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县: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打造昌南最美岸线(学习强国)
江西南昌县境域水系发达,赣江、抚河等穿境而过,水域面积达102万亩。其中,赣江流域分为赣江主支、北支、中支和南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该县持续深入推进河长制湖长制,从防治水污染、修复水生态、保护水环境等方面大力实施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河湖环境面貌得到极大提升,河湖水质得到有效改善。
下足功夫“清”,防治水污染
八一乡后曲村洗砂厂位于南昌县与青山湖区交界处,污水直排四干渠,造成下游河道污染,严重影响居民群众的生活环境。面对这个跨界河流治理难题,南昌县、青山湖区河长办携手并进,组织多部门共同前往现场开展洗砂厂专项整治联合执法行动,最终依法关停了这家洗砂厂。
对于南昌县来说,这家洗砂厂只是其在流域生态综合治理中啃下的众多“硬骨头”之一。近年来,该县坚持从源头出发,下足功夫清除水污染,为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打下坚实基础。
清水面。该县十分重视规范河道采砂行为,通过推行“两点一面”常驻监管模式,持续保持对非法采砂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有效震慑非法采砂行为,维护水面良好秩序。今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1200人次,办理河道采砂刑事案件23起;联合执法32次,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3起。同时,为保持水面清洁,该县及时切割拖离僵尸船及严重违法船只。截至目前,全县水源地保护区内共切割、拖离僵尸船79艘。此外,该县要求境内船只统一做到集中停靠。全县新设船只市汊集中停靠点,对船只进行集中停靠管理,同时设立电子栅栏,实时掌握船只动向及轨迹,实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置。
清岸线。该县结合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及固体废弃物清理工作,大力开展“清河行动”。截至目前,共清理废弃物堆放场23处,关停搅拌站8处。其中,对昌南水厂保护区,严格按照标准设置水源保护区标识牌及隔离网,安装计量设施及监控设施,保障了水源安全。近3年,县城昌南水厂和莲塘水厂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清流域。该县坚持举一反三、以点带面,集中整治赣江沿线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全面完成生猪规模养殖场治污配套设施配备;完成昌南水厂四期扩建工程,供水能力由15万吨/天提高到25万吨/天。同时,该县还先后完成小蓝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莲塘污水处理厂提标工程,县城污水处理能力达13.5万吨/日。集镇污水处理厂已建成7个、在建5个,村组污水处理站点建成17个、在建3个,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做足文章“建”,修复水生态
城市依水而建。水,既是一座城市的颜值担当,也是一座城市的灵韵所在。
近年来,南昌县围绕“一江带三河、四湖通多渠”的水系布局,先后投入110亿元实施推进赣江综合治理、昌南新城景观明渠、抚河湿地公园、雄溪河综合整治改造、莲塘河整治改造等城市水体生态综合治理十大项目,着力打造“依江、揽河、拥湖”的现代化品质新城,让灵动水韵成为昌南的鲜明特色。其中,赣江综合治理工程,工程概算投资12.94亿元,按照江滩活力、水街风情、城市魅力、生态示范四大主题,打造沿线10公里风光带;昌南新城景观明渠工程,工程概算投资1.63亿元,是象湖新城内一项集景观、排涝、调蓄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雄溪河综合整治改造工程,工程概算投资26亿元,项目长约12公里,总面积450.14万平方米,分为河道整治和景观提升两大部分;莲塘河综合整治工程,工程概算投资4.36亿元,工程长约2.66公里,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截污、清淤、景观亮化、建筑立面改造及桥梁装饰等。
立足长效“管”,保护水环境
流域生态综合治理,三分在治,七分在管。南昌县在治理的同时,立足长效管,不断巩固治理成效。
日常监测与长效监管相结合。该县不断完善日常监测体系,严格执行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每季度例行监测,大力开展乡镇级饮用水源环境基础信息调查。尤其是为了加强河流水系水质管理,该县新建了2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可以实现对水源地的远程实时监控。同时,该县不断强化常态化倒逼机制,将水源地保护纳入乡镇和部门年度综合考核,落实乡镇、部门联动共责机制,通过签订责任状、下发任务书等方式,形成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氛围。
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联动。该县以“河湖长制”为指导,依托“县乡村”三级管理体系,坚持“建管”并重、“防治”并举,通过水环境综合治理行动,积极引导全民参与河湖水系“共建、共管、共护、共享”,大力打造“亲水型城市”“水美型乡村”“清水型河湖”,不断提升群众的生态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