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瞄准“能力贫困”多发力(江西新闻客户端·江西日报)

2020-05-09

瞄准“能力贫困”多发力(江西新闻客户端·江西日报)

贫困,从表面看,就是收入低;从实质看,则是贫困主体缺乏脱贫致富的手段与能力。当前,我们要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实现稳定脱贫,就应当瞄准“能力贫困”多发力,让贫困群众获得持续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增强自主发展的能力,把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贫困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穷”,它还意味着缺乏有效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能力,如市场参与能力差、金融知识匮乏、风险接受程度低等。这种能力上的缺陷,可能导致贫困主体有权利也不知道如何实现、有机会也不懂得如何把握。在某贫困乡镇,金融机构计划每年为当地贫困群众提供总额1000万元的扶贫无息贷款,但几年过去,这笔款项没有贷出去1分钱。究其原因,当地大部分贫困群众不知道拿到贷款以后该干什么,更担心自己还不上,结果享受不到这项政策的红利。行为能力的不足,往往会让贫困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一些人甚至因此丧失脱贫致富的信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摆脱“能力贫困”,根本途径是通过教育手段提升贫困主体的生存发展能力,让他们从思想上突破“贫困文化”的束缚。现实中,因受教育程度低而发生贫困的例子并不鲜见。比如,有的人缺乏卫生健康基础知识,做不到优生优育,导致贫困代际传递;有的人在民事纠纷中不知道如何依法维权,因经济利益受损而致贫;有的人对现代信息技术不会用、不愿用,有了好产品也卖不出去;等等。要排除这些致贫因素,实现稳定脱贫,必须发展教育“拔穷根”,激活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扶贫必扶智,治穷先治愚。一方面,在实现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全覆盖的基础上,应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切实解决一些地方教学条件差、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逐步实现教育公平。另一方面,要将“精准”理念运用于教育扶贫当中,聚焦建档立卡等贫困人口,瞄准教育最薄弱领域和最贫困群体,确保他们接受与自身需求相适应的教育或培训。比如,有的地方将贫困户参与培训的情况和效果与扶贫考核挂钩、与物质帮扶挂钩,激励贫困户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培训,有效提高了他们的就业、增收能力。实践证明,物质上的贫穷只是暂时的,只要人们有通识性的知识,掌握专业性技能,就能夯实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活就会有奔头。

让贫困主体走出“能力贫困”,还要解决精神贫困问题。在贫困地区,少数人还存在“等靠要”思想,坐等“输血”,甚至“言必称贫、以扶求扶”,成为脱贫攻坚中的难点问题。对此,我们应坚持促进“志智双扶”有效结合,通过教育培训、典型示范、改进帮扶方式、推行文化倡导、强化组织带动等举措,进一步加大内生动力的培育力度,帮助贫困群众树立“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等意识,激励贫困群众立志气、强底气,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增强“造血”功能,真正走出贫困的恶性循环。

执笔人:江西日报首席评论员 范嘉欣

编审:冯星星

监制:吴志刚

责任编辑: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