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向塘•国际陆港新城:加快推进建设 让江西走向世界(中国日报网)
12月24日,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向塘镇(开发区)举办媒体集中采风活动,活动邀请主流媒体前往向塘国际陆港进行参观游览,展示南昌向塘国际陆港新城(以下简称“向塘国际陆港新城”)当前的发展情况,吸引社会各界关注了解向塘国际陆港新城的前景规划。
向塘国际陆港新城位于南昌县南部,总规划面积33.82平方公里。近年来,南昌县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发展战略,充分依托向塘良好的铁路资源和区位交通优势,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全力把南昌向塘国际陆港新城打造成为“国家陆路开放实验示范区、江西‘三同’实验发展创新区、大南昌都市圈铁路物流集聚区”。
向塘国际陆港新城境内拥有全国第二、江南最大的向西货运编组站——路网性特等编组站,站型为双向混合式三级七场,由上行(二级四场)、下行(三级三场)两大系统组成,全站共有139股道。江西省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向塘国际陆港新城建设,“十四五”期间拟打造“三大板块、十六功能分区”(高端服务板块、先进制造板块、现代物流板块;铁路口岸、铁路物流基地、商品车物流区、综合保税区、口岸物流区、冷链物流区、电商物流区、快递城配区、公路货运区、商贸仓配区、战略预留区、科技创新总部基地、国际贸易展销之廊、健康休闲乐活水岸、高品质人才居住生活圈、临港制造业园区)。
25个总投资115.5亿元的口岸经济项目入驻向塘国际陆港(李悭摄影)
此外,向塘国际陆港新城获批全国33个、江西省唯一一个国家一级铁路物流基地和江西省唯一的“江西省物流中心”,建成年运输量20万台以上的商品汽车运输物流基地。港区入驻品牌物流企业20余家,外贸平台企业5家,仓储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京东物流、苏宁物流、菜鸟网络、传化物流、招商局物流等企业纷纷落户,向塘国际陆港新城已成为江西省物流产业最集聚的物流园区。
向塘国际陆港新城区域内人才资源丰富,该地通过政校企三方合作,激活各方资源要素,构建产业发展的战略智库,实现科技服务、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的共赢。向塘国际陆港新城依托南昌铁海联运创新开展“三同”试点工作,通过给予企业全程铁路运费补贴、距离到发场站集疏费补贴,以及智慧口岸建设,逐步实现“进境与沿海同价到港、出境与沿海同价起运、通关与沿海同样效率”,加速周边地区外贸进出口货物向南昌向塘国际陆港集结,进一步降低外向型企业物流成本,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补齐物流上下游产业链,做大、做强、做优口岸经济区。
此次采风活动由南昌县委宣传部副主任科员胡雪萍、外宣办主任李悭,向塘镇(开发区)党委(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王鹤,向塘镇(开发区)党委(党工委)委员夏燕,向塘镇党政综合办主任万赣临、向塘镇商务局局长李云翔,向塘镇经济发展局局长凌德义和向塘国际陆港办公室成员陪同参观。采风团分别对南昌铁路口岸一期、南昌铁路口岸二期、向塘一级铁路物流基地、菜鸟网络、京东物流及重要道路枢纽进行了游览。
据了解,南昌铁路口岸一期项目占地50亩,总投资1.27亿元,包含卡口、重箱区、空箱区、查验区、检疫处理区五个功能分区,进出口货物可在口岸内完成“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于2017年11月22日正式通过验收并投入运营,目前承担南昌向塘国际陆港外贸班列发运业务。
建设中的南昌向塘铁路口岸二期(李悭摄影)
南昌铁路口岸二期项目占地510亩,其中封闭范围约440亩,总投资4.5亿元,是集海关、储运、装卸、配送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站。目前,项目土建部分已全面完工;铁路专用线施工单位已进场施工;海关监管场所平面布局和信息化设备设施进场安装,预计12月底完成调试运营;现代化展厅高标准设计,已进场施工,预计12月底全面完工。
此外,南昌向塘国际陆港正在规划建设保税物流中心及冷链基地。在构建大通道方面,向塘国际陆港新城内京九铁路和沪昆高铁纵横交叉,勾勒出铁路“黄金十字架”,105国道、320国道、金沙大道、星城大道、物流大道、河滨路等“七纵六横”的主干路网构建起联通交通网。自2017年以来,向塘国际陆港已开通了8条国际货运班列,并与中铁特货公司携手,将向塘商品汽车物流基地建设成为江西省最大的商品汽车集散分拨中心。向塘国际陆港将围绕当前国际班列线路,衔接“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家战略,打造辐射全球的国际运贸服务网络。
在形成大枢纽方面,向塘国际陆港整合铁路、公路资源,深度联动昌北航空港和南昌(水)港,构建“铁、公、水、空”四位一体交通枢纽体系,打造中部地区最先进的集装箱货场、铁路一级物流基地、商品车物流基地,建成中部地区最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并依托铁路运输优势,高标准规划、快节奏推进,把国际陆港新城建设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物流枢纽和大南昌国际门户枢纽新城。
在发展大产业方面,向塘国际陆港新城充分做好产业集聚、招大引强、产教融合及企业服务工作,最大限度地激活市场主体活力。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