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全球传播的风险与对策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扩散、蔓延,备受关注。尽管疫情对世界各国的影响不同,各国针对疫情采取的应对举措存在差异,但疫情在全球蔓延已经成为世界经济面临的新形势及新挑战。“备豫不虞,为国常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眼下,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有待观察,同时也有必要深入研判疫情全球传播对世界经济的潜在风险,并据此提出中国的应对策略。
警惕疫情在全球蔓延有可能带来的三重风险
截至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源头、传播途径等尚未完全弄清楚,疫苗尚未正式推出,而且疫情呈现扩散蔓延态势。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如果疫情继续在全球广泛传播,国际经贸合作可能出现大幅放缓。从现在来看,应警惕其对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贸易投资及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影响升级问题,未雨绸缪,防范潜在的系统性风险。
首先,全球主要股市出现大幅度调整,必须警惕国际金融市场超调引发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美国等地股市大幅波动预示世界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在显著增大。虽然股市等金融市场的波动原因十分复杂,但当前疫情在全球传播显然构成了影响投资者的重要因素,如果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就可能引发全球市场出现恐慌性抛售,促使企业等微观主体资产大幅缩水,企业资不抵债等风险将大幅上升,金融系统性风险问题值得高度警惕。
其次,全球市场疲软可能引发贸易保护主义升级,必须警惕国际贸易投资减速加剧逆全球化的风险。当前疫情在全球蔓延,国际贸易投资已经出现了减速现象。随着扩散范围继续增大或某些国家疫情形势升级,相关国家会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进而将直接影响旅游、交通运输等服务贸易。与此同时,劳动力等要素流动不畅对产品生产流通及投资等都将带来潜在的负面冲击,叠加近几年来有的国家单边采取加征关税等措施所引发的国际贸易摩擦,疫情全球传播可能加大国际贸易投资的不确定性,全球贸易投资可能维持疲软态势。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将面临国际合作放缓所带来的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外部疲软可能引发某些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等极端措施,逆全球化风险值得高度关注。
第三,疫情全球传播可能促使有关国家反思外部依赖问题而加速推动以全产业链为重点的产业政策调整,必须警惕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重塑引发产业大幅转移的风险。目前产品的设计研发等较多在发达国家,产品生产组装等大多在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产业间分工或者产业内分工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重要的商品生产可能需要多个国家几千个甚至几万个工厂的合作完成,单个国家已经较难独立完成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组装等全部工作。如果疫情全球传播的趋势没有逆转,国际合作将面临重大挑战,传统商品生产分工体系将难以正常运转。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反思制造业转移所带来的空心化问题,重视并推动制造业的回归,本次疫情可能再次引发世界主要国家对外部依赖的反思。未来疫情如果未能有效得到控制,可能倒逼主要国家调整产业政策,加速推动全产业链政策,当前已经形成的全球分工体系可能会有较大调整,由此必须警惕全产业链政策可能引发的产业大幅转移风险。
全球缺乏管控疫情对世界经济影响的有效机制
回顾历史上对世界经济波动的应对,加强国际协调是重要的经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没有演变为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景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球构建了G20等高效的协调机制。当前疫情全球扩散可能滋生系统性风险,世界形势越是复杂的时候越需要国际协调。一方面,需要世界各国加强合作以遏制疫情的扩散,由此形成国际社会对疫情管控的良好预期。另一方面,需要世界各国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以管控疫情扩散对世界经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虽然国际协调对当前世界经济稳定极为重要,但相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应对,当前通过什么治理平台协调、如何进行协调等问题都面临着较大的制约。
从国际协调的内容看,财政债务高位运行促使世界各国宏观政策协调空间大幅缩窄。世界经济因为疫情全球传播面临着系统性风险升级的问题,世界各国亟待加强宏观政策协调以促进宏观经济稳定。一般来说,货币政策比较侧重总量,财政政策较为侧重结构,可以直接作用于企业及个人等微观领域,具有见效快及针对性强等特点。在经济社会受到疫情等意外冲击时,世界各国可以通过宏观政策协调,特别是通过财政政策工具针对特定领域精准施策,以此实现经济社会稳定的目的。但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债务负担大多处于高位运行状态,使得世界各国应对世界经济风险的国际宏观政策协调空间大幅缩窄。
从国际协调的治理平台看,G20等机制弱化使全球缺乏高效的治理平台。伴随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复苏增长分化,G20国家开展的国际协调出现分歧,各国关心的重点也开始不同,世界经济治理平台亟待发展完善。疫情全球传播对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亟待强有力的国际协调,而G20机制的弱化使得治理平台面临着较大的约束,国际协调面临一定的困境。
我国应对世界经济系统性风险升级的重点举措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贸易国,与世界各国联系密切。在疫情全球传播对世界经济造成影响的背景下,我国不仅应密切关注全球形势变化,努力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而且需要不断完善宏观经济政策以保障经济社会稳定,推动经济进一步转型升级,提升我国在全球的竞争力。从这些角度出发,我国的应对举措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一是外防输入性金融风险,推动完善宏观经济风险应对机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当前不仅要应对国内的各种风险,还要应对外部风险。针对疫情全球传播引发的金融系统性风险升级问题,我国要密切关注国内金融体系,避免因外部金融市场巨幅波动而出现超预期调整,提前规避可能引发的输入性金融风险。有关部门要强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能力,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有效防范包括疫情在内的非常规事件引发的金融市场重大风险,守住底线。与此同时,我国是出口大国,也是进口大国,经济活动对一些重要商品有着较强的外部依赖,针对疫情全球传播可能引发的外部市场供应问题,应考虑适当增加对关系到正常经济活动所必需的重要商品的进口储备,以应对全球市场波动对产业链可能带来的冲击。
二是通过减税降费、扩大内需等举措稳增长,应对疫情全球传播对国际市场的冲击。疫情全球传播难免会对国内外经济形势产生影响,我国出口形势较为严峻。对此,应当重视国内巨大的市场空间,将扩大内需放在更加突出地位。内需不仅包括消费,还包括投资,通过减税降费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投资回报率,推动社会投资的增长。有关部门还可出台相应的贷款贴息政策,保障中小企业在疫情防控中不因经营困难而出现倒闭潮等风险,促进相关企业渡过难关。此外,当前我国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有待挖掘。要拉动消费,根本上还得靠居民的收入增长。对此,扩大消费政策重点可考虑增加收入,着力推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营造让人们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的环境,为消费增长提供基础性的制度支撑。
三是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补足全产业链的技术短板,维护产业安全。为了解决全产业链发展的技术短板,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放式创新构成我国快速发展的源泉。近年来我国高铁、核电等技术创新在全球有着较大的影响力,我国也大规模出口相关技术产品,让世界共享我国的创新技术。在此基础上,我国应继续践行开放理念,将先进技术与全球分享。同时,加快构建创新人才的开放培养机制,为开放创新注入持续动力。
四是深化国际合作,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会改变,对外开放要继续往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方向走。要加强外商投资促进和保护,继续缩减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推动对外贸易稳中提质,引导企业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发挥好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推动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健全“一带一路”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革,加快多双边自贸协议谈判。与此同时,伴随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也会促使我国相关领域改革的更快推进,改革开放红利的持续释放,有助于为我国经济中长期稳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