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驻驻驻驻驻驻驻驻(江西日报)
驻
对扶贫干部而言,只有“住”下来,才算“驻”进来。
在村民心中,“外来干部”能住多久,是评判是不是“自己人”的标准。
▲廖晓锋劳动间隙与村民交流
廖晓锋来自省交通运输厅。刚到村里,村民听说第一书记是位博士,便犯起了嘀咕:这个“秀气书生”,不会就是来走个过场吧?没想到,廖晓锋第一次到村里,一住就是两个月,中间没有回过家。
▲廖晓锋与村民一道挖红薯
两个月时间里,廖晓锋跟村民一起上山砍柴、摘油茶籽,下地割稻子、踩打谷机,还带着工作队种了七分菜地、养了50余只土鸡。村民把一切看在眼里,他们说,廖晓锋不仅是城里的“洋博士”,更是农村的“土专家”。
在哪住?跟谁吃?是驻村干部面临的现实问题。赣州市扶贫办干部王峰驻村后,谢绝了乡党委“吃住在乡政府”的邀请。为给村里节省开支,非寒暑假期间,他就在村里的小学自费搭伙吃饭;学校放假期间,他自费吃遍百家饭,用餐时与村民聊一聊家长里短。驻村一个半月,他便记录下每户人家的困难和诉求。
▲王峰在小学开展防疫教育
▲王峰走访贫困户
因为长期驻村,王峰把婚礼从2018年的“五一”推迟到了“十一”;因为驻村无暇顾及家庭,女儿早产一个月,体重仅有3.7斤;因为工作需要,他把刚出生的女儿送进保温箱,当天便离开妻子返回村里。
岂言男儿无情,皆因扶贫担重。平衡扶贫与家庭,驻村干部有很多现实无奈。
省商务厅扶贫干部江建明一到村里,就买了一台电单车代步,晚上就在宿舍内煮一碗杂粮粥,被村民形象称为“小米加步枪”。由于工作忙,他回家时间非常少。为此,妻子没少抱怨,但抱怨之余,她也只好主动带着孩子一路辗转来村里团聚。
▲江建明为进村看望他的妻子女儿介绍村里情况
一边是扶贫工作繁重,一边是爱人照看两个小孩忙不过来,上饶市委宣传部干部管建军考虑再三,决定“带娃扶贫”,把大儿子从市区转到镇里小学就读。平时,他把儿子寄宿在教师家;晚上不加班时,就把儿子接到村里,陪他学习、玩耍,弥补亲情缺失。
从北方到南方,从京城到山区,中央党校扶贫干部杨卿一主动请缨抵达安远县咀下村时,正值当地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关键时期,任务繁重,中途没法离开。当他回京时,已是近半年之后。6岁的儿子打开门,看着眼前又黑又瘦的“陌生人”,仔细看了好几秒钟,才反应过来是爸爸。
▲杨卿一走访贫困户
连续两个中秋都在村里度过,杨卿一体验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觉。让他欣慰的是,经过长期亲密无间的相处交流,自己已经成了一名“准老表”,从听不懂当地方言,到无障碍用安远话交流,从被客家菜辣得满头大汗,到见到客家美食大快朵颐,他已经习惯了这个“第二故乡”。
监制:吴志刚文案:张武明策划:邵平推荐阅读
点击文字可直接跳转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