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起跑“十四五” 奔向南京机遇

2021-02-01

□ 本报记者 颜芳 许雯斐

“十三五”漂亮收官,“十四五”全面起航。岁月交替,时光似乎不是徐徐展开,而是如箭般射向那些被谋划的未来。

不管还有多少不确定性正在到来,可以确定的是,未来五年必将是精彩纷呈的五年,必将是艰难搏击的五年。可以预见的是,五年长跑,有的城市必将璀璨而出,有的则会黯然出局,泯然于城市赛道。

“十三五”的晋级者南京,又将面临哪些时代机遇,又将怎样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在发展中把握机遇,在机遇中直面挑战,这是南京必答题。

“双循环”取代出口导向

争做枢纽城市

可以说,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盘。面对这一重要的经济发展形势,各地都视之为发展的最大机遇。广东表明要做“双循环”战略支点,上海、武汉喊出要做“双循环”重要枢纽,成都则旗帜鲜明提出要以“双循环”破局,建成泛欧泛亚有重要影响力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去年11月,南京明确表态,要成为畅通双循环的重要枢纽。

从全球化出口导向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经济发展路线图大变。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理事长、院长刘志彪分析,全球化出口导向,即之前的外向型经济,是我们服务于国外的市场,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相互联系,但重点是在国外,所以这个全球化是出口导向的全球化,是客场的全球化;现在进行的“双循环”,是把全球化的重心从客场转向为主场,也就是说中国的市场是我们活动的中心,我们要用中国的市场来连接国内国际市场,用中国的市场开放来吸收全球最重要的资源。要开放中国的市场让全世界人过来赚钱,把全球重要的资源往国内引进,所以中国要成为全球重要生产要素的极其重要的枢纽。

刘志彪认为,“双循环”经济体制给南京带来巨大机遇。因为无论是南京的地理位置,还是经济资源条件,正好是以内需来进行扩张的最佳节点,同时南京又是科教资源非常丰富的城市,上述条件是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因此当下基于内需的创新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南京最大的机遇。

从表象上看,“双循环”枢纽要能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去年全年南京新培育外贸主体近600家,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340.2亿元,增长10.6%,增幅高于全国全省,对全省贡献度超过五成。在外资引入方面,去年逆势增长。全年实际使用外资45.2亿美元,创年度历史新高,增长10.1%,占全国、全省比重分别提升0.1、0.2个百分点。这些数字表明,在新形势下,南京和世界的关联不是被削弱而是得到强化。

另外一组数字,去年全年南京实现社零总额7203亿元,增长0.9%,增幅省内第1,位居全国GDP万亿俱乐部城市和副省级城市前列,占全省比重提升近0.5个百分点,提升幅度省内最大。此外,去年四季度南京迎来罕见的“首店”开业高峰期。Tims咖啡、另茶、蜜桃花开、巴奴火锅等诸多餐饮品牌,喜燃、Only Write等美妆品牌在四季度进驻南京。

戴德梁行南京公司副总经理宋诗雨表示,预计今年将有110万平方米优质购物中心计划入市,河西和江北新区占比达八成,南京优质零售物业市场继续扩容,而此前优质开发商在南京新兴商圈的早期积极布局逐渐收获了回报。南京的经济活力可见一斑。

晋级全国经济十强,则是南京经济能级的集中体现。

再看供给侧。树立以内需、以自主可控为导向的主场全球化理念,国内如集成电路等短板行业、新基建行业以及产业互联网行业将迎来大发展。

南京较早布局产业链强链补链,实施“链长制”,预计去年8条重点产业链营业收入达1.5万亿元、增长20%,其中软件业务预计收入将突破6000亿元,国内仅次于北京、深圳、上海。智能电网保持全国第一,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均进入全国城市前列,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分别增长51%、25%、20%。

面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机遇,刘志彪建议南京大力发展全球化产业和全球化企业。他判断,新冠肺炎疫情后,全球产业链有两个趋势:第一是纵向产业链链条缩短;第二是横向产业区域化集聚,以保证产业安全。这两个趋势会导致全球未来产业竞争形式发生变化,从工厂竞争跨国公司订单,转变为全球产业链集群之间的竞争。对南京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做全球产业链集群城市,要从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光电等产业中抓住一两个,建设世界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此外南京极为适合建设成为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城市,研发、技术、金融、物流、网络、品牌、营销、法律服务等服务业,是制造业起飞的翅膀,有了这些强大的产业,南京周边制造业就能发展起来,进而吸引全球人才来宁创新创业。

区域经济布局优化

做强中心城市

国内经济和人口向大城市及城市群集聚的趋势愈加明显,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全国区域经济布局加快优化调整,是集聚,还是被虹吸,对城市来说,这是重要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

南京连南接北、承东启西,是省会城市、中心城市、特大城市,耕耘南京都市圈二十余载,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必将有更大作为,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

无论“徽京”这个坊间名称带有多少调侃成分,这就是南京最大的现实,是南京发展的双面绣,一面利好,一面挑战。

从人口看,国内大城市的人口几乎都在难以遏制地增长。南京常住人口只有800多万,常被视为城市体量不够大,事实是从第七次人口普查各板块初步数据看,南京常住人口已超过930万,离统计学意义上的千万人口城市仅一步之遥。

最近,南京一调研机构根据通讯等大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南京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和短期驻留人口总数已超过1200万。省外流入人口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别为安徽、河南、山东,而外市流入人口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别为淮安、扬州、马鞍山,均为南京都市圈成员。

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研究员孙伟看来,南京的优势首要就是区位优势。他分析,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包括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上海的龙头辐射作用能直接抵达的边界大概在常州,影响要再往北边延伸,就需要一个中转站。南京离上海300公里,这个位置至关重要,南京做不好,上海对合肥的影响就会在中间塌陷。此外,从整个长三角看,长三角南部发展能级向苏北皖北传递,也需要加压器,需要南京发挥区位优势,这是南京的机遇。

从现实看,文化相亲、经济相近往往会超越行政区划的边界,安徽的滁州、马鞍山、芜湖等,这些城市在文化上和南京同源,和南京天然亲近,这既是历史长河中由社会关系同源文化形成的,也是市场力量客观形成的。百姓的自由流动无法阻止,这就决定了南京有人口集聚的潜力和能力。

南京的河西儿童医院,有六成患者来自安徽和苏北,超过南京本地就诊者。孙伟认为南京是副省级城市,公共服务的层次高,教育医疗消费都聚集了优质资源,与周边城市形成较大发展落差。“南京这个老大,人家是认的。”孙伟说,相比上海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更容易形成。

南京每年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都在30万人以上,三年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110多万,备受外界瞩目。孙伟说,看得出大学生群体在向南京集聚。“南京房价不低,但比起长三角的上海、杭州,依然有价格优势。”在房价高得离谱的城市,光房价一项就会把广泛的年轻大学生群体挤出去。

另外,南京宜居的环境和包容的文化被视为集聚人口的突出优势。

强化东部重要中心城市功能,做强南京都市圈,南京需要大力提升城市能级。过去几年,南京综合竞争力上了一个台阶。经济总量进入全国前十,实现规模扩张;发展质量得到提升,在2020全球创新指数中,南京排名第21位,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评价报告中,南京位列第四;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6500多家,同比增长近 40%,升至副省级城市第4位;大气和水环境质量位列全省第一。营商环境方面,在目前全国比较权威的排名中,南京均有不俗的表现,排名在第四、第六左右。

国家将战略资源的主要发展要素向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集聚,提高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城市群的承载力,南京要在经济能级、创新能级、开放能级和服务能级上实现新提升,以承接更多资源。作为国内少见的跨省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内部协调难度更大。

从宏观层面看,重点地区强者愈强趋势明显。深圳特区成立四十年,又迎来重大政策利好。在市场化配置资源方面,将推进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探索政府资助项目科技成果专利权向发明人或设计人、中小企业转让和利益分配机制,还要先行先试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制度。随着这些政策的落地实施,深圳必将吸纳更多要素资源。而国家赋予上海临港片区重点产业企业15%所得税的特殊政策,形成绝对的政策优势。

机遇与挑战并存,只要敢于争先,步步稳扎,留给南京的机会不会少。

产业革命遇上科技强国

建好创新名城

无论是谋划“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做全球化节点城市,还是利用区域经济布局优化,通过都市圈集聚要素资源,这些机遇变现都有待于充分释放南京创新优势。

创新是南京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最大底气,也是南京面向未来的唯一出路和关键一招。

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加速演进和科技强国建设正当其时,这是南京不能错失的机遇。

2017年底南京启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121”战略,举全城之力建设创新名城。连续四年在新年首个工作日如约召开“第一会”、发布“一号文”,南京形成从举措创新到制度创新、从科技创新到全面创新、从对标创新到引领创新的创新格局,创新实现全方位深化、多领域突破。

过去几年,南京抓创新成效突出。去年南京经济总量晋级,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6%。启动创新名城建设以来,南京全市累计组建新型研发机构超过400家,孵化引进企业7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50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万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9.1%。

不可忽视的是,南京建设创新名城已在海内外形成品牌,造成声势。一大批来自北京、深圳的科技创业者已选择在南京大展身手。

科技部明确支持南京实施新一轮科技体制综合改革,江苏要求南京“成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可以说“十四五”是南京抓创新的最好时期,这些都为南京深化创新名城建设提供了战略机遇、注入了强大动力。

与国内其它城市推动创新不同,南京创新名城建设已初步形成城市风格。深圳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格局,杭州的龙头企业拉动整座城市的创新,成都高新园区改革成效大,武汉凭借一个光谷就在多个领域撑起创新高地。

南京是以新型研发机构为突破口,冲破体制限制,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作为推动创新的根本举措。南京提出必须像改革开放之初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一样,最大限度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让创新要素的活力充分涌动。深化改革是动力之源,南京实施了多项具有开拓性的创新举措,如在全国率先组建实体化运作的市委创新委,完成15个高新园区去行政化改革,建设运营100万平方米城市硅巷,构建以市委一号文为主体的政策体系。

科技成果转化是创新最大的难题,从今年开始,南京实施“科技创新+场景应用”行动,每年发布1000个应用场景,对重大应用场景建设项目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同时加强创新支撑要素的有效供给,特别是用地方面,南京将守好40平方公里科研用地和300平方公里工业用地“基本盘”,为创新项目落地提供空间保障。

“十四五”是南京创新发展收获成果的时期,保持定力是根本前提。必须用长远眼光、战略思维谋划推动创新,保持“十年磨一剑”的耐力和韧性,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张蓝图干到底。

南京提出,到“十四五”确保高企超2万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2万亿元,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产品自主化率达到90%以上。实现这三个指标,可以说南京将基本确立以创新为第一驱动力的发展方式。

不像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合肥滨湖、深圳光明科技城这样的创新集聚高地,南京还缺乏国家级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研究平台。今年的湖北两会传出消息,湖北要举全省之力,支持武汉争创国家科技创新中心。追兵越来越近。

从今年南京的“一号文”看出,南京对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更为重视。南京提出,对布局南京的国家级重大科技平台,政府牵头落实最高50亿元支持。

当创新名城成为最突出的特色和最强大的动力,当“双循环”枢纽坐稳了,南京都市圈轰轰烈烈搞成了,南京就赢了。

责任编辑:王舒婷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