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选育管用全链条,加速“名校优生”集聚成长
事业兴衰,关键在人。金湖县始终把“名校优生”工作作为全县人才工作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抓手,在引才、留才、育才三个方面下真功夫、苦功夫、实功夫,让“名校优生”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营造出“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
诚意满满广纳“八方贤才”
以往,机关事业单位在人才招聘工作中时常面临“有编无人、无编可用”的窘境。为破解这样的难题,金湖县以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为契机,在常规对口专业招聘的基础上,设置编制“周转池”,让编制资源“活”起来。在人才管理发展中心单列30个全额拨款专项编制招聘“名校优生”,岗位不限专业,录用后根据专业特长在全县面上统筹使用。为吸引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关注金湖,金湖在招聘宣传上花足心思,提前拍摄人才工作宣传片推介金湖人才生态环境,广泛发布岗位需求信息,借助科技镇长团、校友微信群、各类大型公考教育平台等资源进行宣传造势。近两年,面向优秀高校毕业生拿出编制68个,成功引进64人,其中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占据75.9%,研究生以上学历占65.5%。
“近年来,我县农业发展对年轻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在固定招聘的基础上,编制‘周转池’为我局又派送11名‘名校优生’,为我县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黄海滨说。
宽阔臂膀呵护“展翅雏鹰”
既要让这些人才真正融入金湖,又要使他们待得住、干得好,成为经济社会建设的一支新生力量,这是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对培养优秀毕业生的共识。金湖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搭建“名校优生”培育平台,把总体培训和分类培养结合起来,让“名校优生”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一方面,“名校优生”报到入职后,设置专项成长档案,跟踪式管理服务;组织参加年轻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纳入全县年轻干部培养“123”计划,在乡村振兴、城市建设等一线岗位平台上锤炼摔打,提升能力,发挥作用。另一方面,突出定向培养,坚持因人而异、分类施策,对照专业特长、能力特点,建立“双师制”培养模式,为每名“名校优生”选配一位政治素质高的单位负责人担任政治导师、一位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业务导师,进行“二对一”“点对点”指导,让“名校优生”得到实实在在的成长和进步。
“刚入职时,我的内心十分忐忑,有能力不足的恐慌感。单位为帮助我们尽快熟悉情况,增强本领,选派我参与‘挂村强农’工程,担任农业技术指导员,定期到养殖棚舍宣传生猪复养增养业务知识,我所学的专业在工作实践中得到充分运用,让我找回了自信。”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名校优生”丁肖说。
暖心举措搭建“追梦舞台”
窗明几净的“荷都驿站”里,笑声一片,新一批入职的“名校优生”正带着行李,搬进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免租金的人才过渡性住房里。“非常感谢金湖县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住宿条件,让我们姐妹俩在异乡有了第二个家!”一对“名校优生”姐妹方梦荧、方梦洁兴奋地说。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让来到金湖的“名校优生”感受到有温度的服务,安心投身工作,金湖县坚持以硬设施和软环境为主要抓手,着力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一手抓硬设施,制定出台《金湖县“荷都栖才计划”实施办法(试行)》,深入实施“候鸟安家”工程,拿出100套人才过渡性住房进行装修,着手打造人才“精品公寓”,让“名校优生”住得舒心、安心、放心;一手抓软环境,定期组织召开“名校优生”座谈会,动态掌握人才工作生活情况,从关心关爱角度出发,帮助解决实际难题。不定期举办各类菁英荟、读书沙龙、户外素质拓展等活动,丰富“名校优生”的业余生活,帮助他们开拓视野,增进交流。
“发展中的金湖,求贤若渴,我们既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又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通过给‘名校优生’扶梯子、铺路子、压担子、给位子,用满满的‘干货’与诚意,搭建起人才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让一批批有梦想、有追求的青年人才在这里集聚成长。”金湖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星说。
潘仕顺 陈林松 杨 慧 刘梓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