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建特色小镇,靠“复制粘贴”?特色小镇“短命”现象调查

2021-11-15
     这几年,特色小镇成了文旅产业的热词,不少地方掀起一哄而上的建设热潮。2020年,陕西省西安市一次性淘汰13个特色小镇的消息忽然提醒人们:我们的特色小镇,建起来之后有多少经营“好起来”?

      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一些曾经光鲜的小镇,最终沦为造价不菲的“鬼镇”“鬼街”。是什么让特色小镇成了“短命小镇”?

图片

自愧弗如 傅晓宁 作

1


一时风光,一地鸡毛

      在诸多已“关门大吉”的特色小镇中,西安一民俗村可谓典型。这家投资1.08亿元的民俗村位于一部当代文学名著的故事发生地,随着相关题材影视剧接连热播,2016年5月开业当天笑纳12万人次客流;2017年新年期间,日接待游客量更高达15万人次,景区周边出现数条堵车长龙。
      然而好景不长。民俗村一位茶楼经营者接受采访时回忆,民俗村刚开业的时候,茶楼有员工22名,光收银员就雇了3个。但第二年客流就明显减少,生意日益难做。“这地方的‘特色小吃’其实和周边差不多,还不一定有人家的好吃,游客来一两次也就不想来了。”这名经营者说。
      到2019年,民俗村每天游客已不足千人,许多商家关门大吉。是年8月,这家民俗村悄然按下营业暂停键。当半月谈记者今年来访时,民俗村已无任何商铺营业,遍地垃圾,荒草丛生。

2


银子难挣,面子硬撑

      这家民俗村的兴衰并非个例。近年西部多地兴建的特色小镇都以该民俗村为样板,民居、戏楼、广场、小吃街等,都似曾相识。在一片萧条街区苦守的经营者说:“老板没影了,政府顾不上,这地方当初说是投资5亿元,可不到5个月就黄了!”
      有的特色小镇甚至撑不起开业大吉的“刹那繁华”。半月谈记者曾在西部某县一特色小镇开业后不久再度寻访,发现整齐气派的仿古建筑群间已不见游客身影。当地政府公开信息显示,该小镇“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4.8亿元”。景区全面运营后,      “每年可接待游客50万人,实现旅游收入4000万元,带动周边1500户群众创业就业”。
周边居民说:“没人愿意特意来。没啥可玩的,就一条水街,现在只有我们纳凉时会去坐一坐。”
     商铺怎么办?“只有地方上搞活动,或者迎接领导检查的时候,会有人来通知他们开门,还会要求一些单位专门派几个人过来,增加人气。”当地知情人告诉半月谈记者。
半月谈记者注意到,该县仍有两个特色小镇和一个文旅项目在大兴土木,投资少则几千万元,多则几十亿元。“摊子铺这么大,收得回来吗?”很多群众想不通。

3


四大症结,造成“短命”

       部分特色小镇“倒闭”,症结究竟何在?
       ——同质扎堆,毫无规划。某一小镇声名鹊起,随之而来的就是跟风照搬,大家都希望能趁热“捞一把”。西部某省一处古镇,因热播电视剧的展示而走红,短短两年内,方圆200平方公里内冒出民俗文化村、影视城乃至景观农业园等6个文旅项目,村一级的“小打小闹”尚不在内。有专家直陈,如此“复制粘贴”式上项目,等于自相残杀,哪能形成良性循环?
         ——内涵空洞,特色全无。这一点许多游客已经看清了:一条小吃街、一条商业街、一个广场、一堆仿古建筑,就是一些特色小镇的全部世界。“去一次不会去第二次,看一个不会看下一个。”有游客说,“去小镇我们希望感受的是文化乡愁,不是看一堆假古董,买一堆地摊货。”
          ——资本工具,沦为幌子。有个别特色小镇上马莫名其妙,甚至触碰生态或土地红线,结果没建成就被叫停,数亿元投资打了水漂。这是怎么回事?
据了解,一些特色小镇项目获取土地不需要经过“招拍挂”,可以大大削减地产商的成本,因此有些房地产企业就打起借特色小镇“拿地”的算盘。“盖小镇是可以配套一些房地产项目的,说到底卖房子才是正经事,小镇办得起来与否,倒在其次。”一位业内人士透露。
       ——政绩推动,盲目上马。为了政绩“亮眼”,一些地方政府只惦记做项目的加法,不考虑规划的章法。基层干部最头疼的上级硬指标,就是“引进项目”,而特色小镇因为纸面上可以勾勒出多方面的效益,往往成为地方的选择。加之对于领导的“拍脑袋”,约束机制往往缺失,论证环节更是从简,特色小镇“前仆后继”。

4


正本清源,永续营造

     专家指出,特色小镇建设,关键要守“小而精”之正,出“有特色”之新。与之相应,各地在建设特色小镇过程中,一方面要规范严格审批,另一方面要完善规划论证,确保小镇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样板。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燕等专家呼吁,建设特色小镇要严格对开发者的资质审核。在坚持市场导向基础上,地方政府应结合当地通盘规划,立足资源禀赋实际,对项目安排作出科学指导。有专家实质性参与的论证与审核,更是不可或缺。
       建设特色小镇,必须从充分了解当地文化资源与传统积淀出发。“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造景,不是随便修一条仿古街就是景区。”张燕指出,“有自然的山水环境、深厚的文化积淀,才是文旅项目的最佳目标地。”
      陕西省旅游设计院总规划师崔宁表示,发展特色小镇不可忽视差异化逻辑。特色是开掘出来的,更是要下力气维系的。海内外特色小镇发展的成功经验并非跟风砸钱,靠的是有耐心、讲创意,以匠心与创新培育有活力的文化生态。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