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讲述亲历故事 见证辉煌历程(风从东方来——国际人士谈新中国70年发展成就)(人民日报)

2019-12-04



  中国的发展令全球受益

  (印尼)苏更·拉哈尔佐

  图为拉哈尔佐在雅加达的办公室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本报记者 徐 伟摄

  7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为中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提供了根本保证。中国的发展令全球受益,同时为世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中国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享发展机遇。通过分享发展理念,我们正在建立基于相互理解和共同责任的伙伴关系。这将为世界和平稳定与包容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我与中国的缘分始于1984年。当时,我作为印度尼西亚常驻联合国外交官,经常通过中国同行了解中国国内发生的可喜变化,并见证了印尼和中国恢复外交关系的全过程。后来,我回到印尼外交部工作,开始更多接触中国。

  2014年至2017年,我担任印尼驻华大使。在此期间,我见证了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我十分钦佩中国取得的辉煌成绩。中国发展依靠的是全体中国人民辛勤的努力。

  在华工作期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国基础设施,尤其是高速公路和高铁的快速发展。记得赴任一个月后,我乘坐高铁前往济南参加会议。高铁列车内环境整洁,乘坐非常舒适,而且便捷准时。2014年11月,印尼总统佐科来华参加北京APEC峰会,我陪同他乘坐京津城际高铁。当时,佐科总统对中国高铁大加赞赏。雅万铁路是印尼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项目。未来,雅万铁路建成后,中国的高铁列车将行驶在雅加达和万隆之间,服务广大印尼民众。这令我十分兴奋。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为中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提供了根本保证。在中国共产党的强有力领导下,通过有延续性的方针政策和行之有效的贯彻落实,中国发生巨大变革,在诸多领域实现了创新发展。中国今天的繁荣富强局面,同样离不开中国人民的勤劳奋斗。几十年来,中国人民凭借拼搏的勇气和创新的精神,使国家实现了快速且高质量的发展。拥有创新技术和大量人才的中国将持续走向繁荣。

  今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坚定维护多边主义,肩负起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自由贸易等大国责任。我相信,未来中国将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贫困、消除疾病、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的发展令全球受益,同时为世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于推动更加包容、可持续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共建“一带一路”改善了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推动了参与国经济增长和繁荣。与此同时,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了各国民众间的心灵交流,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更多民意基础。

  中国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享发展机遇。通过分享发展理念,我们正在建立基于相互理解和共同责任的伙伴关系。这将为世界和平稳定与包容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作者为印度尼西亚前驻华大使,本报驻印尼记者徐伟采访整理)

 

  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

  (蒙古国)嘎勒桑·巴特苏赫

  图为9月30日,巴特苏赫参加在乌兰巴托举行的蒙中关系研讨会。 
  本报记者 霍 文摄

  在短短几十年里,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稳步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中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尤其是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让世人刮目相看。中国的繁荣得益于不断推进改革开放

  我第一次到中国是在1987年。那年元旦刚过,我乘坐国际列车从乌兰巴托抵达北京,在蒙古国驻华使馆商务处进行短期实习。为了学习汉语,我专门跑到王府井外文书店购买了各类工具书。

  当时,中国处在改革开放初期,使馆人员购买食品、服装、日用品等,只能去北京友谊商店。公共交通也不太发达,地铁仅有1号线和2号线。北京饭店、长城饭店等是少数几家高档宾馆。

  1992年,我来到蒙古国驻华使馆担任商务参赞。中国改革开放正在掀起新热潮。更多外国快餐店进入了北京,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现象表明了中国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魄力。

  2005年,我有幸第三次来华工作,担任蒙古国驻华大使。历史悠久的北京城处处绽放出新的光彩。街头熙熙攘攘,热闹繁华。北京已建设成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让我印象更深刻的是中国铁路发展速度之快。1987年我在中国实习时,坐火车去天津至少需要三四个小时。现在,京津城际铁路建成后,坐高铁只需要半个小时。中国高铁网络四通八达。在华出差,快速、安全、便捷的高铁成为我主要的出行方式。

  在短短几十年里,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稳步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每个人都在为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努力。作为一名曾经三度赴华工作的蒙古国外交官,我很高兴能有机会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见证中国的逐步发展繁荣。

  今天,中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尤其是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让世人刮目相看。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使命,为中国空间站研制建设和运营管理积累了重要经验。“嫦娥奔月”“龙宫探宝”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我经常在思考一个问题,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何以发展如此迅速?数亿贫困人口快速脱贫的秘诀是什么?我很认真地阅读了大量有关书籍。我高度认同关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的论述。在我看来,中国的繁荣得益于不断推进改革开放。

  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强调“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坚信,中国不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为中国更加繁荣富强提供保障、注入动力。

  (作者为蒙古国前驻华大使、蒙中友协主席,本报驻蒙古国记者霍文采访整理)

 

  中国的发展成就离不开强有力的领导

  (埃及)艾哈迈德·瓦利

  图为瓦利在开罗举行的纪念中埃建交60周年图片展上致辞。 
  本报记者 王云松摄

  中国各民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为实现共同目标不懈奋斗,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中国的发展成就离不开强有力的领导。中国与各国的合作建立在平等、互利和共赢的基础之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两国务实合作带来更多机遇

  埃及和中国都是文明古国,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源远流长,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便开始关注中国的发展。

  上世纪50年代,埃及和中国建立经贸关系以实现双方经济互助。当时,埃及出口的主要商品是棉花。由于一些国际市场因素,埃及棉花出口曾遇到困难。1955年,中方先后向埃及购买了数万包棉花,埃及则从中国进口钢材、机器和植物油等物资。1956年5月30日,埃及同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58年,埃及—中国友好协会成立。60多年来,埃中友协组织了汉语教学、论坛、讲座、团组互访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参与了埃中两国间重要的友好合作。埃及的第一堂汉语课就是在埃中友协开讲的。现在,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逐渐扩大,埃及不少高校开设中文专业、设立孔子学院。汉语教学在埃及正逐渐从大学向中小学延伸。越来越多的埃及民众希望学习中文,想更多地了解中国。熟练掌握中文还能帮助他们在找工作时获得更大优势。

  从事埃中友好工作后,我多次访问中国。在不同城市,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人文风情,看到中国各地的建设成就。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产品遍布世界各地。当下,中国正通过科技创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相信未来中国产品将更有竞争力。

  中国各民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为实现共同目标不懈奋斗,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中国的发展成就离不开强有力的领导。

  随着中国快速发展,包括埃及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同中国开展合作。中国与各国的合作建立在平等、互利和共赢的基础之上。前不久,我参观了位于红海之滨的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中国企业为当地带来许多就业机会,为埃及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助力。

  近年来,埃中友好关系越来越紧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两国务实合作带来更多机遇。未来双方在经贸、文化等各领域的合作将不断取得丰硕成果。

  (作者为埃及—中国友好协会代理会长,本报驻埃及记者周輖采访整理)

 

  感受中国迸发出的强劲活力

  (巴基斯坦)米斯巴·拉希德

  5月10日,第十八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巴基斯坦赛区总决赛在伊斯兰堡举行。图为拉希德(左一)在为参赛选手打分。
  资料图片

  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中国稳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辉煌发展成就,让众多发展中国家敬佩不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克服了诸多挑战,保证了国家发展所需要的和平稳定的大环境。不断深化的改革持续释放经济活力,助推社会全面发展

  9岁那年,我在舅舅家的墙上突然看到一幅画卷,一下就被吸引住了。原来这是一幅中国书法作品,那顿挫有力的线条组成了汉语“龙”字。从那之后,我便开始有意识地阅读介绍中国历史文化的书籍,想多了解一些中国。

  1977年,我进入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学习汉语。半年后,凭借优异的成绩,我获得了前往中国留学的宝贵机会。1981年,我毕业回国,成为国立现代语言大学中文系的一名教师。

  国立现代语言大学早在创办之初就设立了中文系,是巴基斯坦最早开设汉语课程的高等院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缺乏本土汉语人才,中文系仅靠中国老师独力支撑。机缘巧合下,我成为该校也是巴基斯坦国内的第一名本土汉语教师。这既让我感到很光荣,也让我心中有了沉甸甸的责任感。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再次前往中国攻读硕士学位。此时的中国,到处是一派繁忙的建设景象。在华留学期间,我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人民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感受中国迸发出的强劲活力。我那时就坚信,中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我从事推广汉语教育、传播中国文化的工作,一干就快40年。这期间,我有幸成为中国发展的见证者。回想起在中国读书的经历,我时常感叹今日中国变化之巨大。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中国稳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辉煌发展成就,让众多发展中国家敬佩不已。

  中国的成功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克服了诸多挑战,保证了国家发展所需要的和平稳定的大环境。不断深化的改革持续释放经济活力,助推社会全面发展。中国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又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巴基斯坦和中国山水相依,民众友好基础稳固。几十年来,众多巴基斯坦的汉语爱好者成长为巴中友好合作的重要力量。国立现代语言大学中文系的教师队伍已从最初的两人发展到今天的25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我的学生。去年,国立现代语言大学在瓜达尔设立了分校。我的一名学生主动要求去那里教汉语。

  巴中经济走廊建设以来,巴基斯坦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巴基斯坦也掀起了一股新的汉语学习热潮。巴中经济走廊是新时期巴中合作的标志性工程,瓜达尔港是巴基斯坦未来的一盏明灯。我希望学生们能够帮助更多巴基斯坦人民了解中国,不断从中国的发展故事中汲取经验,为巴中友谊和巴中经济走廊建设做贡献。

  (作者为巴基斯坦汉学家,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丁雪真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