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武进:打造省级生态保护引领区

2020-12-29

稻田栈道

雪堰晨雾

滆湖

锡溧漕河

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一幅风景如画的生态文明建设美好图景,正在武进大地铺展。岁末回眸,武进绿色发展成绩单亮眼:截至12月26日,武进优良天数为277天,较去年同期增加43天,空气优良率为77.6%,PM2.5平均浓度为40.9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11.9%,全区PM2.5浓度得到改善,下降较为明显。同时,根据全区13个省考断面(其中裴家断面暂停考核)1—12月阶段性统计数据显示,按水质类别评价,其中优Ⅲ类水质断面有9个,占比75.0%,无劣Ⅴ类断面,武进港、太滆运河和漕桥河总磷浓度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35%、1.27%和10.5%。

今年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收官之年,也是武进争创全省生态保护引领区之年。常州市武进区生态办主任、武进生态环境局局长周建江表示,要筑牢美丽武进的生态基底,必须拿出只能进、不能退的极大定力,统筹做好治污、添绿、留白三篇文章,努力走出一条天蓝地绿水清绿色发展新路。

“散乱污”到生态田,持续蓝天获得感

走进武进区牛塘镇延政西大道22号良人良作(常州)健康食品有限公司厂区,企业办公大楼掩映在郁郁葱葱的绿树林间。谁能想到,这里曾是石料加工、废布料回收等“散乱污”企业的“大本营”。

2019年这里聚集的几家“散乱污”作坊清退撤场后,良人良作(常州)健康食品有限公司合伙人通过法院拍卖的方式,获得该地块的所有权,对厂区80亩土地进行全面改造,把灰头土脸的废旧园区开辟成了一块生机勃勃的生态农田。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还将继续深化设计,把厂区打造成集生产、观光、体验为一体的国内一流食品加工基地。

在武进,“散乱污”退出后释放出的叠加效应正在不断彰显。武进国家高新区北区东庄社区工业园内的旧厂房变身篮球馆,不仅破解了“散乱污”企业转型的难题,同时也解决了运动场地资源稀缺的问题;武进区西湖街道长汀村利用村级集体资金收购企业土地、厂房,对收购的厂房,通过整合资源,吸引优质企业进驻,集体资产得到增值,为绿色发展探索了新的模式。

环境就是民生,蓝天就是幸福。奋力冲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持续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常州市武进区生态办、武进生态环境局和湖塘镇组织人员进行联合检查行动,对7个社区共170余家餐饮油烟排放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大型餐饮单位油烟治理设施运维较为规范,但部分小型餐饮店油烟管理不到位,存在清洗不规范、油烟治理效果不佳的问题。该区启动对重点区域内的170余家餐饮单位油烟净化器开展一次集中免费清洗行动,确保油烟达标排放。

蓝天白云是自然赐予人类的财富。武进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从攻坚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治理工业大气污染、管控各类扬尘、深化VOCs专项治理、推进面源控制、应对重污染天气等方面入手。以工地扬尘监管为例,区住建局结合疫情防控工地复工检查,推进建筑工地扬尘防治“六个百分百”工作要求,全区建筑工地现场安装扬尘视频监控的工地135个,安装PM2.5、PM10在线监测系统的工地134个,并将数据实时传输至“常州市城乡建设局智慧工地管理平台”。

“臭水沟”变“网红河”,绘就碧水新画卷

一条悠长干净的红色石砖路,伴着一侧清澈见底的木勺塘,随意走几步都能看到风景。武进区湟里镇葛庄村的这条“网红”生态步道,几年前却是一条被百姓嫌弃的“臭水沟”。

木勺塘是葛庄村的一条村级河道,长1.06公里,途经小庄只、叶家村、石方庄、下场村等自然村。这条河道开凿年代久远,长年没有清理,导致淤泥堵塞、杂草丛生。“原来这里的水都是黄色的,也不流动,岸上到处是垃圾,看了心里就不舒畅。”提起木勺塘过去的样子,葛庄村村民盛生大直摇头。

“我的自留地就在塘边,这么多年,一直看着这里乱糟糟的样子。这几年大家对环境的要求高了,所以村委会要改造木勺塘的时候,得到了大家的支持。”73岁的村民蒋全根说。2018年,葛庄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一致决定全面改造这条“臭水沟”。不过,改造要用到部分自留地,身为老党员的蒋全根第一个站出来,将自家的几亩地全部无偿提供给了村里。

在村党委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改造工程进行得非常顺利。葛庄村党委副书记刘强介绍,木勺塘水环境治理,与美丽乡村、惠民工程、生态保护、休闲旅游等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清障、治乱、增绿、治水”方案,突出“乡土风味、本地特色、原生态”,实施河道清淤、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岸坡整理及景观绿化、种植亲水植物、修建滨水健身步道和亲水景观平台、架设太阳能路灯等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村里还成立了治河护河队伍,村民们自发无偿参与日常保洁管护工作。

整治后的木勺塘,彻底告别过去的脏乱,变为一条水清岸绿的小溪,成为大家最喜爱的休闲场所。盛生大说,以前村里人吃完晚饭只能在家里坐坐,现在年轻的来这里跳跳舞,年纪大的来散散步,大家心情都舒畅了。

木勺塘的变迁,见证了葛庄村投身武进“生态滨湖区”建设的努力,也成为当地农业新一轮发展的起点。依托生态优势,村里计划引进现代化的设施农业,发展生态采摘、观赏苗木种植培育,不断提高村民收入。

一池春水,奔流不息。武进区小流域作为全国十个试点小流域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之一,创新提出了 “三生共赢”“三位一体”和“三者共治”的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及理念。洛阳镇借助太湖治理省级专项引导资金支持,2018年完成了武进港戴溪片区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一期项目,并通过了省有关部门的联合验收,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河道水质普遍提升1-2个类别。目前洛阳镇戴溪片区小流域二期项目已完工,湟里镇村前村小流域三期项目已经开工。

水是万物之源,近年来武进在水污染治理、水环境改善补短板、强弱项,找差距、抓落实,以实际行动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的步伐从未停歇。坚持保护水源地和污水入管“双管齐下”,仅城镇生活污水接管一项,便已完成9个排口的整治,城区主要河道排口均建立“一口一档”,设立了81处排口标牌。“263”行动以来,武进区共新建污水管网575公里。龚巷河是高新区北区的主要河道之一,水质好坏直接影响中心城区水环境质量。今年,高新区北区完成6处沿线污水截流井建设,通过在井内安装闸门、水泵、液位计等设施,利用光纤网络实现物联。若晴好天气有生活污水流入,就会被收集到特定区域,积累到一定水位后,动力设施启动,将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特种垃圾定源收集,守牢净土新屏障

快速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不仅为城市带来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更带来数以亿吨计的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随意倾倒、任意填埋,不仅影响市容整洁,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武进区特种垃圾管理站通过源头定点收集、运输无缝监管、终端资源化处置的闭环管理流程,在全省率先实现建筑装潢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先基本满足区域内建筑垃圾全量处置需求,树立了建筑垃圾治理全新标杆。2017年至2019年,武进区共资源化处置城区住宅小区产生的建筑装潢垃圾52.59万吨。武进城区建筑垃圾偷倒、乱倒量由2016年的80709.06吨减少到2019年的146.72吨,同比减少99.82%。特管站为守护武进区的一方“净土”作出了不懈努力,也为武进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开展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2018年到2020年12月28日,全区共有136家化工生产企业关闭退出,与2018年初相比,企业数量大幅减少。在完成数量目标的同时,武进按照生态保护引领区的要求严把质量关,重点退出一批风险突出、污染扰民的企业,一批规模较大的企业顺应发展、主动转型。

蓝天、碧水肉眼可见,大地的污染治理却非“一目了然”。在净土保卫战中,武进区坚持推进固体废弃物和土壤污染防治“两手硬”,一方面加大对城市餐厨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加快易腐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另一方面,通过重金属重点防控区专项整治、土壤及重金属防控、危险废物处置专项整治、深化土壤环境管理四大举措,上半年完成57个初步采样地块的现场采样、分析测试、数据上传等,完成26家重点监管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厂区土壤、地下水监测、数据上报。

防治污染,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十四五”征程即将开启,武进在交出“十三五”圆满答卷之际,将一如既往深入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持续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推进长江大保护、污染防治攻坚、各级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等工作,并抓住城区污水处理厂搬迁、活水引流等重大生态工程的建设机遇,推动武进水环境质量再上新台阶,努力把生态保护引领区打造成武进的靓丽名片。

开启新征程,扬帆再出发。盎然绿色,逐渐成为武进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美好生态,日益成为武进幸福生活的常态!

本版撰稿:蔡舒恬 陈柳敏 万小珍

责任编辑:王舒婷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