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央媒记者看江西 小康生活好滋味(江西新闻)

2020-10-27

8月25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庐山西海,渔民陈礼江接受记者的现场采访。本报记者 徐 铮摄

8月26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景德镇,记者们在现场了解陶瓷艺术和产业。本报记者 徐 铮摄

《江报直播室》是江西日报和中国江西网(http://www.jxnews.com.cn)、江西新闻客户端联合主办的全国第一个报网互动视频直播栏目,扫描二维码、登录中国江西网或下载江西新闻客户端,即可在网上和手机上收看本期《江报直播室》的视频。

主持人:本报记者 颜瑶

嘉 宾:

易赛健 求是杂志社发行联络部宣传一处处长

祁嘉润 人民日报社总编室记者

林小溪 人民日报社新闻协调部记者

王 丹 人民日报江西分社记者

钟 超 光明日报评论部记者

巩淑云 农民日报评论部记者

龙 成 农民日报产业与社会扶贫部记者

朱彩云 中国青年报总编室记者

核心提示

8月24日至28日,由中宣部组织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江西,由中央和省级媒体66名记者组成的采访团,分四路深入江西采访。

采访团聚焦“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主题,创新报道方式、增强宣传实效,以百姓身边变化、基层一线变迁为切入口,用精彩纷呈的报道讲述决胜全面小康的江西故事,展现了一幕幕江西人民勠力同心奔小康的生动场景。

看见:小康路上的绿水青山

(画外音)9月26日,人民日报以《江西九江做好“水”文章加快“绿”发展》为题,在头版位置报道了九江市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打造长江最美岸线的生动实践。

10月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系列报道推出《江西南昌绘就人鸟和谐新画卷》。报道以保护湿地为切入口,讲述了南昌近年来如何不断打出整治湿地污染、重新布局产业等“组合拳”,成为美丽中国的新样板。

林小溪:给生态加绿,为小康增色。这次的江西之行,我们走的就是一条“绿色生态线”。在武宁县罗坪镇长水村,过去的伐木工如今成了护林员。通过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业,长水村走出了一条从“卖木材”到“卖生态”的绿色富民之路。在南昌梅岭泮溪村,村民下定决心封山育林,秃山变“氧吧”,游客不请自来。山绿了,水清了,村子美了,村民富了。一个个小山村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守护好山水,村民过上了好日子。

(画外音)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生态有了“含绿量”,产业才会有“含金量”。9月22日,农民日报“走进江西看小康系列报道”刊发文章《好生态让产业更兴旺》,讲述了抚州资溪等地将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培育发展新动能、助推农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故事。

巩淑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资溪建立了江西首个“两山银行”,通过资源收储和资本赋能,做大做强生态产业。江西人民正在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绿水青山的小康路上奋力奔跑。

品味:小康路上的安居乐业

(画外音)民生小事,连着小康大局。为让更多农村老人颐养天年,新余从2016年起,由组织、民政部门共同推动全市农村“颐养之家”建设,既解决了农村养老问题,又让党建工作在基层找到了有效抓手。9月28日,人民日报《“颐养之家”温暖人心》报道了新余“党建+颐养之家”的模式。

王 丹: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要义所在。我这次跑的是新余、宜春、萍乡等市。在新余,“颐养之家”实现了全市所有行政村全覆盖,1万余名老人在这里颐养天年;在宜春,高安坑源村的垃圾填埋场,如今摇身变公园……一项项民生工程切切实实建到点子上,这是老百姓能够真真切切体会到的小康。

(画外音)《水科技让生活更美好》,9月22日,农民日报“走进江西看小康系列报道”以此为题,大篇幅介绍了鹰潭的“水科技”。物联网+直饮水,让居民喝上放心水;智能水表和智慧水务,在减员增效、节能降耗的同时,以科技创新增进民生福祉。

龙 城:科技成果转化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鹰潭“水科技”研发链、产业链围绕民生需求发力,让老百姓真切地感受到了民生科技的红利,不仅提高了社会治理效率,更增进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感动:小康路上的精准帮扶

(画外音)地处铜鼓县大山深处的双红村,是全县贫困人口最多的深度贫困村。这里山路崎岖、翠竹成海。在挂点帮扶单位和省派驻帮扶工作队等多渠道共同努力下,双红村建立了一家加工能力达100万公斤鲜笋的笋厂,找到了脱贫的好路子。求是网《江西宜春双红村:让靠山吃山换一个“吃”法》和光明日报《江西铜鼓:红土地上长出“致富笋”》等报道,让“双红笋”变“网红笋”。

易赛健:每个贫困村和贫困户,各有各的资源和短板,这就需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为贫困村和贫困户找准问题、找准出路。通过这次蹲点采访,我深切体会到践行“四力”的必要性。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同时,也让我始终牢记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洞察所见,并书写所思所感。

钟 超:山还是那片山,笋还是那些笋,但有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有了精准扶贫、共奔小康的好政策,多方合力绘就了产业扶贫的新图景,革命老区奔小康的路一定会走得更稳健、更踏实。

(画外音)“篁岭晒秋”,将一座行将消逝的小山村蝶变为全国著名的旅游景区,成为周边村民羡慕的富裕村。这主要得益于婺源篁岭景区在旅游精准扶贫过程中创立的“参与式扶贫”模式。9月23日,中国青年报《景区里做生意的江西农民:“好营生跑到了家门口”》一文,生动展现了篁岭乡村旅游振兴后,被改变的村庄与人。

朱彩云:如今的江西农民,不再仅仅是守好一亩三分地。在篁岭,有被景区返聘的上班族,有开超市办民宿的生意人,还有潜心钻研摄影的摄影师……身份变多了,村民们的收入渠道变宽了。旅游精准扶贫不仅提升了当地的经济水平,人们生活品质、精神追求等方面都在全面奔小康。

祁嘉润: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产业带动村民就业,江西有很多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我是编辑,多数时间坐在办公室的格子间里和文字打交道。通过这次集体采访活动,我深切体会到基层是新闻鲜活素材的沃土,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写出有生命力的报道。

聚焦产业发展、关注基层治理,挖掘先进典型、讲述江西故事。央媒齐聚点赞,展现了小康生活的动人实景,彰显了江西发展的新活力。丰饶多姿的赣鄱大地,在全面小康的进程中,正不断增添发展新动能,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文字整理:本报记者 颜瑶 视频:本报记者 颜 瑶 徐 铮 李 劼 江西新闻客户端记者 胡麟兰 中国江西网记者 邱业成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