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教育优质均衡,苏北持续发力
□ 本报记者 王拓 蒋明睿
3月2日,省教育厅召开“数说‘十三五’,一同看教育”系列活动发布会。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出席,围绕苏北教育资源投入、教育质量优化等答记者问。
加大教育投入
以信息化促均衡化
徐州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419所、在校生212.4万人,是全省基础教育体量最大的城市。“十三五”期间,该市累计投入教育经费1044亿元,新(改扩)建中小学537所、幼儿园647所,补充在编教师16342人。徐州市教育局局长石启红表示,“十四五”期间,徐州将继续聚焦“建学校、招老师、提质量、抓整治、促均衡”,新(改扩)建中小学校410所,新招聘教师2.9万名,全面实现“有学上,上好学,学有优教”的目标。
宿迁市3-6周岁幼儿毛入园率达98.87%,省市优质园、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分别达90.19%、91.92%;投入6.5亿元,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PPP项目,为222所中小学改善了办学条件,所有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达到省Ⅱ类以上标准。宿迁市教育局局长倪成城说,在高等教育方面,宿迁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宿迁学院正式转制为省属公办普通高等学校,该市告别了“无省属公办本科院校”的历史。
在连云港,信息化手段成为促进教育均衡化的重要抓手。疫情防控期间,连云港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作用凸显,截至目前共收录微课资源1.2万节,为全市各级各类学生提供居家学习线上指导,每日线上学习人数达63万人次。云端连线,也让乡村学校师生同步享有优质教学资源变为现实。连云港市教育局副局长李宏伟说,该市选取优质中小学校作为主讲学校,在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互动听讲教室和云终端听讲教室,以“1对N”形式开展结对帮扶。
强化师资力量
建设高质量智慧课堂
宿迁市不断优化教师补充机制,5年补充各类教师1.1万名。全市学前教育教师专科、义务教育和高中学校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获得者分别达89.1%、81.5%和99.6%。“针对乡村教师缺乏等问题,我们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方面进行倾斜,城乡教师流动力度加大,队伍素质不断均衡。” 倪成城说。
与此同时,苏北各市大力培养名师。宿迁建立市级名师工作室38个、名校长工作站17个,全市有省“333工程”培养对象44人,教育领域拔尖人才第一、二层次对象387人。徐州则成立教师发展学院,探索构建“三师工程”等具有特色的教师成长体系,实施“学科首席教师”培养等品牌项目,线上线下同步,每年有8万名教师接受各类培训。
如何让技术赋能教育、共建智慧课堂?“我们将进一步探索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教学关系。”李宏伟说,连云港将继续探索基于人脑科学、人工智能、5G网络、大数据分析的个性化教学、混合式学习和“翻转课堂”,打造智能学习空间和学习体验中心。
直面堵点痛点
不断提高教育满意度
2018年、2019年,宿迁市“教育满意度”均排名全省第一。这源于宿迁直面痛点、肯下力气解决问题。
老城区学校“挤”、新城区学校“缺”,曾让不少家长和学生头痛。宿迁累计投入142亿元,建设学校131所,提供学位18.8万个,基本满足就近入学需求。针对办学条件薄弱、校舍亟待整治等问题,先后分别投入68.36亿元、57.88亿元。
从幼儿园到高中,让孩子们“有学可上”“公平上学”。宿迁制订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管理试行办法,认定民办普惠园207所,扎实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园专项治理,大幅提高学前教育普惠度。全面推行“公民同招”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通过网上报名平台招生,实现公开、公平、公正。持续增加高中学位供给,通过优质高中“挖潜”等方式,累计增加普通高中招生计划6292个。
徐州创新实施“彭城好爸妈”工程,全市已有369所学校加入课程学习平台,40万名家长参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