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群策群力 做强中国品牌(人民日报)

2019-12-19

  茅台集团大厦。
  资料图片

  伊利生产线。
  资料图片

  平安集团大厦。
  资料图片


培育烟台品牌 建设品牌烟台

中共烟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于永信

《 人民日报 》( 2019年12月19日   13 版)

  烟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品牌的培育打造与传播推广,始终把品牌建设作为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培育烟台品牌,建设品牌烟台。    

  坚持做强主体,推动企业当好品牌创建的主力军。企业是品牌创建的主体,品质是打造品牌的基石。全市涌现出了万华、张裕、南山、玲珑、鲁花、龙大、绿叶、荣昌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和著名品牌,形成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黄金、现代化工、汽车等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与此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烟台苹果、莱阳梨、烟台葡萄酒、烟台大樱桃、龙口粉丝等特色优势资源,推动区域品牌建设。

  坚持优化服务,政府全力当好品牌引领的助推器。近年来,我们围绕“培育烟台品牌 打造品牌烟台”出台了一系列的意见、方案,明确发展规划、任务目标、推进措施、政策激励等内容。尤其是激励那些新认定的省级和国家级企业创新平台,首次入选“山东省100 强”“中国500强”“世界500强”的制造业企业等标杆企业。近3年来,全市发放标准化资助资金2300余万元,知识产权发展专项资金2150余万元,极大地夯实了企业品牌创建根基,调动了企业品牌创建的积极性。

  坚持凝聚共识,引领社会各界争当品牌文化的传播者。坚持让品牌“热起来”,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有机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力等多种手段,把品牌宣传纳入城市的整体形象进行推介。坚持让品牌“美起来”,注重品牌策划和形象设计,有效提升了品牌的关注度和吸引力。坚持让品牌“活起来”,推动品牌建设与烟台独特的地域文化相结合,连续多年举办烟台国际葡萄酒博览会、国际果蔬·食品博览会、大樱桃节等各类展会、节会,使烟台品牌与烟台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打造国际领先的金融品牌

中国平安集团董事会秘书兼品牌总监 盛瑞生

《 人民日报 》( 2019年12月19日   13 版)

  自1988年成立至今,中国平安的跨越式发展与品牌地位的提升,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时代机遇,经济飞速发展的大好环境及企业家的创新精神。30余年来,平安每一次战略升级和业务迭代,都源于市场变革和国民需求变化。

  平安在改革的春风中诞生,在发展的大潮中崛起。当国民财富逐步增长,百姓更加关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平安个人寿险业务应运而生;伴随中国加入WTO步入发展快车道,平安响应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综合金融“一站式”服务惠及广大百姓;针对“看病难、看病贵”等民生痛点,平安加快医疗科技布局,为民众送上健康。平安是深植中国大地的品牌,既服务民生保障,又懂得百姓所思所想,所忧所虑。

  平安的品牌口号经历多次更迭,在平安初建阶段,“中国平安 平安中国”与百姓对平安的祈愿深度链接;当保险深入百姓生活,“买保险就是买平安”寓指平安是可靠的保障;如今的“专业 让生活更简单”,体现综合金融化繁为简,可解决国民多样需求。今年国庆,我们在人民日报的祝贺国庆广告中重现经典口号“中国平安 平安中国”,这是企业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坚守和美好祝愿。

  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世界级品牌?平安在30多年发展过程中一直在探索和努力。首先,要通过产品、服务、沟通方式全面年轻化,确保品牌生命力。其次,要善用科技,打造世界领先的产品服务。第三,更要心怀天下、肩负责任,践行可持续发展。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国民首选、国际领先的金融品牌。在品牌背后,应该传递给世界的是文化的精髓,精神的力量,情感的链接。我们希望和更多企业一道助力品牌强国建设,打造更多来自于中国的世界级“金字招牌”。

坚守“三心” 做强品牌

茅台集团党委委员、总法律顾问 段建桦

《 人民日报 》( 2019年12月19日   13 版)

  茅台从1951年的几间手工作坊起步,我们始终以品质凝聚人心,以品牌坚守匠心,以品格协力同心,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做好实事,做优品质,做强品牌。

  第一,品牌塑造的目标是凝聚人心。面对全球范围的深刻变局,我们的产品需要各方面、各领域的受众发自内心的高度认知、高度认同,让消费者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培育产品忠诚度,我们需要进一步以“文化”为核心,视质量为生命,凝聚共识,培育更多具有跨文化、跨国界影响力的大品牌,进一步提升“中国品牌”的生命力。以创新思维,吸收世界一流品牌的先进做法,研究前辈企业的得与失,从文化、从伦理的高度,培育更有穿透力的、直击人心的品牌文化认同感。

  第二,品牌塑造的重点是坚守匠心。发扬工匠精神,传承工匠技艺,酿造世界上最好的美酒,今天,已被茅台近4万员工广泛认同。正如我们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保芳所说:纵观世界上的成功企业,不管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对品质的苛求几乎是他们的共性与共识。对于茅台而言,公众对于我们品牌的认同,更看重的是茅台的匠心,茅台会始终围绕树匠心、育匠人、造精品,老老实实、认认真真酿好每一滴酒。

  第三,品牌塑造的焦点是协力同心。过去有种观点是“企业家的天职是创造利润”。在我来看,更合适的表达应该是“利可共而不可独”——没有协作,就没有人类的高度文明。身为中国传统制造业中的一员,茅台愿意崇本守道、恪守品质、严守品格,与所有的民族品牌一道,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不断努力、奋斗的目标,争取早日让我们的品牌“香飘世界、闻名五洲、誉满全球”,为“质量立国、品牌强国”作出更多贡献。

争做惊艳世界的“金名片”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张轶鹏

《 人民日报 》( 2019年12月19日   13 版)

  作为亚洲第一大乳企,长期以来,伊利积极构建潘刚董事长提出的“全球健康生态圈”,携手全球合作伙伴激活长板优势,以品质为基、创新为核、国际化为翼,铸就“伊利品牌”,不断引领行业发展,持续为消费者提供更健康营养的产品。

  在这个品牌经济时代,如何更好地落实“三个转变”要求,推动中国品牌建设,我们认为要重点从三方面着手:

  首先,要追求卓越品质,筑牢中国品牌之基。对消费品行业来说,提升品质要“两手”发力。一方面,要注重标准引领。标准是一条牵引绳,能够牵住品质这个“牛鼻子”,让品质提升加速奔跑。在伊利,我们建立了严苛的质量管控标准。另一方面,要做好质量保障。今年,我们将质量管理工作战略从“质量领先3210战略”升级为“品质领先3310战略”,全面保障“伊利品质”。

  其次,要强化创新驱动,激发中国品牌活力。要获得消费者广泛的品牌认可,关键在于创新。一直以来,伊利将创新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通过“搭平台、创模式、聚人才”,坚持走“开放式创新”之路,不断打造创新产品,使伊利品牌稳居市场C位。

  最后,要加快国际化步伐,推动中国品牌“走出去”。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需要我们加快国际化步伐。当前,“一带一路”为中国品牌走向海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伊利一直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通过“乳业丝路”的搭建,编织起覆盖全球的资源、智慧和市场体系,不断提升中国品牌的影响力。

  未来,伊利愿与大家一道,共同讲好“中国品牌”故事,唱响“中国品牌”声音,让中国标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走向世界,为中国打造更多惊艳世界的“金名片”。

让品牌带来更美好的享受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 方祥建

《 人民日报 》( 2019年12月19日   13 版)

  品牌必须以诚信为基础,以技术创新、质量创新作为重要的支撑,同时它一定要以创新的产品,与消费者发生互动,让人民的生活更美好,给人们带来更美好的享受。我以格力电器为例,介绍一下我们对品牌的理解以及品牌实践情况。

  人无信不立,格力电器有个诚信的企业文化。诚信体现在对消费者的诚信,对员工的诚信,对股东的诚信,对供应商的诚信,以及对整个社会的诚信。

  有了诚信,品牌还必须有其它支撑。第一个支撑,是技术创新的支撑。格力电器有两个战略,一个是自主创新的战略,第二是领先者的战略。也就是说,我们在技术这一块,研发是原创的,根据消费者需求来研发原创产品。有些企业可能通过收购、合资获得技术,但是格力电器是根据消费者需求进行创新,而且不是跟随型的,是通过自主研发设计、自主培养人才实现创新。

  另外一个支撑就是产品质量创新。我们董明珠董事长提出“123”的质量理念,“1”是要让中国制造受到世界的尊重,大家一提到中国制造、中国品牌,必须是尊重的,这也是我们搞质量的一个追求。“2”是质量的意义在于两条生命,一个是企业的生命,另一个是消费者的生命,企业必须把质量当做生命来看待,形成质量管理的理念。“3”是核心的三大质量原则:以产品质量为生命,以消费者需求为标准,质量管控要以零售后为目标。

  我们格力要把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作为门槛,以消费者需求为最高标准,因为创造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生活才是我们的目的,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不断创新。所以品牌一定是以诚信为基础,以技术创新和质量创新作为重要支撑,通过创造完美质量产品让消费者更满意。

做赋能每一个人的品牌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 江 涛

《 人民日报 》( 2019年12月19日   13 版)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行业的代表企业,我们科大讯飞的品牌源于四个字“顶天立地”。“顶天”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源头技术,我们的人工智能核心技术要保持全球领先。“立地”,不光是这个技术要保持全球领先,不仅仅有个技术在那里孤芳自赏,还要技术真正变成产品,能够商业化,能够为千家万户、为广大用户产生价值。

  从我们自己对讯飞人工智能科技品牌的理解来分享三点认识。

  第一,我们是核心技术、源头技术创新的品牌。过去一年,科大讯飞又在全球人工智能跟语音、跟认知智能相关的几个领域取得一系列全球第一的成果,这些成果源于科大讯飞对于源头技术的持续投入。科大讯飞在保持营收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把20%多的营收投入人工智能相关的研发中去,只有高强度的聚焦投入,才会有人工智能的创新成果。

  第二,我们做的人工智能是一个有温度的人工智能。几位聋人看国庆大阅兵视频,用的是我们一个软件,装在手机上。视频上没有手语,但是我们的系统通过把语音转成文字,聋人看手机上的文字就知道现场的解说员在说什么,极大地帮助了广大有听力障碍的残疾人,很好地融入了信息社会,这就是典型的人工智能给这些人带来温暖的场景。

  第三,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是赋能每一个人的品牌。目前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已经运用在传媒、教育、医疗、司法等领域,没有替代这些脑力劳动者,而是去赋能这些脑力劳动者,使他们工作更轻松,工作更有效,腾出时间做更需要创造力、更需要情商、更需要人与人之间情感互动的这些事情。我们的品牌就是要用人工智能去赋能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去赋能每一个人,用人工智能去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