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助力打造乡村振兴如皋样板
如皋农商行作为服务“三农”的地方金融主力军,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如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积极创新,大胆求索,利用现代化的数字科技手段撬动更多的金融资源服务乡村振兴。截至2020年9月末,全行各项贷款余额300.77亿元,较年初增长34.27亿元,增速12.85%;其中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87.97亿元,占贷款总额的95.74%,较年初增长39.04亿元,增速15.6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用好大数据,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精准度匹配度。该行于2019年启动了“阳光金融惠万家”工程,旨在通过持续的上门走访,获取“三农”经营主体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和360度画像,为每个经营主体提供更加精准的金融服务。开发阳光金融管理平台。2019年11月6日,该行阳光金融APP正式发布,集成了客户管理、数仓管理、授信模型管理、预警统计、人脸识别管理、分享营销管理六大模块,建成了集数据采集查询、统计管理、分析利用为一体的数据仓库;整合内外部数据源。一方面,将信贷系统、核心系统、CRM系统、短信签约平台等系统的基础信息、业务数据导入阳光金融管理平台,整合客户内部基础数据信息。另一方面,通过与村组、派出所、财政所、医保社保、土地确权单位、水电、税务等部门对接,不断完善和提高信息数据质量;逐户上门走访分类建档。通过现场了解生产经营主体的经营情况和金融需求,将定制化金融服务送上门。截至2020年9月末,阳光金融整村授信覆盖157个行政村,授信农户11.01万户,授信面62%,授信金额70.61亿元。
打好组合拳,提供多样化智能化金融服务。该行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为“三农”经济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多元化的金融服务。线下渠道更加智能化。实施网点智能化改造,采取“减高柜增低柜”方式,通过“机器换人”推动网点向轻型化、智能化转型。目前,全行共有90台STM机、64台现金边柜、5台票据边柜、52台便携式STM机、60只移动授权平板、157台在行式ATM机、20台离行式ATM机,以及存折补登机、自助查询终端、社保服务等智能机具,大大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线上渠道更加便捷化。推动更多标准化的产品线上化,定活互转、通知存款、益农存、大额存单等储蓄业务,手指E贷、阳光E贷、质押贷、房抵贷、政采贷、税企通等贷款业务,理财产品申购、信用卡申请以及生活缴费等其他金融服务均能通过手机银行办理,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电子渠道更加场景化。基于菜场、商场、餐饮、学校、医院等重点客群,以收单业务为载体,构建广泛的“智慧+”应用场景,提供极致的支付体验。目前,该行累计拓展手机银行用户40.81万户、第三方支付客户60.67万户、收单商户2.93万户,电子银行业务柜面替代率达到95.21%。
服务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以产业链、供应链、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正在全方位大规模向农村渗透,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日益凸显。推动乡村产业规模化发展。全力支持优质农产品产业化,围绕本地花木盆景、生鲜果蔬、绿色稻米、优质畜禽、特色水产、优质蚕桑等特色农业和“一镇一特、一村一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金融支持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新路径,形成黑鱼养殖产业的“核心企业+基地+农户”的金融服务模式,累计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99户,有效投放5.41亿元,其中黑鱼产业链金融4500万元;做实企村联建对接项目。积极参与“千企联千村 共走振兴路”行动,目前,已对接企村联建项目26个,成功授信3户3400万元。搭建农村河道整治、路桥改造、污水处理等领域的综合云平台,引导更多信贷资源流向绿色产业链,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建设大美如皋。截至2020年9月末,绿色贷款余额达到10.29亿元;金融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对如皋的32个经济薄弱村实施金融扶持,为经济薄弱村推进土地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提供资金支持。对全市1.7万户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实现走访、建档、分类管理全覆盖,做到有劳动能力、创收能力的贫困农户应贷尽贷。截至2020年9月末,发放经济薄弱村贷款24户,余额799万元;扶贫小额贷款76户,余额276.75万元。 刘刚
(作者系如皋农商行党委书记、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