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工作者特刊(人民日报)
会展业者车雪芬:
很骄傲见证澳门发展
本报记者 程 龙
车雪芬 |
1999年,车雪芬刚好20岁,是澳门旅游学院的一名大学生。作为澳门回归祖国庆祝活动的兼职人员,她的任务是带着外宾了解澳门。那时候,她还不知道,未来的20年,自己会一直从事酒店和会展业;她也不知道,20年后,大三巴牌坊会迎来这么多游客,澳门的夜晚会这么绚丽多彩。
“我在澳门出生,妈妈是葡萄牙人,爸爸祖籍在广东。” 车雪芬用略带粤语口音的普通话自我介绍,“从小爸爸就告诉我们姊妹三人:我们是中国人!”
车雪芬认为自己的身份认同感得益于父亲的言传身教。她回忆说,小时候,只要是和爸爸一起吃的晚餐,桌上必定会有道菜是鱼,因为爸爸认为那是传统中餐必备的主菜,“我们小孩子也必须用筷子吃饭。”因为在这样的家庭氛围成长,车雪芬在加拿大中学毕业后,回到了澳门旅游学院学习酒店管理。
车雪芬刚毕业的时候,澳门的会展业远不像现在这么热闹。“刚开始我们接待的大多是50人的会议,只需要一个会议室一个麦克风。现在最大规模的活动是2.1万多人,用到了我们公司所有的酒店,还需要提供大型会议及展览场地。如今会展业已成为澳门多元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可以自豪地说,我亲身见证并参与了澳门的建设和发展!”
澳门回归祖国的20年,也正是车雪芬人生的第二个20年。从懵懂学生成长为职场高管,正在开启第三个20年的车雪芬认为自己肩上还有一份社会责任。
“澳门能发展起来,靠的是祖国,我也是受益者。”车雪芬在澳门对口帮扶的贵州从江县资助了一位小朋友。她说,不管是横琴,还是大湾区其他地方,只要有需要我的地方,我都愿意去分享我的经验,发挥我的所长。
说起未来,车雪芬满怀期待,“我会与澳门一起,与祖国一起,为会展业的发展、为澳门的进步继续发挥自己的力量。”
青年创业者何秀霞:
做有澳门基因的企业
本报记者 程 龙
何秀霞 |
20多年前,从澳门到北京2000多公里的距离,万水千山,未曾阻挡一个澳门学子到北京求学的大学梦;10多年后,从北京到澳门2000多公里的距离,千山万水,仍未能阻挡这个澳门青年回乡的创业梦。
1997年,土生土长的澳门女生何秀霞高中毕业,被保送到北京大学修读历史系。“因为中学有位历史老师教得很有意思,对我来说是最好的启蒙。而且北京大学的历史系非常有名,所以家里支持我到北京读大学。”
硕士毕业时,何秀霞选择留在北京创业。在北京从事文化艺术行业近10年,积累了经验和人脉,之后回到澳门生子。“北京和澳门,都是我们深爱之地,通过文化连接两地,恰恰是我的愿望。”于是她与丈夫一同回澳门成立“澳门维京文化”公司,从事文化产业和周边产品开发,并孵化出创新教育项目——“维京乐智”。
“澳门环境比较舒适,这几年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支持创业的政府配套投入也越来越多。” 何秀霞的创业项目入驻了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创孵中心为我们创业者提供很多办公场地、资金、人脉等方面的资源。”
说起澳门这些年来的变化,何秀霞感触颇多。“以前的澳门很简单,是一种纯朴的幸福;这几年快速发展,是一种繁荣的幸福。不管怎样,这里都是我的家。希望澳门能够一直保持传统的亲密人际关系和人情味,我想,这也是许多澳门人的理念。”
何秀霞也在变化中找准了创业的方向。港珠澳大桥,一桥飞架三地。“大桥从无到有,速度令人惊叹,澳门人也要跟上这个速度。”何秀霞说:“横琴高楼拔地而起,变化很快,我们有丰富的文化运营经验,文化结合产业,文创结合科创,这是我们融合发展的优势,我相信,我们进驻横琴的产业项目一定会取得成功。”
“未来我们的业务也会更多地落地到粤港澳大湾区,通过大湾区对接内地甚至全球各地的其他市场。”何秀霞认为,创业者就是跟时间赛跑,尤其是澳门的创业者不能仅仅局限在澳门。
“我们公司叫‘维京’,北京的‘京’,不管过去还是未来,我们都希望作为澳门与北京的桥梁。”何秀霞希望自己的公司始终携带着澳门特色的文化基因,未来能够成长为澳门的代表性企业。
大三学生杨炜轩:
有幸与澳门共成长
本报记者 程 龙
杨炜轩 |
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前的夏天,杨炜轩出生在澳门一户普通人家。
“因为我是1999年出生的,与澳门回归同岁,可以说是陪伴20年来的澳门一起成长。”现在澳门理工学院读大三的杨炜轩经常参加各类到内地交流的社团活动,“通过越来越多的交流,我也更能够理解澳门和祖国之间的密切关系,也对这个称呼更有感触。”
今年暑假,跟随“新时代同心行”澳门青少年学习参访团,杨炜轩到了河北承德、张家口参访交流,近距离感受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塞罕坝人的创业精神和无私奉献,十分值得我们年青一代学习。”
在国庆、澳门回归纪念日等特殊时间,杨炜轩所在的澳门中华学生联合总会经常组织同学们参加各类爱国爱澳活动。
今年国庆节,杨炜轩还和同学们到金莲花广场参加升旗仪式,大家一起行注目礼、唱国歌。“今年对澳门来说意义非凡,看着国旗和区旗缓缓升上去,我们由衷感觉到自豪与感动。”
“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在国家的支持下,澳门各方面发展不错。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不管是读书还是就业,机会都越来越多。”杨炜轩说,“澳门现在治安更好,经济更繁荣,建筑更‘高大上’,当然人也更多,物价也更贵了。”
在这个20岁的年轻人看来,澳门也有还要加快发展的地方:和内地很多城市相比,澳门在有些方面还要快些跟上时代的步伐,比如说内地同学早已习以为常的电子支付,澳门近期才开始跟进。
但杨炜轩对澳门的爱却不曾动摇。“街边小店里的猪扒包、葡式蛋挞都很好吃,大三巴、东望洋山等美景随处可见,更重要的还有澳门浓浓的人情味。”
站在20岁的人生节点上展望未来,杨炜轩说,“我生在澳门、长在澳门,有幸与澳门共同成长,未来20年,我想我还会待在澳门,利用所学建设澳门。”
电影工作者余志云:
看好大湾区发展商机
本报记者 孙立极
余志云 |
不惑之年,辞职做电影人——在澳门街头,黑框眼镜、暗红T恤,45岁的余志云外表很普通,但经历却不普通。
余志云大专时读室内设计,1996年工作后做过很多行业:装修、餐厅服务员、学校住宿生管理、青年社团行政……2012年,他开始追随梦想,尝试业余做多媒体;2014年,索性辞去工作,做全职电影人。
余志云拍的电影都是低成本的,也是充满人文关怀的。因为有10年协助精神病患者康复的工作经历,余志云的《逆着光》聚焦的是精神病人及家属,《明天,不要迟》关注的是失智病人,《没有那么多时间难过》则记录了澳门一位视障女孩到台湾向一位弱视女孩学习做咖啡的经历。这3部影片均入围第五十八届亚太影展,虽然没有获奖,但对余志云来说,也是极大的鼓励。
澳门温暖有爱的社会,是余志云最好土壤。《逆着光》等影片就是与澳门公益社团合作拍摄的,《没有那么多时间难过》是他自己拍的,前期成本不说,完成后也找不到地方放映。余志云就写信给澳门社团——工人联合会,希望他们旗下的放映厅可以给他打折放映。“完全不认识,但他们免费帮我放映了。”余志云又写信邀请不同机构负责人来看。“很多人不认识,也都来了,包括澳门唯一一家公立医院的院长。”此后,澳门文化中心等单位陆续邀请他去放映,这部电影于是被大家了解。
余志云说,自己很享受澳门的城市氛围。与世界接轨,生活稳定,城市中西合璧……“唯一缺点就是市场太小,发挥空间没那么大。”不过,澳门正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这个大市场。已经有来自大湾区的投资商找他谈合作,虽然没有谈成,余志云蛮有信心,认为将来面向祖国内地、面向世界,澳门市场太小的不足不会成为制约。
在澳门小城,出身平凡、没有奇缘,一颗文艺的心凭着执着,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工商企业界黄淑筠:
创业环境变得好多了
本报记者 孙立极
黄淑筠 |
黄淑筠看上去很年轻,但经历却不简单。10余年前她创办一家小会展公司,一年前,却决定到一家大公司工作,“我不想把青春耗在同一个地方。”
黄淑筠快人快语,告诫澳门年轻人要珍惜现时的生活。1999年澳门回归时,黄淑筠13岁。“回归前两三年,不断听到烧车、伤人的新闻。所以,除了上下学,父母都不让我外出玩。”
黄淑筠说,那时候,绝大部分澳门人盼望回归。回归后,澳门社会安定,2002年特区政府开放博彩经营权、2003年内地与澳门签署CEPA……“这些年,澳门的变化很大。特区政府推动了15年免费教育,还推动很多交流合作项目。”黄淑筠2005年中学毕业,“我们那时怎么能想到,现时你可以到故宫实习,到各省区市参访,以中国澳门名义参加国际赛事……澳门学生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比以前多很多。”
创业环境也好多了。黄淑筠说,10余年前自己创业时,政府政策还不太多。到珠三角创业,也因为文化、税务习惯不同而遇到困难。
这几年,特区政府推出不同的青年创业基金,“经济局和本地团体也提供一些培训或讲座,让大家了解创业是怎么回事。”最近两年,也介绍了很多横琴、粤港澳大湾区有关的政策。她认为,澳门近年出现不少新行业。比如写游戏文案,以前澳门没有合适的环境,但现在面对的是珠海、大湾区更大的市场,就能发展起来了。
不过,黄淑筠也表示,澳门仍有一些问题,如法律跟不上社会发展,中小企业人手不足,游客数量增多带来的压力……2017年“天鸽”风灾的重创尤其让她痛心,“2018年,大家都有意识了,懂得防备了。”
黄淑筠认为,国家给澳门很多好政策,但回归前大家经验少,只能边做边学。她对第五任行政长官贺一诚的经济政策颇为期待,“提升澳门和居民就业竞争力、巩固根基并适度多元发展,融入大湾区,发展特色金融等,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海归创业者陈立光:
政府扶持年轻人创业
本报记者 孙立极
陈立光 |
澳门渔人码头,有间由10台贩卖机组成的自助商店,出售饮料,也售卖泳衣等超过百元的商品。这是由澳门本地科技公司MBOX开发的。
MBOX的创办人之一陈立光属于海归一族:在美国读大学,毕业后在硅谷做了10年程序开发员。2014年回到澳门,“想把技术带回这个我出生的地方。”
也是机缘巧合,回澳门后的第一份工作,公司派他到深圳工作了两年,“切身感受到电子支付的便利,也了解到内地如何创业和研发”。正巧,澳门要发展智慧城市,“对我来说正是一个机会。”
“我在深圳参与过电子支付的技术部分,有些经验。2017年,电子支付在澳门落地。刚好又碰到两位经营贩卖机的人。”三人一拍即合,2017年创办MBOX,专营新型贩卖机。
“以前贩卖机用现金支付,不能收大额现钞。电子支付出来后,几百块都可以卖,比如我们有贩卖机帮琴行卖琴。货品可以用网页陈列,更丰富。”
起步不会一帆风顺。“澳门只有60多万人,做一个APP成本就很高。”他们投入超过百万元,用来买机器、租仓库。“我们就像经营一家小店,在澳门试营,一步一步地来,不会烧钱。”
特区政府推出的澳门青年创孵中心为MBOX提供了很大帮助。“他们提供很多资源,比如办公室。我们省下的租金可以投入到其他地方。创孵中心还帮我们对接政府部门、企业等不同机构,扩展业务。”
创孵中心门口,就摆着一台MBOX的贩卖机,供中心使用,也是很好的展示,“办活动时,嘉宾们可以直接看到我们的产品。”陈立光说。
“有的是自己运营,在公园、码头等公众场合,特区政府免费让我们设立贩卖机。有的是出租机器给游乐场,卖他们自己的东西。”陈立光微笑坦承,MBOX已有70台贩卖机在运营。虽然利润不多,“开始不亏钱了”。
伴着澳门智慧城市的脚步,陈立光和MBOX稳步走在创业路上。
港珠澳大桥桥牵三地。
澳门中华文化交流协会供图
版式设计:汪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