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城市化发展高地建起“湿地之城”

2020-12-11

日前,苏州市湿地保护管理站凭借创新的行业管理模式捧得了第二届“生态中国湿地保护示范奖”奖杯。生态中国湿地保护示范奖由中国绿化基金会从2018年开始专门设立,是目前国内少有涉及湿地领域的“重量级”奖项,全国仅有9家单位获此荣誉。该项殊荣的获得,充分说明苏州湿地保护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这份荣誉不仅是对苏州湿地保护工作最好的肯定和褒奖,更是苏州在加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浪潮中,依旧保持定力,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湿地之城”的有力呈现。

十年呵护,保护面积增加195万亩

湿地,通常是指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和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包括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滨海湿地等自然湿地,以及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或者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原生地等人工湿地。

晴朗的冬日,暖意融融,昆山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处处洋溢着活力与生机。漫步其中,成片的水杉、银杏紧紧相依,与平静的湖面融为一体,在微醺的阳光下尽染出别致的颜色,令人心驰神往;行至湖边的观鸟屋,放轻脚步、闭口不言,从窗口探出头望去,只见数十只斑嘴鸭立在湖面的生态浮岛上,静静享受着午后闲适的时光。

苏州是声名远扬的“百园之城”,更是一座当之无愧的“湿地之城”。作为传统的江南水乡,苏州共有太湖、阳澄湖等300多个湖泊,有长江、京杭运河等2万多条河流,赋予了苏州丰富的湿地资源。而苏州也通过强化科学管理,探索创新举措,“蹚”出了一条颇具成效的湿地保护之路,让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不断放大。

湿地保护面积不断扩大。根据2009年调查数据,苏州全市自然湿地总面积为403.14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31.66%,全省排名第三,内陆湖泊湿地面积位居全省第一,主要分为湖泊湿地、河流湿地和沼泽湿地三类。受保护的湿地面积从2009年的32万亩上升到227万亩,自然湿地保护率也从8%上升到59%,位居全省前列。

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苏州位于西伯利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带,国家重点保护或珍稀濒危鸟类众多,是全球候鸟保护热点区域。数据显示,苏州全市鸟的种类从2015年的267种增加到2019年的367种,湿地公园的鸟类种数增加了40%。其中,同里国家湿地公园累计观测到鸟类217种、昆山天福国家湿地公园205种。

湿地保护区域载体数量增加。苏州先后划定长江、太湖、阳澄湖等湿地保护小区84个,实现了自然湿地的抢救性保护,有效遏制了湿地资源的减少和退化;先后建成各类湿地公园21个,包括国家级湿地公园6个、省级湿地公园8个、市级7个,国家湿地公园数量持续名列全国地级市之首。

走马苏州,草绿水清两相依的纵横河道和奔涌不息的长江相映成趣,因水而兴的江南古镇与傍湖而居的“渔村”相得益彰,千帆竞过的大运河贯通南北,将历史文脉赓续……苏州湿地资源日益丰富、生态功能不断完善的同时,独特的“水乡”文化魅力也由此酝酿生发。

建章立制,探索湿地保护“苏州模式”

从被人为占用、破坏到现在如满天繁星般遍布苏州城乡大地,成为鸟类生活的重要区域,苏州湿地正发生着脱胎换骨的变化。

而这样的变化源于苏州对湿地予以立法保护。2012年,苏州率先对湿地保护工作进行探索,出台国内最严格、省内首部湿地保护条例《苏州市湿地保护条例》,明确湿地保护行政管理主体、管理体制及重要湿地认定,并突破性地设立了湿地征占用行政许可,为湿地保护与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和制度化提供依据和保障。

“实际上,很长一段时间里,苏州湿地都是一块‘无人区’,由于了解程度不够、保护意识薄弱、专项法律文件缺失等多方面原因,湿地面积大幅减少。”苏州市湿地保护管理站站长冯育青笑着说,目前,苏州已有省级、市级重要湿地103个,全市93.4%的自然湿地均纳入红线管控范围,进行严格的保护,保护面积比例全国第一。

有了“规矩”,自成“方圆”。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项目沪苏湖铁路已正式进入开工建设阶段。按照计划,铁路要穿过吴江众多湿地,但为避免对湿地的破坏,沪苏湖高铁优化了线路方案,将直线修改成S形弯道,最大限度减少了铁路对湿地的影响。

苏州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也以湿地为标准,通过地形改造和建设人工浮岛,改善蓝藻集中暴发、泥沙沉积的情况,让湿地环境得以良好保护。如今,乘船驶入这里,澄澈的湖水随风荡漾,水草清晰可见,骨顶鸡、黑水鸡、绿翅鸭游弋嬉戏,听闻人声后,便“倏”地一下全部飞起,在空中轻轻掠过,留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

今年9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会同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组成调研组,对苏州湿地保护立法工作开展调研。调研组组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司一级巡视员程良表示,苏州较早开展了湿地立法的探索,积累了许多先进经验和做法,苏州市各部门协同推进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很有特色。苏州要加强对本地典型案例的梳理总结,为全国湿地保护立法工作提供“苏州经验”。

全民参与,携手共建“湿地之城”

踏上常熟“铁黄沙”江滩,大片芦苇丛在江风的吹拂下沙沙作响,遍地金黄的油菜花海与一望无垠的江水遥遥相望,在不时传来的轮船汽笛声中静静开放。“铁黄沙以前就是一座沙岛,真没想到现在修复得这么好,以后我们又多了一个可以游玩放松的好地方。”看着眼前的铁黄沙,常熟本地人沈霞映很是高兴。

精心呵护下,苏州湿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成为百姓的“心头好”。“立法让湿地保护有了‘铁规矩’,而让湿地融入百姓生活,实现共建共享,才能真正形成保护合力,让湿地资源持续造福人民。” 苏州市湿地保护管理站副站长周婷婷说,苏州通过开展科普宣教活动,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让百姓像保护空气、水资源一样爱护湿地,主动愿意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穿过一片竹林,来到吴江同里国家湿地公园杉木步道上,“小叶子大学问”科普宣教活动火热进行,宣教老师沈娅婷正带着孩子们亲近自然、感受湿地常见植物叶片的颜色变化,帮助孩子理解叶片形态与环境之前的联系,以激发孩子对自然的感知力与好奇心,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

依托湿地公园科普宣教的优势,苏州探索建设湿地自然学校,并以此为平台,着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湿地保护科普宣教活动,为湿地保护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目前,苏州已成立10所湿地自然学校,其中,常熟沙家浜、昆山天福、太湖湖滨和吴江同里国家湿地公园被授予全国“自然教育学校(基地)”“精品自然教育基地”称号。全市湿地公园开展的自然教育活动从2015年的55次增长到2019年的357次,全社会保护湿地的意识不断增强。

“提高湿地保护公众参与度,实现‘全民化’的同时,也要追求‘科学化’‘规范化’。”在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天福国家湿地公园首席科学家谢冬看来,苏州应加大湿地监测的力度、广度、精度,充分发挥监测数据的指导作用,为湿地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苏州在太湖三山岛建成“江苏太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设立20个水质监测区,形成“1+20”监测体系,并布局100个鸟类监测区,以通过长期系统的监测,为湿地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指导。

得益于良好的保护管理,湿地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使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更为苏州增加了宜居度和吸引力,让苏州得以跻身2019年《全球宜居指数报告》第75位,超越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成为中国大陆最宜居城市。

宗志鹏 朱铮宇

责任编辑:王舒婷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