕田龙虾种养基地,恢复1000亩生态湿地,在“生态+”“旅游+”上做足文章。从劳动资料入手,推进三大赋能工程。实施“科技、品牌、运营”赋能工程,引进新品种,试用新技术,申报“金沙沟”系列地理商标,建立农副产品 “一中心一门店”,对接红薯、鱼圆、龙虾、大米4个行业协会,构筑“党建+协会+农户”“1+4+N”运作框架。从劳动者入手,建立三大保障机制。建立“精神引领、技能培训、政策支撑”机制,持续调动群众积极性,助力广大生产经营户养成前沿经营思维、运用新型推销媒介,激发发展内生动能。

三项部署推进项目落地生根。党委谋划迈出步子。镇党委召开会议统一思想、凝聚合力;出台实施方案、创业扶持、收益分配等政策性文件,开展12轮现场督查评议;梳理出762块低效用地,逐一明确改造方向和具体措施。党员带头挑起担子。1个“书记项目”带动17个“支书项目”、276个“党员项目”实施;建成“1353”农业品牌运营中心,形成了崔垛红薯、金荡香米、藕田龙虾和古法捕钓十八帮四大产业基地;以沙沟藕田套养小龙虾为代表的“兴化荷藕”“兴化小龙虾”获批国家地理商标。群众参与探出路子。项目组走近项目涉及的每一户群众,点对点宣传、面对面疏导,将党的声音传至“最后一米”;组织田头问策19次、码头问计21次,组织农业职业技能培训1500人次,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农民专家,创成近4万亩江苏省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

三大成效彰显项目成果。生态经济发展迸发出新的活力和稳定增长点。改造后资源发包价普涨200元,农副产品价格增长明显,亩均增收近600元。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普遍提升。党员身先士卒,用实干担当坚定了自己干得好、干得成的信心和决心,在群众身边树立了榜样形象。基层社会治理的运转链条更加牢靠,庄风民风得到了全面涵养。全镇信访量压降到项目实施前的30%以内。顾玉成

责任编辑:王舒婷
阅读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