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五大体系”锻造硬核党员队伍
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和活动主体,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基础工程。近年来,南通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监督、发挥作用等五个环节建立党员工作“五大体系”,全面打造硬核党员队伍。
把好“准入关”,
织密党员发展一张网
“党内政治生活‘四性’是什么?”“请结合材料谈谈,你认为沪苏通大桥的开通有何历史意义?”“请举出一件你认为最能体现‘为百姓服务’的事情”……
日前,在唐闸镇街道党员发展培训班交流研讨现场,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健华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全程参加了发展对象的答辩。王健华说:“街道的入党‘公开答辩’坚持了很多年,经过不断细化和完善,形成了严把发展对象入党关的长效机制;每名党员的发展都经历这样公开、公正、民主的环节,既确保了党员的发展质量,又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党的先进性。”
入党程序越来越严格,源于南通严把党员队伍“入口关”。为了让党的肌体充实新生力量,全市出台了《关于建立“三全”发展党员工作体系的意见》,从源头、实体、程序“三位一体”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我们在党员发展工作中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制定了《南通市党员发展对象政治审查负面清单》,通过各级党组织层层把关、民主投票+全面公示,切实提升发展党员质量。”南通市委组织部组织一处负责人说。
陈建平是南通橙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女创客,也是南通晶城科创园妇联主席。园区党支部实施“红色领头雁”计划,由党支部书记定向联系陈建平这类有入党意愿的创业人才,向他们传播党的理论知识。很快,陈建平被吸纳到党组织中。组织一处负责人表示:“我们在严格入党要求的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各类优质人才加入党组织。”
目前,南通建立起全域培源、全面培养和全程记实“三全”发展党员工作体系,抓好党员发展的源头活水,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等群体中发展了9239名党员,占发展党员总数的58.6%,一支政治可靠、信念坚定、素质优良的党员队伍正在不断壮大。
把好“培养关”,
激活队伍建设一盘棋
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锻造对党忠诚、能打胜仗的干部队伍,还需要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体系。
“这个平台很智能,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来到天生港镇街道龙湖佳苑社区“初心学堂”,社区干部正在给群众介绍公众号“江海先锋”。时事热点、主题教育、先进典型、移动书屋……创新的形式加上丰富的内容,让该平台成为南通党员干部的“掌上家园”。
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根本性、经常性任务。南通积极推进“江海先锋”融媒体平台一体化建设,增强了线上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目前全市已建立32个党性教育基地、20个“带头示范、带动群众”教育基地,打造既有口碑又有热度的党员教育观摩式、体验式实境课堂。
此外,针对党员管理工作,南通创新探索党员分类管理办法,对18万余名基层党员施行积分考核,创设流动党员管理风筝、磁铁、云端工作法;针对党员监督工作,南通建立了“双预警”制度,设置黄色和红色两个预警等级,结合平时表现和年度评议情况,对不合格党员和软弱涣散党支部进行预警提醒和整顿转化,经过黄色预警的教育鞭策,94%以上党员实现了转化提高……
南通先后出台了针对党员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的相关文件,让全市党员都能够学起来、亮起来、动起来,为南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把好“功能关”,
打造作用发挥一面旗
南通充分发挥“优秀共产党员”的榜样力量,用先进典型的示范模范形象来扩大影响、引领群众,形成党员作用发挥“头雁引领、群雁比翼、列队前行”的“雁阵效应”。
为充分发挥党员作用,南通建立起领域突出、载体丰富、成效明显的“四域四亮”工作体系,把政治和社会生活、本职岗位工作、急难险重任务、参与社会治理和联系服务群众作为党员发挥作用的四大重点领域,以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亮品牌4种方式创设载体,发现和培育各领域优秀共产党员示范模范作用,让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在紧要关头豁得出去。
通州区人民医院的主管护师蒋烨烨,就是这样一名受组织引领、被组织感召而发光发热的“优秀共产党员”。工作中,她是技术过硬的业务能手;急难时,她更是一名有着11年党龄的“老”党员。在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各方驰援之际,她掷地有声说:“我去,我是党员!”
“我们还将党组织阵地前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线,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城市建设中的‘红色引擎’作用。”通州区新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张民平表示,基层会定期举行党建引领项目建设推进会,在项目建设中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通州大力实施助力产业发展专项行动,选派100名年轻党员干部担任党建惠企专员,对挂钩重大产业项目实行包办服务。在项目招引、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等部门成立15个服务行动党支部,全链条、全周期靠前服务,激发产业升级“红色动能”。
得益于扎实的党员队伍建设,党员干事创业越来越有精气神,社会正能量不断传播。近年来,南通大地不断涌现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省道德模范、省劳动模范等先进典型,“莫文隋”精神也成为江海大地的一面旗帜。
本报记者 陈 明
本报通讯员 周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