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专访章剑华:听!黎明的生命之声!

2020-03-12

今天,我们请大家来听抗疫主题歌曲《黎明的生命之声》。这首歌同样的歌词有两种风格的谱曲演绎,江苏文艺广播主持人文菲独家采访了相关主创人员。

黎明的生命之声

当我敲响古老的编钟,

多少挂念在心中。

当我敲响神奇的编钟,

多少祈祷在心中。

当我敲响吉祥的编钟,

多少希望在心中。

昨夜飘落的雪花,

在今日的阳光中消融。

纵然寒意依然,

纵然太阳又西冲,

黄鹤楼上的乌云终将散去,

望江楼下的江水滚滚向东。

没有过不去的严冬,

没有长夜不明的天空。

听天籁之音迎来黎明,

听生命之声如沐春风。

这地球总是不停地转动,

这生活总有希望的彩虹。

用歌声迎来黎明

词作者章剑华谈创作初衷

有感于比利时钢琴家尚·马龙为中国战”疫“创作的国际公益歌曲《黎明的编钟声》,我在前不久写了一篇短文并创作了《黎明的生命之声》的歌词。此文推出后,反响强烈。著名作曲家王咏梅、歌唱家曹琳和南艺作曲系主任章崇彬、演唱系青年教师陈星儿分别主动请缨投入创作,克服种种困难进行作曲、演唱、录音、制作,在短短的时间里推出了这首抗疫公益歌曲。同样的歌词,不同的风格。前者大气、悠扬,充满希望与力量;后者坦然、自信,富有磁性与张力。异曲同工,堪称精品。值此全国抗疫决胜的关键时刻,谨以《黎明的生命之声》奉献给大家,以鼓舞士气、再接再厉,携手共迎全国抗疫胜利的黎明时刻!

章剑华,江苏宜兴人,文学博士,现任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江苏省当代艺术创作研究会会长、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著有《想法》、《文化时空》、《微思录》等个人专著10部,其中长篇纪实文学“故宫三部曲”获得中国徐迟报告文学奖和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并改编为电视剧《国宝奇旅》,广受好评。江苏省委省政府曾为章剑华记个人一等功,授予紫金文化奖章。

曾侯乙编钟

歌词开篇三次反复提及的“编钟”指的是在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编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

战国曾侯乙编钟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最大钟通高152.3厘米,重203.6千克。它用浑铸、分铸法铸成,采用了铜焊、铸镶、错金等工艺技术,以及圆雕、浮雕、阴刻、髹漆彩绘等装饰技法。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钟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音列是现今通行的C大调,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乐曲。

战国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是中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在考古学、历史学、音乐学、科技史学等多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02年1月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诗一般的歌词饱含深情,温情四溢的文字里透出的是希望与力量。

受歌词精神的感召,作曲家王咏梅、歌唱家曹琳和南京艺术学院作曲系主任章崇彬、演唱系青年教师陈星儿分别开展了作曲和演唱的创作,推出了两个版本的《黎明的生命之声》。

同样的歌词,不同的谱曲和演唱风格,让生命之声久久回荡,将祝福和希望播撒在人们的心田。

版本一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