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把疫情影响降至最低限度
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科学判断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正在发生的新的重大变化,强调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并在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实体经济、扩大投资消费、夯实农业基础等方面部署了宏观调控“组合拳”。我们要按照中央决策部署积极行动起来,审时度势、坚定信心、统筹兼顾、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成绩来之不易。同时,又出现一些新的风险挑战,主要是境外疫情呈加速扩散蔓延态势,我国疫情输入压力持续加大;世界经济贸易增长受到严重冲击,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链恢复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基础上,保持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态势,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是当前我们面临的新的重大考验。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坚持“培根”与“固本”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乘胜追击,继续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重点工作,为努力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拓展更加安全可靠的发展环境与空间;另一方面,要紧紧围绕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深耕细作,动态优化完善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把“六稳”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就经济社会发展现实而言,就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准确把握宏观调控重点目标,有的放矢,协同合力,打出管用有效的“组合拳”。
一是夯实农业发展之基,巩固实体经济之本,切实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达产。与国外疫情蔓延伴生的抢购现象提醒我们,惟有夯实农业之基,才能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之稳。因此,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首要目标,就是抓紧组织好春管春播,继续抓好生猪产能恢复、解决好畜牧水产养殖面临的困难,加快把支农政策措施落实到田间地头,确保农业生产和重要农副食品供给充足、价格稳定。同时,还要锁定实体经济这一重点领域,紧扣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达产这一主线,加紧疏通地方和企业反映强烈的堵点、难点,通过减税降费,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运营成本;通过再贷款再贴现、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金融手段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通过加快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有效保障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国际货运畅通。
二是对世界经济遭受疫情冲击的严重后果要估计充分,精心做好扩大内需这篇大文章。眼下,境外疫情加速扩散蔓延,欧美发达经济体深陷其中,困难重重。尽管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但从全球范围看,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链恢复正在面临新的挑战。基于此,若要把疫情冲击所造成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限度,最为可行的思路与办法,就是立足自身、扩大内需。消费方面,要聚焦扩大居民消费、合理增加公共消费重点目标,在防控措施到位前提下,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有序推动各类商场、市场复工复市,生活服务业正常经营,启动实体商店消费,保持线上新型消费热度不减。投资方面,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和使用,加紧做好重点项目前期准备和建设工作,不失时机推动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撑、引领和带动作用。
三是用好宏观财政和金融这一对重要的政策工具和抓手。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正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冲击,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为经济发展补充元气;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围绕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夯实农业基础,巩固实体经济增添内在活力。
时不我待,形势逼人。面对国内外疫情防控新形势,我们要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千方百计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