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向着“万亿俱乐部”全力冲刺
1月18日,徐州进入“两会时间”。今年的徐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擘画出“十四五”时期徐州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到2025年,徐州GDP要超过1万亿元,年均增长6.5%左右;工业总产值和应税销售收入均超过1万亿元。
美好蓝图已绘制,站在“十四五”开端之年,徐州向着跨入“万亿俱乐部”全力冲刺。
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十三五”期间,徐州交出闪亮成绩单。GDP连跨6000亿元和7000亿元两个台阶。2020年,徐州预计完成 GDP7400 亿元,同比增长3.5%左右;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1.8亿元,同比增长2.9%;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增长5.8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这是徐州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交出的亮丽成绩单,背后是徐州坚定信心、持续转型的决心:新沂水性超纤、邳州弘信电子柔性线路板、经开区天通新材料、云龙德基广场等一批投资超50亿元产业项目顺利落户。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为特殊、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大战大考中,徐州上下一心,积极投身抗疫斗争和复工复产,为夺取‘双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徐州市政协委员、江苏精创电器董事长李超飞说,作为民营企业家备受鼓舞,新的一年,会以更加旺盛的斗志,积极投身徐州“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大潮,为全面开启徐州现代化新征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去年以来,徐州聚焦调优调高,产业结构调整实现重要突破。鑫晶半导体大硅片项目顺利试产,徐工大数据项目入选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示范项目,是徐州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速成长的有力证明;四大行业过渡期生产企业按期停产,标志着传统产业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徐州在改革开放创新中迈出更大步伐,淮海国际港务区正式成立,中欧班列徐州号新开辟西亚、欧洲线路,徐州双向开放空间正加速拓展;一年来,徐州招引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50家,在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中高分通过评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创新是第一动力,产业是发展根基。今年,徐州将继续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不动摇,大力实施“招商引资1号工程”,狠抓重大项目招引突破,突出产业链招商和以商招商,年内力争招引50亿元以上龙头项目15个。加快推进年度投资1405亿元的245个市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形成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发展机制。
徐州市政协委员、徐州市创业创新促进会会长李红伟说,看到未来的美好蓝图,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给各行各业指明了奋斗的方向。青年企业家是接力改革开放的新一代,必须充分发挥自身文化水平高、创新意识强的优势,真正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徐州市政协常委、徐州彭城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佟莉表示,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十三五”以来,徐州装备制造业不断从“制造”向“智造”迈进,产业发展呈现出加速、向优良好态势。下一步,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不断健全自主创新技术体系,加强产学研合作,努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贡献一份力量。
做强做优工程机械和智能装备产业,做大做精集成电路与ICT、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做专做特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下一个五年,徐州将聚焦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产业倍增行动,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同时,扎实推进四大传统行业转型升级,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要将工程机械产业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支柱,着力打造为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具有特色优势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徐州市政协委员、徐工集团总经理杨东表示,围绕“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定位,徐州要进一步继续完善工程机械主机和零部件生产制造的产业链体系,也要把工程机械服务、租赁、维修、二手车等后市场的全价值链品牌进一步树立起来。
干出“中心城市”新地位
对于徐州来说,打造名副其实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将是跨入“万亿俱乐部”的有力抓手。
“中心城市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徐州是淮海经济区唯一同时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开放航空口岸、国家级综合保税区的城市。随着铁路开放口岸、航空口岸、国际邮件互换中心等平台加快建设,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的双向开放体系不断健全,国际贸易区域集散地和中转站正在加快形成。
近年来,徐州一直致力于推进淮海经济区交通一体化建设。徐宿淮盐铁路、鲁南高铁东段、枣庄至菏泽高速公路、徐州至宿州快速通道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相继建成运营,跨区域综合运输体系进一步完善;徐州至台儿庄、萧县、宿州等跨省毗邻公交顺利开通运行,内畅外联的交通网络日益完善。
徐州还不断推进营商环境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已逐渐成为区域产业高地,吸引周边地区各类发展要素不断向徐州汇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徐州将聚力聚焦中心城市建设,提升集聚辐射带动能力,持续推进围绕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和徐州都市圈建设,彰显城市建设新优势。如何更好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品质,核心商圈的提档升级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市人大代表、鼓楼区黄楼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主任刘国永表示,近年来,其抢抓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机遇,依托苏宁广场、金鹰国际等重点商贸载体项目,不断提升市中心商圈鼓楼板块品牌集聚度,推动该板块高质量发展。黄楼街道将以“十四五”开局之年为“新起点”,积极营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助力市中心商圈提档升级。
“GDP连跨6000亿元、7000亿元两大大关,中心城市建设等事关长远发展的工作得到创造性的落实,新发展理念在徐州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徐州市人大代表、泉山区商务局局长魏红说,将对照研究两会中的“商务元素”,特别是落实“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激发开放活力”等要求,切实将两会形成的统一意志转化为勇于担当的自觉行动,把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具体举措,“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奋力唱响新时代现代化商务发展的“大风歌”。
未来,徐州将紧扣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首位度,做优品质练内功、深化协同借外力,围绕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徐州都市圈建设,有序实施五大类90项城建工程,着力打造淮海国际陆港、高铁物流园区等重大载体平台,加快培育一批引领发展的新增长极,主动融入长三角现代产业体系、综合交通体系和对外开放大局,持续深化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实现“徐州之于淮海经济区如同上海之于长江三角洲”。
共建幸福徐州“大家庭”
发展成果更要让百姓共享,过去的一年,徐州持续推进幸福徐州“大家庭”建设,再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民生福祉不断提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说,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排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
新的一年,徐州将持续抓好稳岗就业,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千方百计稳就业、促增收。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落实支农强农惠农政策,推动农村资产资源资本化运营,保证农民工工资及时兑现,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积极推进全民参保,强化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等,大力发展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社会事业,健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此外,徐州还将铁腕推进污染防治,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启动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强化农村污水治理,健全农村公厕管护机制,抓好户厕达标改造,纵深推进“厕所革命”。加快补齐乡村水电、道路、燃气、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新建10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打造田园综合体和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带。有力有序推进农民住房条件改善,同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让更多农民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
展望未来,信心满满。一个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美丽徐州正是跨入“万亿俱乐部”的最美底色。徐州市市长庄兆林说,到2025年,徐州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以上,生态修复治理水平明显提升,建成在全国享有盛誉的山水园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