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创造新发展阶段发展新奇迹
提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明确强调“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绘制的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将“十四五”规划建议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描绘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发展蓝图。牢牢把握新发展机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已然成为我们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鲜明时代主题。
加强理论指引: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畴之一,发展观是有关发展的总体观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把社会看作是一个有机联系和发展的整体,认为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性。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还明确: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发展是社会诸领域全面协调的发展;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文明进步的尺度,等等。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我们党结合不同时代的具体实际,对发展问题进行了不懈探索。从毛泽东同志著名的《论十大关系》,到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等重要论断,以及科学发展观,都深刻阐释着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我们应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应运而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最新成果。
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从诞生开始就用马克思主义认识社会客观规律性,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在社会发展的主体性方面突出彰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也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强调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此同时,在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方面,强调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展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们取得决定性成就,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万美元,预计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
坚持辩证思维: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主要问题的解决
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们要审慎应对,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从国内来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归结起来,主要是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存在失衡现象,制约了整体发展水平提升;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发展任务仍然很重。
加强辩证思维,善用全面、长远、发展的眼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务求危中寻机、转危为机。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积极拓展发展新空间。面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坚持系统观念,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我们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还要深刻认识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我国发展具有的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没有变,自觉增强解决发展问题的信心。党的坚强领导、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及长期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丰富人力资源、完整产业体系、强大科技实力,以及我国拥有的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市场,都是我们推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解决的底气所在。
推进伟大事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当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勠力同心,锲而不舍,聚精会神坚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推动高质量发展。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规划建议,清晰展望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我们将开启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崇高事业。
立足新发展阶段。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我们党建立近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在这一进程中,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认识不断深入、战略不断成熟、实践不断丰富,加速了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为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制度基础。同时,要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重大特征、重大趋势、重大要求。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开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新征程的重要阶段;是发展环境和条件尤为错综复杂,需要时刻准备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阶段;是回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阶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伟大事业的重要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深刻分析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经济发展阶段变化以及未来发展机遇和挑战基础上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是精准破解发展瓶颈和难题、塑造发展新优势、引领新阶段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是科学制定实施“十四五”规划,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科学指引和重要保证,是新发展阶段推动各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和“红绿灯”,是重要战略理念引领。
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是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是顺应历史趋势、符合发展规律的重大举措。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的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构建新发展格局,使国内市场成为最终需求的主要动力源泉,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为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供了战略路径。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要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列为五条原则之首,意义非凡。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全会强调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其中尤为关键的是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
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百年大党凯歌前行、奋进史诗,合力演奏的是发展主旋律交响乐;改革开放40多年波澜壮阔、巍峨壮观,孜孜以求的是发展主基调进行曲。全党同志一定要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高举发展旗帜,坚持以“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主方向,在神州大地勠力写就发展这一亘古不变的时代主题,创造新发展阶段发展新奇迹,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作者为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上海行政学院副院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