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由磨砺而出彩 ——2020年江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综述(手机江西网 )
炎炎夏日,是宅在家中享受暑假的惬意与悠闲,还是利用所学所知在跋山涉水中放飞梦想、在时代征程中激扬青春?
今年暑期,全省大中专院校共有13596名师生组建了“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2308支,其中“云组队”1445支、“云”队员11778名。莘莘学子在社会实践中用自己的行动作出了回答:深入基层,用心观察、用心思考、学以致用。
“行走”的思政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省积极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助力青年学子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青年学子唯有深入实践,才能深切感受社会前进的脉搏。”南昌大学人文学院青年教师胡邦宁带领人文香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走进瑞金市上阳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根据服务需求,细化服务菜单,开设普通话课堂、书法课堂,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主题宣讲等活动,让青年学子在文明实践活动中厚植爱国情怀、增强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依托江西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江西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组建红色文化宣讲团,实践主题为“学习方志敏精神”。红色文化宣讲团成员通过聆听报告、举行读书会、实地进行红色文化体验等形式,学习领悟方志敏精神。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红色文化宣讲团还配备了强有力的指导教师队伍,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韩桥生教授担任领队,专业课教师、硕士生导师左功业副教授担任指导老师,全程进行指导。据悉,红色文化宣讲团将于本学期在全校学生中开展方志敏精神红色文化宣讲。
江西财经大学以项目化方式实现社会实践在深度、广度和效度三个方面的提升。该校以“数字化与企业转型升级”为主题,开展以“访万企、读中国”为愿景的“万企调查”社会调研活动,今年暑期有近400名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调研,我更加深入了解到疫情影响下的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作为财经学子,我们必须要担负起青年的责任和使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该校学生廖国超在调研途中感悟道。
构筑防汛“青春堤坝”
入汛以来,我省多地遭遇连续强降雨天气,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我省青年学子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据统计,全省大中专院校共组建防汛救灾青年突击队637支,队员总计12477人,主要包括青年教师、团学骨干和团员青年。
南昌航空大学“白+黑”青年突击队主动发挥航空专业优势,联合共青团南昌县委、幽兰镇政府将无人机技术与传统的人工巡堤方式有机相融,实现地空结合、人机结合三维立体式巡堤查险。在江陂村防汛哨所河段,青年突击队员陈岚森遥控无人机将拍摄到的4K超高清画面实时回传,短短3分钟就可以完成1000米的远距离精准巡查。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第一时间响应号召,组建青年突击队。213名团员青年投身南昌市新建区昌邑乡和铁河乡防汛抢险,扛沙袋、堵管涌、固圩堤……队员们即使脸上满是汗珠,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手被磨破了皮,也没人退缩。
江西卫生职业学院青年突击队前往南昌县武阳镇茌港村和朱坊村防汛执勤站点。防汛组队员们搬沙袋、查险情;义诊组队员们结合专业特长,提供爱心义诊,开展健康知识宣讲。
走“新”更走心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省注重探索创新,鼓励师生采取“云组队”“云调研”“云访谈”等网络形式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
“种植彩色油菜需要注意什么?”视频一头是江西农业大学“精准扶贫,科技助农”志愿服务营队的青年师生,另一头是景德镇市西湖乡桃墅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管理人员,线上交流农业生产技术。同时,志愿服务营队利用“互联网+农村农副产品推广助销”模式,拓展蜂产品销售渠道。
“云端有多美,你可能难以看见。但是清塘村的美,我们帮您尽收眼底。”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金牌讲解班学生王涵妤、李梓静组成云游乡村小分队,来到莲花县良坊镇清塘村,在走访中感悟风土人情,在实践中观察农村的发展。从贫困户住房条件改善,到扶贫产业发展,她们聚焦清塘村的点滴变化,用心用情讲好脱贫攻坚故事。
此外,我省还稳妥有序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专项,鼓励动员学生以政务实习、企业实习、志愿服务、公益实践等为主要方式,引导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宜春学院学生杜伊婷报名参加了团省委组织的江西省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在省摄影家协会实习。“实习的第一周,我主要负责整理会员信息。看似简单的工作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细心,眼到、手到、心到,不懂就问是做工作的必备条件。”杜伊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