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打好人文素养的底子(人民日报)

Image 2019-12-20
□ 吴黎宏

  人文,是人类文化的简称,主要指人类文化中先进、优秀、健康的部分。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因此,人文也是对生命的关怀和人生的思索。《周易》有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素质和修养,包括信仰、志趣、观念、见识、情感、意志、品位等内在的品质。

  人文素养的形成,主要靠后天的学习、环境的熏陶以及自身的实践,使优秀的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智慧,成为一个人相对稳定的品质。阅读那些承载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文化根脉的经典,是打好人文素养底子的主要途径。

  能够打好人文底子的书,往往是一流的经典,是大善、大智、大美的书,是能够经得住再三阅读、反复学习的文本。这些书蕴涵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含有丰富的精神营养,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含有伟大的情感、信仰的高度和不会磨灭的美,能够不断释放能量,像阳光和水一样,能持久地滋润人的心田。

  读书好比建房子,基础打好了,砖头就可以一块块地垒起来。打底子的书读好了,学问有了根底,再读别的书,就容易消化吸收,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

  读哲人大师的传记或自述,发现他们童年都有自己喜欢的作家,有打底子的书。梁启超五岁读“四书”,陈寅恪六岁读“十三经”,朱光潜六岁读《古文观止》,茅盾能全本背诵《红楼梦》……当代作家同样注重读打底子的书。作家毕飞宇自称对他影响最大的作品是《红楼梦》,影响最大的中国现代作家是鲁迅;作家金宇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重读《史记》,用他的话说是“打底子”。

  无庸讳言,书是人写的,也像人一样有血统,它们的品格和层次是有优劣高下之别的。不论人们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中国文化经典如“四书五经”、离骚、唐诗、宋词、《红楼梦》、鲁迅的作品,都是具有高贵血统的书,是给人打精神底色的。有了精神底色之后,读什么书就有自己的标准了。

  读打底子的书,就要读经典名著。经典不好读,也不像想象的难读。《论语》是实际上是一个语录体文集,《理想国》是苏格拉底跟学生的对话,本来都是口语,这样的书直接读原著,一点问题都没有。有些经典比较深奥,比如《道德经》《纯粹理性批判》,刚接触时确实有些难,但只要坚持下去,多读几遍,就能理解书中的旨义。读经典不要怕难,相较于人很容易毁于自己喜欢的浅近的东西,那种不能一目了然的东西反而能让人经久不忘。

  读人文经典,必须亲自去读原著,尽量多读一手的原著,而不是读别人对于经典的阐述,更不要迷信别人的阐述,甚至让别人代替自己去读。比如读《红楼梦》,就要读曹雪芹的原著,而不读那些专家的研究详解;读《论语》,就要读古文版的,而不要读《论语心得》之类的。

  读人文经典,最重要的是要读得透彻。美学家朱光潜说:“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有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重读《论语》,花几年读《红楼梦》和一年读100本书是有本质区别的。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打底子的书越早读越好,因为年少时求知欲强、可塑性大、接受能力好,更容易接受经典的正能量。人文素养的底子打好了,一个人的骨肉里就有了文脉,文化修养就有了源头,知识会更加全面,心灵会更加丰盈,情怀会更加博大,做人做事就有了雄健的底气,无论走到哪个领域,都有可能比别人走得远一些。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