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绿水青山可“计价”,绿色生活奖“碳币”

2021-06-21

市区近一半人加入碳普惠平台绿色生活;初步形成区域性GEP核算体系;以生态产品开展的抵押、质押贷款余额超过200亿元……

作为两个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试点市之一,江西省抚州市针对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积极探索生态资源整合规模化,生态产品运营资本化,生态价值核算标准化,绿色生活推广价值化,探索一条“两山转化”的有效路径。

“化零为整”降成本

抚州市资溪县林农金竹富5年前以林权抵押在银行贷款了100万元,由于扩大收储规模导致资金需求大,贷款一直还不上,只能每年支付近10万元利息。“贷款无法偿还,银行收回林权也难以处理,一度陷入‘死结’。”金竹富说。

类似的情况过去并不少见。“全县森林覆盖率虽然高达87.7%,但过去林业收入却只占百姓收入的1%不到,约90%农民从中没有收益。”资溪县金融办主任金建华认为,关键的问题是分散经营成本高,一些偏远山区毛竹开采收益甚至不及人工成本。

为此,当地在去年8月成立“两山银行”,通过规模化收储和评估利用降成本。记者在“两山银行”看到,在收储基础上将森林资源整体评估、分类运营,有的开发做绿色食品,有的准备做远期碳汇交易,有的进行残次林改造提升,曾经小而散、“天种天养”的资源价值被激活。

通过“两山银行”,金竹富顺利把500多亩的杉木林的15年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变现85万元,不仅还了贷款,还有富余的钱更新设备。截至目前,资溪县已完成非国有商品林森林赎买10万亩,并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森林赎买20万亩。

金建华说,政府平台收储,有效撬动了市场预期,激活森林资源价格发现机制。当地毛竹林的流转价格已由之前每年每亩12元涨到40元至50元,杉木林由每年每亩600元左右涨到1000多元,荒山由每年每亩10元提高到20元。

资溪县乌石镇横山村46户人家共有连片山林地1600余亩,过去资源利用不足,有的地方发过山火已然荒废,统一收储后,家家一次性拿到15年赎买金,多的人家获益十几万元。

“我们的目的不是要政府大包大揽,而是要通过政府引导,让市场主体看到保护生态的收益,收储价就是形成市场预期的支点,促进更多企业自发去整合和保护利用生态资源。”资溪县县长吴淑琴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抚州市承包土地经营权面积437.1万亩,颁证率达98.7%,办理林权类不动产登记及权证、抵押证明2299件,涉及面积41.76万亩。

风险共担促融资

入夜,站在金溪县游垫古村观景台远望,近40栋明清古建流光溢彩、美不胜收。而在几年前,由于缺少资金,这里一度年久失修。

银行贷款积极性不高,一方面是不敢贷,另一方面是贷款违约后抵押物难处置。抚州市发改委党组成员李建光介绍,为加强金融机构对接,抚州市通过建立贷款风险分担缓释机制和资源收储机制,提高银行贷款积极性,合作银行承诺按风险补偿金实际缴存总和的8倍安排贷款额度,财政按照贷款额度的八分之一配置补偿金,政府和银行共同承担风险,缓解银行后顾之忧。

在金溪,当地通过对古村古建经营权进行确权颁证,统一收储,并设立2000万元专项风险补偿金、配套相应保险产品等方式,增强了银行贷款信心。有了近1亿元贷款支持,游垫古村面貌焕然一新,成为CHCD(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数字遗产中国行基地村,游客络绎不绝。

金溪县县长张文贵介绍,金溪县目前已完成“古村古建生态价值产品交易中心”建设,通过打造线下交易平台,为古建筑的办证、评估、贷款、经营权流转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当地积极与深圳文交所对接,规划搭建古村古建线上交易平台,逐步实现古村落资源市场化。

目前,在抚州设立生态支行或设立生态金融事业部的银行已达10家,“森林赎买项目贷”“古村落金融贷”“景区收费权抵押贷”等绿色金融产品陆续推出。到2020年底,全市共发放“两权”(农地经营权、林权)抵押贷款112.18亿元,同比增长222.7%。

编制“算法”算细账

生态资源价值几许,过去并无标准,也无“算法”,尤其是对土壤保持、涵养水源、空气净化等功能尚无价值核算机制。

试点中,抚州市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共同编制了《抚州市生态产品价值评估与核算方法》,并与江西省发改委、江西省标准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制定江西省地方标准,初步建立了一套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

李建光介绍,在这套体系下,有的是采取“市场价值法”,对农林牧渔等直接利用的物质产品按市场价计算;有的是采取“替代成本法”,通过计算土壤保持、水体净化等功能被破坏后重新修复的成本评估生态价值;有的是采取“影子工程法”,通过人工建造一个工程来代替原来的环境物品所需要的费用衡量生态价值,等等。

在此基础上,抚州核算出了2019年全市的生态产品价值为3907.35亿元,是当年GDP的2.59倍,初步摸清了“生态家底”。

给绿水青山“计价”,为生态治理提供新抓手。近年来,抚州先后出台水资源、森林资源、湿地生态等多领域生态保护补偿实施办法,筹集2亿多元进行考核补偿。试点以来,全市森林面积增加9440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至66.3%;湿地保护率稳定在69%,从全省倒数升至全省前列。

在此基础上,抚州还引进东樾绿金(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组建“绿碳美元基金”,成立抚州绿碳壹生态产品管理中心,打通利用森林固碳资源,探索远期碳汇交易的通道。

江西省生态文明办专职副主任刘兵认为,抚州的试点,一方面突破了单纯依靠跨地域生态补偿进行价值变现的模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打通“GEP”与“GDP”的转化难题,增强了地区绿色发展内生动力。

绿色生活新风尚

步行2000步可获取1个“碳币”;骑共享自行车10分钟可获取1个“碳币”;早晚各一次垃圾分类可获取1个“碳币”……

在抚州市,市民生活的每一次低碳行为都能在碳普惠公共服务平台“绿宝”上折成“碳币”积分,可用于消费,以此推广全民健身、鼓励绿色生活。

抚州市民华河辉,已在碳普惠机制的激励下坚持运动4年,凭借累积的2.4万多“碳币”积分,在全市排名第一。“低碳绿色生活有价值,就能激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积碳币、兑积分’的活动中来。”华河辉说。

“碳币”积分排名也居前列的抚州市民杨正荣说,他的体重从4年前140斤下降到目前120斤,过去连续跑1公里“上气不接下气”,如今已陆续参加了50余场马拉松比赛。“低碳绿色生活正在带来更多看得见的收益。”

10个“碳币”可兑换1张商场的停车券、50个“碳币”可兑换超市优惠券或花园景点门票1张、150个“碳币”可兑换1张电影票……抚州政府部门在出台政策激励的同时,引进了一家企业专门负责“碳币”的商业激励,联盟商家会不定期推出一系列折扣减免活动,惠及市民。

“绿宝”碳普惠大数据平台统计,截至2021年3月底,碳普惠制平台3年多来共注册会员37.5万人,覆盖抚州城区近一半人口,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294吨。

一枚小小的“碳币”,正在带来更大的绿色效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雷文锋做了一个形象的换算:用“替代法”计算一辆汽车每少开一公里,可大约减少碳排放0.27千克,按一辆家用汽车每年至少行驶1万公里计算,抚州市现有的减碳量相当于在一年时间内少开了1800辆汽车。

秉持生态文明理念,加快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引领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抚州的美丽生态正在赋能美好生活。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