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后发先至,打造连云港更美明天

2020-12-22

12月20日,寒冷的海风吹过广袤的滩涂,黄海之滨的连云港徐圩新区一马平川。走进徐圩新区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建设工地,一片繁忙的施工场景。“这片场地有施工单位和业主单位共1万多人在工地上忙着呢!”工程部计划主任工程师王鹏杰介绍,目前桩基施工已经收尾,土建全部出地面,明年春节过后,估计有2万多人进场施工,高峰期将达到三四万人。

火热的徐圩新区工地,是连云港市围绕“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主题主线奋力前行的一个缩影。“‘十四五’是我国全面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开局起步阶段,也是江苏沿海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处在重大战略的机遇期、叠加期、窗口期。在新起点上,连云港将充分发挥区位交通独特优势,紧密结合产业特色优势,努力在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拓展新空间、增创新优势,在新发展格局中实现‘后发先至’,打造连云港更美好的明天。”连云港市委书记项雪龙说。

新产业,夯实腾飞基础

曾经远离城市的盐场、滩涂,正在崛起世界一流的石化基地。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单体投资677亿元,是江苏民营企业投资项目的第一,也是整个徐圩新区的龙头。包括斯尔邦甲醇制烯烃、卫星石化烯烃综合利用等22个大型石化产业项目已入驻园区,在产业链的上下游均有国内的大型知名企业,已形成完善的高端石化产业链。

“我们以石化产业链延伸及配套服务为导向,向高端产业链末端延伸,紧盯国内外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和以商招商,正在积极洽谈推进韩国SK等外资项目,进一步强化项目支撑,不断提升石化产业基地产业发展水平。”徐圩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不仅是徐圩新区。“以占全市2.7‰的面积,贡献了25%的实际利用外资、18%的外贸进出口、16%的新增市场主体,同时,面对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区内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向好。”连云港市委常委、连云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江苏自贸试验区连云港片区管委会主任尹哲强细数连云港自贸片区获批一年多来取得的成绩。

连云港开发区发挥“四区叠加”优势,重点发力以新医药、新材料、新业态、高端装备制造为核心的“三新一高”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引领未来的“产城融合”顶级平台,把开发区打造成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改革开放的“硬核”力量。区内的中华药港园区,一批高水平的医药项目成功落地,目标打造千亿级中华药港。

“在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项目投资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稳定器’作用,坚定不移抓好项目投入、推动项目发展。”连云港市市长方伟说。在连云港,新医药、硅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装备制造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蒸蒸日上,为连云港的腾飞夯实了基础。牢牢扭住项目投入“牛鼻子”,坚定不移推进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十四五”期间,连云港初步计划产业投资前三年不低于3500亿元、五年达6000亿元。

新理念,拓宽协调发展之路

13日,在连云港港口生产调度指挥中心,“一体两翼”组合大港跃然于屏。在这块60平方米的屏幕系统上,只见集卡穿梭、港机挥舞,码头一片繁忙景象。数据显示,1-11月份,连云港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3374.41万吨,同比增长4.22%,其中外贸吞吐量完成12256.05万吨,同比增长3.63%。

“‘十四五’时期,沿海发展的阶段、环境、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系统谋划沿海开发‘新布局’,坚定不移推动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特色发展、跨越发展。”项雪龙介绍,连云港将把握“一带一路”、自贸试验区等重大机遇,加快打造全新开放门户,进一步凸显东西双向、海陆转换的开放优势。

自江苏自贸试验区连云港片区挂牌以来,港口区块以贸易便利化为抓手,迅速形成了哈国小麦全流程监管、国际贸易“一站式”办单等一系列制度创新,于2019年10月28日首次开启“保税+出口”混拼业务新模式。今年4月26日,国际班列(过境)集装箱采取船车(站)直取“零等待”模式则进一步整合了各方管理优势,推动国际班列每箱节约60%费用、运行效率提升74%。

截至目前,在打造国际班列品牌、促进贸易便利化、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连云港坚持差异化、特色化探索,形成了68项具有连云港特色的创新实践案例。

以新理念引领后发先至,连云港争当沿海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连云港在发展的过程中自觉匡正发展理念,平衡污染防治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按照最严标准抓好环保安全整治。

新面貌,既顾“面子”也要“里子”

11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连云港捧回了“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对于连云港来说,全国文明城市,是为高质发展而创、为城市进步而创、为人民幸福而创。连云港始终将人民满意作为检验标准,既要“面子”,也做实“里子”,让市民感到变化、得到实惠。

“生活比以前便利了,小区环境也干净了很多,住起来不比新小区差,我们这些老住户心里别提多舒坦了!”姜文在连云区墟沟街道滨海社区中储粮小区居住了8年,谈起小区的变化,言语之中满是幸福感。

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连云港市直面热点难点,直指民生关切,每年推动实施50件民生实事,涵盖教育强基工程、居住改善工程、交通畅达工程、市政配套工程等众多民生工程,统筹推进“文明、生态、智慧、健康”连云港建设,地表水国省考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水,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着力打造精品公厕,研发公厕导示APP,建立全市公厕数据库系统……用“绣花功夫”,不断做实扮靓群众生活环境。

当前,连云港正切实推动文明城市建设由创建向提升的重心转移、由集中攻坚向常态长效的全面落实,真正让城市文明融入日常、成为自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凝练形成新时代连云港的城市精神,充分彰显连云港勇立潮头、敢于争先的精神品质,牢固树立起催人奋进、鼓舞人心的精神脊柱,形成推动连云港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强大力量和宝贵财富。”连云港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滕雯说。

本报记者 程长春 吉凤竹

本报通讯员 杨 轩 徐乙策 杨开林

责任编辑:王舒婷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