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南昌县冈上镇“教授村”的百年家风(图)(凤凰新闻)

Image 2020-09-11

□ 江西日报记者 祝芸生 张 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就是教书育人。传说每当村里出了一位秀才,熊氏族人就会在村子里种上一棵樟树,久而久之,便长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樟树林。这已成为南昌县冈上镇月池村的一个标志。

8月22日,第4届心远教育奖励助学活动在南昌县冈上镇举行,“心远”奖学之风得以延续,“心远”教育品牌逐步擦亮,冈上学子劲头日盛,也让世人再次把目光聚焦到一个仅有百余户人家的村子——月池村。

出红谷滩,转入沿江南大道,采访车疾驰,一路丽日蓝天。几十分钟后,十多株高大繁茂的古樟映入眼帘,挺拔参天,浓荫蔽日,蔚为壮观,无声讲述着月池村独特而优美的风景。村前擦肩而过的绕城高速,则赋予这个村子一种新的内涵,在现代和传统之间,守护着自己的个性。

苍松翠柏、荷塘月色、稻菽飘香,一如江南婉约格调。心远路、月池塘、纯如亭、乌纱门、旗杆石……一步一景都在清晰地传递着这个村子的文化基因。

百余年来,从这个小村庄里走出了中科院院士,300余名教授,40余名博士、硕士,该村被当地政府命名为“教授村”,省属重点中学南昌二中前身——心远中学也发源于此。

百年沧桑,百年奋进,百年风雨,百年壮歌。凝眸岁月之河,让我们在月池村那些荡气回肠的人和事中,感触历史与现实跳动的脉搏。


月池村口的石碑与古樟


月池村口的石碑与古樟


月池村村史馆


月池村村史馆

家训始奠

树有根,水有源。就像村子里的那一棵棵苍劲的樟树,根须深深地扎在泥土里;村子前的一弯池塘,映照着悠悠岁月深处的光辉……月池村也是有根有源的。

三千年前,熊氏同属一宗,始祖姓芈,名祝融。商末周初,祝融曾孙鬻熊是周文王老师,很有作为,其曾孙又在周成王(公元前827-782年)时被封于楚,楚国从此建立,并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后代子孙便以熊为姓。

月池熊氏,便起源于湖北江陵——据史籍记载,唐安史之乱期间,熊氏一支为避乱南迁新建豫章沟。明末清初,又一支从豫章沟迁居冈上。冈上熊氏集聚地原叫熊村,因村前有一半月形池塘,故得名“月池村”。

南昌月池熊氏有文字记载的先祖是熊世昌(1786-1864年),谱名为中壁,字书宿,号茝香。按照字辈排名顺序:“中、和、位、育,正、大、光、华,道、德、仁、义,修、治、齐、平”,一个字一辈人,四个字一组词,传递出了儒家文化的精髓。

他是“中”字辈,当了一辈子清贫的乡村教师,村里人尊称为“茝香先生”,他是月池熊氏知识分子身份的肇基始祖。

熊世昌自少壮及老,嗜读书。曾手持一书,坐檐下,陈雪压屋将圮,犹诵读不绝。他熟读儒家经典,安贫乐道,笃信好学,积善修德,比一般士子庶民更关注子孙后代的命运,关注家庭社会的浮沉。晚年,历人世沧桑、积毕生经验,召集三个儿子谆谆嘱咐:“将来每房至少得有一人读书!”这一句金玉良言恩泽了后代子孙,成为熊氏家族世代相传的“家训”——“得读书”。

他志存高远,按照当时的规矩给自己起了个堂号:志远堂。后来的“心远”小学,也是从他的堂名里演变出来的。三个儿子也继承父亲的遗志分别取了堂名:大房熊詠和叫继志堂,二房熊论和叫笃志堂,三房熊谏和叫求志堂。全都有一个“志”字,熊氏家族繁荣昌盛,靠的就是这个“志”字。这就是族人所称的“三大房”的来历。

从先祖熊世昌的遗言“将来每房至少得有一人读书”算起,至今为止,读书的家风已经传承了十余辈,惠及十多代儿女了。

立业奖学

熊氏家族的发迹始于“和”字辈的先人。

熊世昌的三个儿子詠和、论和、谏和都从事商业活动,而且都取得了出色的成就。当年熊家开的一些典当铺名号上一般都有一个“和”字,例如江西修水的“公和”,南昌磨子巷的“乾和”“坤和”,南昌塘塍上的“礼和”“同和”等等。“和”气生财,此之谓也。“和”字所蕴含的精神是熊氏家族家道中兴之所在。

詠和经营鞋帽业,赚钱不多。论和后来在江西宁都县黄陂开了一家当铺,有一次因为业务纠纷,与当地一士绅对簿公堂。清代世风鄙视商贾,“士农工商”,商人被排在最后一位。加上与他涉讼的又是一位当地颇有势力的官绅。开堂之时,士绅昂立一旁,县官却要论和跪下,官司也被打败。论和羞辱交加,愤而返乡,不久便大病一场去世。死前留下部分产业,交与谏和。

论和之死,强烈震撼了熊家,更使他们深深认识到,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中,即使经商致富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低下的社会地位,只有科举入仕方能从根本上提升家族的声望地位。

熊谏和(1810-1877年),字筱香,他在三兄弟中年龄最小,但他是熊家创业的一位重要人物。

作为一名读书不多的商人,上至官府,下至盗匪,三教九流他都要打交道,由此磨炼出为人处世的优秀品德。谏和担负起振兴家业的使命后,改营盐业。在激荡纷乱的年代,他充分发挥善于经营、甘于吃亏、诚信忍耐的才干和品质,使家族产业趋向兴隆。

尽管他自己不算个知识分子,但他为熊氏家族的后代成为知识分子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了家族的崛起,谏和甘愿做一头老黄牛,一块奠基石。晚年他将家族和商业事务一并交由其侄禧祖(字羽仪,詠和次子)掌管,并希望以后“三大房”中子女皆要读书。

经过两辈人的奋斗,熊家在商业上蒸蒸日上,家族财力日益壮大,便成立了“心远堂”家族教育机构,并每年抽取部分家族公产的盈利,设立“心远奖学金”,激励熊氏子女发奋读书。“凡族中弟子,为郡邑学官弟子员,或领乡荐,及成进士者,皆得分享……盖所以资孤寒,助膏火,使颖敏有志者成业,易于造就以至于无穷也。”

“心远奖学金”主要经济来源是开办于汉口的“信昌盐号”,每年约有两千银的收入。其奖金分等级设立:中进士者可得三千银,中举人可得七百银,生员(秀才)、贡生等也有一定数额的奖励。与此同时,熊家还不计钱财,为子弟购置了大量文献典籍,如《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资治通鉴》等,建立起专供子弟阅览的家族“读书楼”(相当于现在的图书馆)。

如是,熊家子弟在科举仕途上大有进步,府县两级考试中取得了一定的功名。光绪十四年(1888年),熊氏家族出现了第一位中举者。十年后,熊氏子弟熊光瓒高中进士,熊氏家族获得其他各级功名的子弟亦日益增多。

新式教育

历经几代人在商业、教育上的积累,至“育”字辈,家族声望较熊谏和时期已经有了根本的改观。但是,“育”字辈成员所处的是中国传统的封建社会急剧衰败的末期,吏治腐败,科举制度已经步入穷途末路,加之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不断入侵,民族危机日益加剧。国内改良政治,变革科举的呼声和运动不断高涨。

新的时代需要一批具有新的知识和眼光的人才出现。而在以“读书”为训和往来各地、经商为业的月池熊家,汲汲于功名的熊氏子弟,在教育实践中采取了彻底反科举的实际行动,出现了两位“较早跳出江西沉闷士习”、首具卓识、审时度势、顺应潮流的“新式教育”领军人物熊育钖(1868-1942年)和熊元锷(1879-1906年)。

这两位“育”字辈先人姓名中间的那个“育”字是一生的核心价值,即“教书育人”。他们拜近代著名思想家严复为师,殚精竭虑、不遗余力地宣传和实践严复先生通过国民教育实现“救亡图存”的主张,而挽救民族的根本途径就是兴办新式教育。

于是,熊氏家族先后创办心远小学、中学,乃至大学,他们为江西近代新式教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895年戊戌变法前后,熊育钖、熊元锷等人受家族委托,在家乡先后办了两所小学。一所设在熊氏祠堂里称作心远小学,专门供“三大房”的子弟读书;后来又在一座红庙里办了一所小学,村里的贫寒子弟可以免费入学。这是当地最早的新式学堂。

1901年,因应形势的需要,熊氏家族在南昌创办了一所新式学堂——乐群英文学堂,开创了英文教学的先河。熊育钖为学堂监督。1903年,熊育钖将学堂改名为“南昌熊氏私立心远英文学塾”,办学经费全部由家族的“心远堂”基金承担。从此熊育钖与“心远”结下了四十余年的不解之缘。1907年,学塾更名为“心远中学堂”。1911年武昌起义之后,学堂改名为“南昌熊氏私立心远学校”,熊育钖任校长。熊育钖主政的心远中学成为当时全国闻名的三大私立名校之一,严复先生亲自为心远撰写了校歌歌词。

熊育钖是一位敢为天下先的人物,其教育思想的主流是开放和务实,使命感令他具备气势恢宏的大教育观——他特别重视发挥学校对社会施加文化影响的功能,认为“现代国家的生命力,为教育、经济、武力三要素所构成。教育如不能适应国家的需要,推进社会的前进,这种教育实在是浪费人力、财力。”

因而心远自创办始,除开设国文、历史外,还开设了英文、物理、化学以及西洋史地、体育等课程,培养既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掌握西方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集历史感和现实精神于一体的时代新人。这在江西当时首开先河。

为了办好学校,熊育钖不惜重金聘请省内外名师任教。约在1910年,经严复推荐聘得北洋水师学堂高材生李幼堂、陈伯瓒等人,“所教代数、几何、三角、物理、化学等课,均用英文原本讲授”。后又网罗大批优秀知识分子来校任教,如著名植物学家胡先啸、留美博士吴有训、国画大师傅抱石等。

清末民初,全国私人兴办的新式学堂中,成效卓著者只有天津南开、长沙明德和南昌心远(并称“全国三大私立名校”)。三所学校中,心远创办于1901年,南开、明德分别于1904、1903年创设,心远创办最早,且唯独由熊氏一家独资兴办(南开、明德均为当地士绅资助合力开办)。在早期办学过程中,心远以其雄厚的师资力量、新颖的课程内容、高质量的办学水平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开创了江西教育一代新风。

千帆竞发

熊育钖作为近代江西杰出爱国教育家,在教育上取得巨大成功,不仅为个人带来声望,也为熊氏家族及社会培养出一大批新式人才,从而进一步为熊氏家族带来了更多的、可资利用的社会文化资源。熊育钖以他高尚的道德风范和人格精神,潜移默化地哺育了熊家弟子的成才。

百余年来,月池熊家走出了教授300余人,遍布世界各地,是名不虚传的“人才村”。这里还走出了众多行业翘楚,如“地雷战之父”熊大缜、中科院院士熊大闰、国家级勘察大师熊大阅、“中国珍珠养殖之父”熊大仁、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熊光楷、“中国结”结艺传承人熊大蒂等。

薪火相传,弦歌不辍。有了先祖熊世昌“得读书”的家训,有了“心远奖学金”的扶持,有了教育先驱熊育钖的开拓创新,南昌月池熊氏“教授村”的最终形成,也就“水到”而“渠成”了。

熊氏家族“教授村”的现象很值得探讨。它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教育可以立身、可以立家、可以立业,最终可以兴国。教育关乎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家族、每一个民族,以至整个国家的兴衰成败。

一个家族,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民族的缩影。一个民族只有把一代又一代人的教育融化在自己的血液中,这个民族才有未来和希望。

2002年7月,为弘扬“尚学重教”传统,践行“科教兴国”战略,当地政府将月池村命名为“教授村”,在村口立起石碑,并镌刻铭文激励后人。自此,月池村成为由政府正式命名的“教授村”,声名鹊起。

2017年12月,江西在全省确立了首批22个家风家教示范基地,月池“教授村”榜上有名。

近年来,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优秀教育风尚,发挥好“心远”的品牌效应和“教授村”优秀文化资源,冈上镇积极围绕“研学”主题,唱响“心远”精神、构建“教授”品牌。

一方面推进“教授文化园”建设,先后争创省级旅游风情小镇、省级家风家教示范基地,每年吸引各地党员干部、学子、游客达万人次。另一方面,设立“心远教育基金”,秉承心远奖学传统,于2017年正式成立“冈上心远教育奖励助学中心”,募集300多万奖助学基金,目前已连续四年发放100多万奖助学金,激励广大学子发奋学习。

此外,当地政府正在积极筹谋“心远中学”遗址修复工程,着力布置熊育钖纪念馆和心远教授大讲堂,以更好地弘扬、推广“教育兴国”的教育精神。不久的将来,一个集教育、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新式教育研学体验基地”,一片既能让人们发怀古之幽情、又能让人们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热土,必将呈现在世人面前。在传承提升中焕发新活力的月池村,必将成为乡村文化旅游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一百多年的时代风云展示了一幅幅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教授村”“心远”这两个词是意味深长的,一百多年,也许已经相当久远,但它并没有随着历史的云烟飘散,而仍然生机勃勃地活在当下。教育就是立足于当下着眼于未来,只有心存高远的人,未来的路才会走得越来越远……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