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拆件尽量在户外,冷链食品要注意 专家提醒“三件套”“五还要”记心间,秋冬疫情防控不松懈
原标题:快递拆件尽量在户外,冷链食品要注意(主题)
专家提醒“三件套”“五还要”记心间,秋冬疫情防控不松懈(副题)
文汇报记者 李晨琰
“双十一”刚过,一大波快递包裹已在路上。近日,国内部分地区检测发现快递物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消息一出,令人心头一紧。
快递真的会传播新冠病毒吗?上海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副所长潘浩告诉记者,相较于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通过接触快递包裹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但也不能忽视可能的间接接触传播,接收快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有可能的污染。
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对冷链货物进行安全检测。 文汇报记者 张伊辰摄
事实上,不止是快递的收、取、送等环节需要做好防护。新冠疫情依旧在全球蔓延,北半球迈入秋冬季,随着天气转凉、气温进一步降低,寒冷的环境有利于新冠病毒生存。因此,市民不可有丝毫松懈麻痹的心理,日常生活中仍要做好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牢记六大防护“绝招”: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少聚集、打疫苗。
目前,上海已全面启动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6-11岁青少年人群新冠疫苗也已“开打”,建议符合条件的市民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为自己穿上一件“无形的防护服”。
通过短时间接触快递,被感染几率很低
日前,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介绍,只有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快递才有传播新冠病毒的可能,即:在收运快递的过程中被新冠病毒污染;收快递时,快递物品上面的新冠病毒还存活;在接收快递时,受到新冠病毒的污染。
“市民收取快递时首先要明确快递来自何处。”潘浩说,如果快递来自境外或是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此时就要保有警惕之心,在取或拆快递时,使用酒精消毒,做好快递外包装的消毒工作,必要时可佩戴一次性手套,不要用手直接触碰。比起喷洒酒精,潘浩更推荐用酒精棉球或酒精湿巾擦拭,此举更安全,避免引起火灾。如果是非中高风险区域寄来的快递,正常收取即可。
“当然最稳妥的做法是,大家拆件时尽量在户外进行,外包装不要拿回家,到家后,一并做好手消毒、衣物消毒。”潘浩说,总体而言,通过短时间接触快递,被感染的几率还是很低的,不过还是要提醒市民,疫情防控期间,非必要不从境外高风险地区购买商品,谨慎邮购国内有本土疫情报告所在地区的商品。
警惕低温冷链食品,全程避免用手触摸口眼鼻
从网购拆取快递延伸开,潘浩补充提醒,市民在外出挑选商品、回家处理食品等环节,也要有所注意。鉴于国内外疫情反复,潘浩认为,市民要格外注意所购物品的类别,目前低温冷链食品依然存在一定被新冠病毒污染的风险,因此购买冷链食品特别是进口冷链食品要做好一定的防护。
他建议,市民戴好一次性口罩、手套,在通风环境下拆开冷链食品外包装,再放入专用盆中;简单处理时,避免直接在水龙头下冲洗,防止溅洒污染;烹调食用冷冻冰鲜食品时,应烧熟煮透。
接触生鲜的容器、案板、刀具、水池和包装等,也都要妥善消毒处理,避免污染。接触生鲜食材后,及时摘下手套,注意手部清洁,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揉搓双手,全程避免用不清洁的手触碰口、眼、鼻。
快递小哥、司机等重点职业人群加强健康监测
秋冬本就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加之目前国内多地报告了本土病例,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更应加强个人防护,不要松懈,不要麻痹。 “正确佩戴口罩,保持手部卫生,做到常通风、一米线、少聚集都是正确的防疫姿势。”潘浩还特别提醒,重点职业人群如快递小哥、机场工作人员、出租车司机、导游、老师等,这些人群与他人接触机会较多,一定要注意戴好口罩,做好防护。相关单位也应在各个环节、工作场景中做好卫生消毒、清洁防护。
他也提醒市民,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传染病有关症状,应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及时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就医。
“防控新冠病毒,最有效的防护手段之一仍是接种新冠疫苗。”潘浩说,接种疫苗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发病,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后的重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因此,市民在符合接种条件的前提下应积极完成全程接种,有条件、有需要的市民可以接种“加强针”。
同时,市民应主动配合政府部门组织开展的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公共场所时,主动配合做好“双码” (健康码、行程码)亮码,以及体温检测。 “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离不开每一位市民的自律、主动、警惕,从细节做好、做实个人防护,才有可能筑牢防疫堡垒。”潘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