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怎么看怎么办(3)(江西日报)
编者按
12月16日,全省社科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在南昌召开。研讨会上,8位专家学者紧扣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精神,聚焦“十四五”时期“怎么看、怎么办”主题,结合江西实际,围绕科技创新、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文化强省建设、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深入探讨交流。现摘登他们的发言,以飨读者。
以高水平科技创新 支撑江西高质量发展
江西省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 宋德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省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作出的“六个求突破”重点任务部署,把科技创新求突破摆在第一位,充分彰显了省委省政府推进科技创新事业的坚定决心。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就能抢占先机、赢得优势。从国内来看,区域创新竞争更加激烈,各地抢人才、抢平台、抢项目等高潮迭起。当前,我省正处在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增强科技创新这个动力,都更加需要稳定的高水平科技创新供给。
坚持久久为功,持续打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建议把构建优良的创新生态作为战略之举,持续打造有利于创新活力充分激发、创业潜力有效挖掘、创造动力竞相迸发的生态。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将创新生态营造纳入“五型”政府建设。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积极培育创新文化,激发相关主体创新创造的澎湃内生动力。
坚持上下贯通,下好科技体制改革一盘棋。建议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推进科研院所改革试点,破解管理部门之间政策不融通问题。积极探索科研院所自主设置内部机构,自主制定薪酬制度、管理员额制、人才自主评聘等政策,充分赋予科研单位自主权。建立科技体制改革政策贯彻落实督导机制,打通科技体制改革“最后一公里”。
聚焦成果转化,搭好金融资本唱戏的舞台。大力推动金融资本进入科技创新产业化链条,打造我省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推动中科院“江西中心”等高端研发机构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以财政资金为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加快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积极引入外来金融资本,搭建好与省内科研机构的对接桥梁,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在我省转化落地。
优化人才环境,培厚涵养人才资源的沃土。学习其他省份先进做法,针对重点科研单位建立人才引进专项经费。实行科研人员薪酬下线保底、上不封顶,急缺人才薪酬“一事一议”。创新引人用人机制,推进人才总量管理和备案制,破除事业编制对人才引进和流动的束缚,进一步做大人才基础规模、营造人才干事氛围。
“四端发力四链贯通” 打造重要战略支点
江西师范大学校长、教授 梅国平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了部署和安排,省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也明确提出,我省要加快打造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江西在稀有战略性资源供应、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优势明显,但也存在两头在外的痛点、品牌不响的难点、流通不畅的堵点、消费不旺的淤点等制约因素。因此,江西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打通从生产、销售到配送、消费等各环节的痛点、难点、堵点、淤点,确保国内统一大市场在江西畅通无阻、国内国际双循环在江西互促共进。具体来说,就是要“四端发力、四链贯通”。
从生产端发力,推动产业链上下贯通。策应国家大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带来的重大机遇,加快突破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当好“产业的配角、配套的主角”。同时,梳理重点企业上下游企业名录和需求清单,推动产业链相关企业建立紧密协作关系。另外,还要培育一批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江西制造”精品和优质农产品,并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
从销售端发力,推动供应链内外贯通。既要积极开拓内销市场,加大内销扶持力度,鼓励外贸企业搭建出口转内销平台,建立健全内销平台和营销网络,又要采取有效措施克服供应断链、需求萎缩的双重压力,用好用足国家鼓励“走出去”的各项优惠政策,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参加各类境外展会,带动更多“江西制造”“江西产品”走出去。
从配送端发力,推动流通链横纵贯通。既要借鉴武汉全球商品采购中心等建设经验,着力打造集产品展示、交易、设计、品牌营销、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化采购中心,畅通工业品出省下乡的流通渠道,又要发挥江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连锁超市及其他农产品零售网点规划布局,畅通农产品进城出省的流通渠道。
从需求端发力,推动消费链城乡贯通。顺应消费升级趋势,聚焦商贸服务、全域旅游、文化体育、时尚会展、大健康等,培育和打造一批城市地标性商圈、商贸综合体、特色商业街,激发城市内生消费动力。同时,挖掘农村居民对服务型消费的潜在需求,面向农村市场培育农村消费热点,激发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发挥特色优势 打造现代制造“新赣军”
江科区域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陈石俊
在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实现我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关键在工业,主抓手在制造业。要充分认识优势把握机遇,循好发展路径,着力强链补链,打造现代制造“新赣军”。
第一,地利与天时,为制造业发展带来独特的优势与机遇。新发展格局的一个重要战略指向,是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及国际贸易需求的适配性。江西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及由此形成的特色产业优势,有极具成长性的产业基础优势,有农业为工业提供丰富的原材料所形成的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有打通“两山”转换通道所必需的良好生态优势,有景德镇瓷艺等传统技艺蕴含的独特创意文化制造业优势,有与沿海地区开放融合发展的区位优势。同时,基于“双循环”相互促进为特征的新发展格局,为凸显江西优势、提升现代制造水平带来四大机遇:一是为江西发挥资源及产业优势,着力强链、扩链、补链提供了机遇。二是紧扣国家实施新基建、筑牢现代制造业发展基础的机遇。三是为我们在新的水平上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供了新的机遇。四是为我们在强化与不同区域板块,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第二,新格局下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关键是循好发展路径。一是绿色化路径。江西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验省,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省,共抓长江大保护的主要参与省,在绿色发展方面理应走在前列、彰显更大的担当。二是数字化路径。要大力打造万亿级京九(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带,大力推进数字信息技术与制造产业的深度融合。三是市场化路径。要进一步唤醒市场力量激发强大的市场动力和活力。四是品牌化路径。以品牌带市场,提高江西产品的标识度、认可度。五是“东部化”路径。向东部学习,东部好办的事情,我们也应当好办;东部不难办的事情,我们也应不难办。对一些隐性障碍要拿出硬措施,严厉整治。
第三,以强链补链彰显江西实力,打造现代制造“新赣军”。必须坚持创新驱动不动摇,通过强链补链战略的实施,着力培育创新链、完善产业链、做强优势链、打造核心链、畅通供应链。以此为契机,推动一大批有实力、有活力、有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企业,特别是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新赣军”的兴起。
走出一条江西特色
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
江西农业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翁贞林
“十四五”时期是我省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后全面转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时期,我省农业农村发展将面临两大核心任务。一是进一步稳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增强脱贫摘帽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和发展能力,防止返贫致贫;二是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接续发展,走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一是发展思路转变。江西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贫困县整体脱贫退出后,尽管在过渡期内,贫困县“四个不摘”和非贫困县“四个不减”政策会持续一段时间,但要实现乡村产业、文化、人才、生态和组织等的全面振兴,必然要求聚焦全部县(市区)、全部乡村和全部农民家庭、农村人口。为此,必须彻底改变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等靠要”思想,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激活其内生发展动力和发展能力,实现乡村产业和社会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是发展动能转换。脱贫攻坚战中,政府推动和社会帮扶起了重要作用。但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需要实现发展动能转换。一是全面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系统总结南昌县、余江区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经验,在农用地、农村集体性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等“三块地”改革上取得重要进展;二是切实做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重大农业技术协同推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特聘农技员和“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以及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全面打通农技推广应用“最后一公里”;三是促进农村投融资机制改革,强化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动力机制。总结推广宜春市建立村投公司的经验做法,探索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新路径。
三是产业发展转型。在脱贫攻坚战中,通过财政专项资金奖补、项目资金整合和社会帮扶资金入股等方式,我省探索形成了具有江西特色的产业扶贫模式,即“绿色种养+”模式、“光伏+”模式、“旅游+”模式、“电商+”模式等。但扶贫产业多数风险大,需要进一步强化财政、金融、保险等政策配套。一是要将产业奖补政策向绿色化引领和数字化提升倾斜,二是增加果蔬茶等高附加值经济作物保险险种,三是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财政支持等,更有力地促进发展转型。
建设更高水平 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南昌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教授 吴代赦
江西要在保护和提升生态功能的同时,推进经济快速发展,必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从“产业布局、清洁生产、污染控制、生态提升、特色彰显”等五个方面着手,建设更高水平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在产业布局方面,鄱阳湖流域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7.2%,上承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和修河等五河,下接长江,如何在“五河”的上中下游及“一湖”的滨湖区布局相关产业,既充分利用环境容量又合理控制人为干扰,从而有效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和对生态的破坏,需科学编制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四五”规划以及各行业、各地区的“十四五”规划,优化绿色发展布局,并确保能够落实。
在清洁生产方面,赣鄱大地百川汇湖,独特的地理格局,决定江西必须用更大力度保障鄱阳湖水质达标。因国家河流与湖泊水质标准的差异,要保护好鄱阳湖,入湖河水需达Ⅱ类标准,各排污口水质最低可能要控制到地表水的准Ⅳ类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升生产工艺、推进清洁生产、构建循环产业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既提升经济效率又有效降低环境污染。
在污染控制方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有赖于环保科技的创新,政府要建立新技术落地的激励机制,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上下功夫,落实企业研发活动优惠政策、支持装备首台套、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示范应用,探索首购首用风险补偿制度,使科技创新真正成为推动江西环保产业发展的澎湃动力。
在生态提升方面,江西森林覆盖率高,但林质林相欠优。要着力建设“绿色生态江西”,优化林业格局、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发展林业生态产业、完善林业支撑保障体系。在倡导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时代背景下,国内区域间的竞争更趋激烈。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升环境容量,从而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助力我省吸引、聚集先进生产要素,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在特色彰显方面,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的财富,依托独有的资源禀赋和文化传统,打造出一批地方特色的样板,但目前主要集中在将生态与旅游相结合,还缺少生态与多元产业结合的案例。应创新思维与实践,以更高标准、更精细化地挖掘样板特色,打造具有多元性、引领性和可持续性的“江西样板”。
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提升赣鄱文化软实力
江西省社科院党组副书记、院长 蒋金法
文化的重要性,于国家,凝聚国家意志、民族精神与核心价值,可以塑魂;于地方,呈现丰富多彩、特色特韵与民风民情,可以聚灵。新发展格局下,大力提升赣鄱文化软实力,建设更具影响力的文化强省,是推进江西文化发展的方向。
推进我省文化强省建设,应正视面临的发展问题。一是文化旅游管理体制与协调机制的创新问题。江西文旅要构建常态化、职责清晰的管理体制和统筹协调机制,形成清晰的隶属分工和规划发展思路,激活市场发展机制。二是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的协同并进问题。江西文旅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严重不足,必须打通供需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动态平衡。三是文化品牌力和项目工程的建设动能问题。江西文化品牌需提升国际形象。四是文旅产业链条与消费链条的构建问题。江西文旅企业发展小而散,区域化合作意识低、力度小、互动弱。文旅重点企业缺乏上下游产业和周边区域的粘性,相互之间缺乏类型组合和层级带动。五是文旅发展融合平台和机制的建设问题。江西文旅发展面临科技和资金的平台支持瓶颈,文旅财政专项支持力度小、科技创新和融资支持平台少、激励和风险化解机制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
推进文化强省,需在四个方面发力。一是以市场参与为活水,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坚持政企、政事分开原则,将政府部门“办文化”真正向“管文化”转变,大力推进国有文旅企业所有权、经营权分离。二是以特色品牌为引领,抓文化大项目、大平台建设。全力打响“江西文化”品牌,瞄准红色文化、陶瓷文化、客家文化、书院文化、中医药文化等,推动资源转化为品牌。三是以“文化+”为动能,延长文旅产业链和消费链。深化文旅融合发展,积极构建多元文旅产品供给体系,推动“文化+科技”“文化+工业”“文化+农业”等创新发展,丰富城乡旅游内容等。四是以财政支持为助力,构建高效精准的资本市场。增加文旅发展专项资金投入,出台文旅专项财税政策。通过开设专门“文化银行”、扩大“文旅贷”、引导文旅企业上市等多种方式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健全完善公共卫生 应急管理能力
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 刘红宁
省域治理水平跃上新台阶,是我省“十四五”时期要实现的主要目标之一。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作为公共卫生治理的核心内容,是省域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十四五”时期,我省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突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主体作用,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健全完善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体系建设,建立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着力提升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控和应急处置、预警监测、风险评估、检验检测和信息化服务等专业能力;改革完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完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准入、使用制度。
第二,增强公共卫生应急处理能力。建立省域内集中统一、协同高效的指挥体系,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建立平战结合的防控救治机制,完善应急状态下医疗卫生机构动员响应、区域联动、人员调集和病区腾出、征用机制;强化大型公用建筑、设施的应急避险功能;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依法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建立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巩固完善公共卫生事件部门和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强化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机制。
第三,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建立和推动疾控机构人员与医疗机构人员双向交流学习机制,推进人员双向柔性流动;完善信息化建设,强化医防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公共卫生责任清单,明确医防双方责任;强化医疗机构的疾病预防控制职责,落实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责任;统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使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能力。
第四,提升中医药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强化省、市、县三级中医药应急救治体系建设,建立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网络和人群预防、早期介入治疗机制和应急救治协作机制;建立健全中西医结合应急工作机制;推动中医医院创建公共卫生临床救治中心,设置独立传染病区;完善中医药参与应急管理的政策体系,支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明确承担中医药防控职责的机构、人员。
完善基层治理体系 夯实省域治理根基
江西财经大学校长、教授 邓 辉
省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要推进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省域治理水平跃上新台阶。省域治理是站在省域层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探索,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内容的复杂系统工程,基层治理是省域治理根基所系、重点所在。基层安则省安,基层强则省强。借鉴邻省经验做法,结合我省实际,就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出以下建议:
优化基层治理职能。着力减轻基层负担,推动乡镇(街道)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强党的建设和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上来,调整优化乡镇(街道)经济发展职能,取消街道招商引资职能及相应考核指标,逐步取消一般乡镇招商引资职能及相应考核指标。厘清村(社区)依法履行和协助基层政府工作事务清单,保障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履行自治职能。
健全基层治理机构。以推进基层治理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推动县级部门与乡镇(街道)之间的职责重构、资源重配、体系重整,打造纠纷化解平台、市场监管平台、综合执法平台、便民服务平台四大功能性工作平台,完善机制,整合力量,提高效率,提升服务水平。科学合理设置村级自治组织,精简不必要的组织,确定框架,加强领导和指导。
充实基层治理队伍。强化对农村“法律明白人”的培训,培养更多信息员、宣传员、联络员、调解员、监督员等“五员合一”型的骨干“法律明白人”,提高“法律明白人”业务能力、治理效能。总结推广“寻乌经验”“法通村”等基层司法工作及治理经验,推动更多司法工作人员派驻基层,延伸司法服务,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参与基层治理。吸收更多省属高校法科毕业生进入基层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工作,充实司法辅助人员、专职人民调解员、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
加大对基层治理的信息技术支持。强化数据归集分析,建立基层治理数据库。推进信息共享应用,建立政府各部门、基层治理机构的信息共享系统。加强经费保障,完善设施设备,建设技术队伍,加强信息化能力培训,实现基层治理纠纷化解平台、市场监管平台、综合执法平台、便民服务平台四大功能性工作平台,线上线下一体化及可持续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