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水陆空”立体巡护 安装大量“天眼” 科技助力 为鄱阳湖生态保驾护航

2021-11-19

立冬后的鄱阳湖水落滩出、鱼肥草茂,吸引了包括大雁、野鸭、白琵鹭等在内的30多万只候鸟前来湖区越冬栖息,鄱阳湖一年当中的最佳观鸟季即将到来。不仅是候鸟的天堂,鄱阳湖也是长江江豚的重要栖息地。随着国家对长江和鄱阳湖实施全面禁捕退捕,鄱阳湖保护区融入了很多科技力量,除了开展水面查、陆地巡、空中飞的立体化巡护方式,还陆续安装了大量视频监控设备,以加大对水面和江湖岸线的巡查防范力度,保障候鸟安全越冬,打击湖区非法捕捞行为,让盗猎偷捕者无处遁形。

立体巡护

位于鄱阳湖中心的蛇山岛上,一栋红色屋顶的建筑非常醒目。由水警、渔政、水政、海事、林业等5个部门组成的省级涉水联勤指挥中心进驻于此。监控室的大屏幕上,可视信息不断切换,清晰地呈现出沿湖12个县(市、区)、600个监测点实时回传的画面。

“棠荫岛水域有疑似偷捕行为,请前往查处。”工作人员通过指挥中心平台,调配就近的执法力量对非法捕捞人员进行现场处置。

联勤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套指挥系统建立了雷达扫描系统,以蛇山岛为中心,扫描范围可达到30公里,扫描面积可达1600多平方公里。

“我们采取人机巡航相结合,一旦监控发现湖区出现疑似非法捕捞或其他涉水违法行为,将就近安排无人机升空绕船盘旋跟踪,把图像记录下来,作为证据提供给办案部门。”该负责人说。

在鄱阳县莲湖大桥四望湖水域,鄱阳县公安局水警大队民警通过视频巡查,发现有可疑人员正在非法捕捞。该水警大队一边安排人员时刻关注违法人员动态,一边迅速乘快艇赶赴事发水域。在事实面前,捕捞人员对自己擅自安装、使用电网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

此外,我省还花费了1400多万元建立了鄱阳湖水生生物保护区监管系统。该系统共建成34个双光谱远程高清公共视频系统、为鄱阳湖沿岸县(市、区)配备了72台单兵执法仪,24台无人机,24台船舶定位及执法监控设备,并对接了鄱阳湖联合巡逻执法指挥系统。

这套“黑科技”的运用,可实现陆水空立体执法,省、市、县三级联动,让各类非法捕捞行为无处遁形。

安装“天眼”

深秋,进入枯水期的南昌市新建区昌邑乡大汊湖,栖息着一群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黑鹳,它们现身于浅滩草洲,与白鹭一起嬉戏觅食。这种难得一见“黑白同框”的场面,被安装在岸边的视频监控清晰地捕捉到了。

“这几年,来这里越冬的天鹅越来越多。为了防止有人非法捕鱼猎鸟,给候鸟越冬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今年年初,我们在河堤上安装了10套监控装置,为候鸟们织起了一张保护网。”在南昌县三江镇政府,工作人员坐在监控室内,辖区河面及候鸟栖息区的实时情况尽收眼底。

位于进贤县三里乡的大郁池是省级银鱼产卵场核心保护区之一。2020年以前,附近村民利用“迷魂阵”、定置网等手段进行非法捕捞,直接威胁着渔业资源和候鸟的觅食环境。

2018年11月开始,进贤县渔政部门在大郁池安装了监控设备,采用的是360度无死角的高清监控设备。村民们都意识到非法捕捞的严重性,主动拆除自家违禁网具,湖中非法网具消失,湖区恢复了平静。

目前,鄱阳湖沿湖县(市、区)正大力推进湿地候鸟保护信息化建设,广泛运用5G、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完善远程实时监控视频网络。

“监控设备降低了执法成本,所有视频监控点均通过无线传输将视频数据汇聚到监控指挥中心,实现在电脑终端和手机APP实时查看监控画面,湖区状况尽收眼底、一目了然。”省渔政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保护区在开展人工巡护保护、监测的基础上,从2019年开始先后建设了22套湖区视频监控点,提升了巡护、科研监测的效率,也为保护鄱阳湖湿地候鸟生态环境提供有力的保障。

来源:江西日报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