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南英雄谱】易非:从新四军走向外交战线上的忠诚战士
原名刘菊生,南昌县向塘镇高田礼坊村人,1937年参加 新四军,经历了“皖南事变”,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 放上海的战斗。1950 年 2 月下旬开始在北京武官训练班学 习,1950年9月到我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任副武官。1961 年4月被调到老挝工作,先任中国驻老挝经济文化代表团一 等秘书,后于1963年4月任我国驻老挝大使馆武官。1976年 5月,调往巴基斯坦大使馆任武官。1980年1月赴渥太华任 我国驻加拿大使馆武官。1983 年8月,奉调回国,结束了长 达 30 多年的外交生涯。1984 年离休,曾荣获中国人民三级 独立勋章、三级解放勋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独立勋章。
新四军老战士、总参二部军职离休干部易非,曾经历了“皖南事变”, 参加了孟良固、淮海、渡江、解放上海等战役,建国后出任我国驻印尼首 任副武官,驻老挝、巴基斯坦、加拿大武官。
易非,原名刘菊生。1918年出生于江西南昌向塘镇高田礼坊村一个 贫农家庭。只读过5年私塾,十几岁就跟着父亲到南京谋生,在国民党参 谋本部印刷所当排字工。“七·七”事变后,日军发起全面侵华战争,易非 随印刷所辗转到长沙。
易非参加了长沙战时常识训练班(党的外围组织)。训练班分管组 织的陈股长给他讲革命道理和新四军的性质、任务,接受了革命理想的 启蒙教育,易非提高了觉悟,决定弃暗投明。
1937年11月,易非毅然脱离国民党参谋本部印刷所,到新四军长沙 办事处参军,与易非同时报名的是上海流亡青年朱英华,徐特立给他俩 办了到湖南平江新四军一支队报到的介绍信,这时,他俩巧遇新四军参 谋处长赖传珠,他热情地说:“欢迎!欢迎!”
1938年1月,易非和朱英华赶到一支队,政治部钟期光主任亲切接 见,他俩分到老一团宣传队。不久,老一团宣传队合到一支队政治部宣 传队。陈毅经常来给大家讲抗战形势、统一战线和红军坚持三年游击战的艰苦岁月,引导宣传队员继承和发扬红军的光荣传统,做能文能武的 革命战士。
“除了行军打仗,我主要负责宣传鼓动,每到驻地,两人一组写标语、 搞宣传发动。”易非回忆道。
1938年3月,宣传队并入新四军战地服务团,转战在泾县岩寺一带。 服务团排练演出小型活报剧,如《放下你的鞭子》惟妙惟肖,很受群众欢 迎。同年6月,新四军军部转移到泾县云岭。
1939年初,易非到军教导队学习半年,尔后分到一支队老一团任组 织干事。这年冬天,他随政治处副主任肖辉锡、营长吴永湘到江北桐城 执行扩军任务,动员了120多名青年参军。在这次扩军和新训中,易非经 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
1941年新年刚过,皖南新四军近万名将士在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 率领下北上。1月4日,新一团团长张铚秀率部从峨岭出发东进,时任新 一支队组织干事的易非,奉命随新一团行动。
1月5日,新一团突然接到向东南移动的命令。这一年,皖南的冬天 漫天风雪,山谷银装素裹,部队顶风冒雪行军,在山路上隐约见到国民党 军已在路口、隘口、山头埋伏。张团长和政委丁鳞章分析敌情,路有伏 兵,且是包围的态势,预感到老蒋要搞名堂。很快上级的敌情通报说,种 种迹象表明,将有突发事变。张团长命令立即将敌情通报各营,部队要 提高警惕,加强戒备。参谋长派出了侦察分队,注意观察敌情并随时报 告。
1月7日,新1团进入大康王东南地段,国民党军几乎同时从前后左 右的山岭、路口、道卡向新四军发起进攻,来势凶猛。幸亏新一团领导早 有警觉,又有戒备措施,遭到敌人袭击时损失不大。枪一响,张团长立即 命令部队抢占有利地形还击。敌人进攻凶狠,我军反击英勇,阵地争夺战异常激烈。敌人拼命从榔桥河两侧轮番进攻,又一次被我军打退。
经一周激战,我军没能冲出重围。皖南部队5000余人,被压缩在宽 约1华里、长不足4华里的石井坑地段。此时部队已疲惫不堪,为保存实 力,粉碎敌人的围歼计划,叶军长根据中央指示,决定分散突围。他号召 全体指战员以必胜的信念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冲出包围,到江北无为县归队。
张团长战前动员,强调突围要坚决果断、勇猛顽强,杀出一条血路。 深夜,部队像无数支利箭射向蒋军,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易非随张团长 紧跟突围部队冲击,但很快被冲散了。后来,他随友邻部队抢渡青弋江 进入山区,遇到老一团军需主任等5人,隐蔽在树林里。
皖南山区温差大,淋湿的棉衣经北风一吹冻得硬梆梆的。这时,饥饿和寒冷同时袭来,易非掏出带的一包盐,取出少许让大家就着山水喝 下去,身上顿时感到好多了。白天他们看好地形,入夜喝足盐水,避开追 剿的蒋军,沿着小径直奔对面的大山,爬上山顶时,他没追上军需主任一 行。
易非独自沿着崎岖小路下山,在山脚巧遇兄弟部队的6个同志。他们已在老乡家煮了一锅饭,大伙狼吞虎咽吃完饭,放下两块银元继续赶 路,翻山越岭,日夜兼程。
一天傍晚,要通过一处开阔地,右侧山上有敌人守卫,为缩小目标, 决定分散突围,易非冲过封锁线后,再也没有看到那几个战友。又翻过 一座山已是深夜,他在一农户家门口坐下,也许是太累太困了,不一会就 睡着了。
易非回忆起那终生难忘的一幕:“醒来时,发现自己睡在老乡的床 上。那时,我蓬头垢面,两眼深陷,面黄肌瘦,脸上手上都被荆棘划破了, 棉衣撕开了几个口子。大爷大娘看出我是新四军战士,对我特亲切。‘那 帮狗东西,把孩子折磨成什么样了!’大娘抚摸着我的脸心疼地说。我急于要去找部队,他们说外面情况不明,你怎么能走?说着,大娘忙给我烧 水洗澡换衣服,让我饱饱地吃了一餐,安排我在里屋休息。大爷吩咐儿 子去打探消息。第二天,大娘端来一碗鸡汤。望着大娘慈祥的脸,我鼻 子一酸,热泪盈眶。这就是根据地的人民,这就是伟大的母爱,为了子弟 兵,大娘舍得一切。”
第三天晚上,易非告别大爷大娘,依依不舍地上路。他又闯过几道 关口,由敌工干部金涛护送,渡过江到达无为县,投入了新的战斗。
1950年1月,时任62师186团副政委兼浙 江海门区委书记的易非,奉调总参谋部,进入武 官训练班学习,从此走上了外交战线。训练班 未毕业,易非提前派往驻印尼大使馆任副武官。
印尼地处亚洲东南部,扼马六甲海峡咽 喉,战略地位重要。荷兰殖民主义者曾对这个 岛国统治长达 300 多年,二战时被日军占领, 日本投降后才获得独立。但荷兰殖民主义者 不甘心失败,策划一系列武装叛乱,妄图颠覆 印尼政府。印尼人民在苏加诺总统领导下奋起反抗。
易非赴任时,正是印尼人民反对荷兰殖民主义者颠覆活动最艰辛的 一年。他从报刊上搜集资料,写成专题上报国内,外交部领导很感兴趣, 称赞这是“驻外武官送回的第一份‘情报’”。易非根据印尼的国情和外 交部指示,提出了“积极慎重,稳步前进”的方针,抓紧开展对外活动。在 王大使的领导和支持下,我驻印尼武官处工作很快打开了局面,与印尼 军方和政界人士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和友谊。
一天,印尼国防部外事处来函,邀请易非到印尼武官训练班讲课,题 目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斗争史》。为加强两国和两军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宣传我军的丰功伟绩,满足印尼军方的要求,易非根据国内提供的资 料,反复修改准备了讲稿,内容包括我军的性质、任务和成长过程;各个 时期的战略战术;军政、军民和官兵关系;重点介绍了在解放战争中如何 打败美式装备的蒋军而取得全国的胜利,并由此综述了我军由小到大、 由弱到强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
印尼武官训练班有20多人,大部分是中校军官。易非讲课时,全场 鸦雀无声,大家听得认真,当讲到我军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 伟大胜利时,学员们都赞叹不已,报以热烈的掌声。
讲课后不久,印尼国防部长伊哇邀请易非夫妇到他家作客,伊哇和 夫人亲自到门口迎候,部长的两位千金也出来作陪。在印尼军方举行的 多次招待会上,他们向易非提出各种问题,了解我军的建设情况,易非都 给了他们满意的回答。
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节节胜利,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易非作为 我驻外武官,很注意运用这一大好形势,扩大我志愿军的影响,提高我国 的国际威望。
当时各国驻印尼武官不多,亚、非、拉国家驻印尼使馆除印度外,都 没有武官,前苏联也没有派驻武官,而美国海、陆、空三军武官和副武官 最多,英国和荷兰军事代表团的人员也不少。在印尼举行的招待会上, 我使馆人员为此很注意提高警惕,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1950年11月的一天,印尼军方欢迎荷兰海军司令来访,招待会邀请 驻印尼的各国武官参加。这位荷兰海军司令作为主宾,神气活现地走到 易非面前,态度傲慢地劈头就问:“你们中国人在干什么呀?”易非见对方 来者不善,决定给他点颜色看看,立即反击到:“反对侵略,保卫和平!”这 位司令没有听出话中之意和份量,继续阴阳怪气地问道:“谁侵略了你们 啦?先生!”易非回答:“谁侵略朝鲜,谁侵略中国?你心里明白。”接着理直气壮地指出:“忠告阁下,已经站起来的中国人民不怕任何帝国主义和 它的走卒挑衅,如果它们想把猪嘴伸进社会主义的花园,偷吃中国的胜 利果实,一定没有好下场!”
在朝鲜战场上,荷兰派兵参加了所谓的“联合国军”,充当美军的一 名小卒,受到中朝两军的严惩。今天这位荷兰海军司令没想到在这个场 合,中国武官会以强硬的语言反击自己,不由得愣了一下。他知道斗下 去占不到任何便宜,只好说了声“再见,先生”,便转身走了。身旁的印尼 军官听了易非的回答既惊讶又高兴;易非的译员、爱国华侨张琼郁在招 待会结束后不停地说:“太好了!太好了!今晚灭了帝国主义分子的威 风,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易非在驻外武官的任上,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代表,认真履行自 己的职责,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外交政策,勤奋工作,为加强中国人民解 放军与驻在国武装部队之间的友谊,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保卫世界和平, 作出了优异的成绩,赢得了驻在国武装部队领导人和各方面友好人士的 称赞,增进了他们对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的了解,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 和友好合作。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亲笔为他 题词:“风云激荡方显英雄本色”。原中央调查部部长罗青长及张铚秀刘 春、刘振华等领导同志也纷纷题词,称赞他是“外交战线上的忠诚战士”。
(摘自厦门老干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