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人人会玩,“中发白”的文化内涵,有多少人懂?
麻将人人会玩,“中发白”的文化内涵,有多少人懂?麻将中的“筒条万”,各有什么含义?
在中国,麻将是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早在明代就有类似的玩法,从明朝叶子格戏、马吊牌与麻雀牌中,就能窥见它的前世身影。作为益智类游戏,2017年4月,国际智力运动联盟还正式将,麻将列为世界智力运动项目。
古人干什么事都很讲究,即使是玩,也得弄出点文化味来,比如,寻常的酒令,就花样繁多。作为练手的麻将,牌中的花色,也并不是随便写的,而是也被赋予了某些文化上的象征意义的。
对于麻将文化的解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总体的价值方向是一致的,那就是向善、向美,还有向富。作为博彩的工具,财富的象征意义当然是不会少的,序数牌中的“筒、条、万”,代表的就是财富。
筒,俗称“饼”,它其实是一个粮仓的正上方俯视图,也就是说“筒”是一个抽象的截图。古人储粮食,都用席子围成一个桶状的立柱空间,粮食储存在里面,为了防漏雨,顶是两圈草垫以同心圆叠盖结成。
因此,从粮仓的正上方俯视下来,我们看到的抽象事物就是一个“筒”,两个粮仓就是两个“筒”,以此类推到“九筒”。都说,家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就是古人赖以活命的财富。
条,又称“索子”,也是一个抽象图。“条”的图案原型也是谷仓,但不同于“筒”的俯视图,“条”是谷仓的侧视图。也就是说我们站着看一个谷仓,抽象看它是一个圆柱体,再把这个圆柱体平面化,就是一个带有纹理的长方形。
细心的人会发现,麻将的条里面没有“一条”,“一条”被“小鸟(幺鸡)”代替了。这又是为什么呢?有人说,是因为仓管恨透了偷吃的麻雀。古代粮食作为最重要的战略物资,看管是有严格的规定,存粮损耗也是有严格的限定,一旦损耗超过规定就要掉脑袋。而麻雀就成了仓管的天敌,一不小心,麻雀就会以仓为家了,一仓他仓存粮,不知不觉中就“变成”(生养)了麻雀。由此,仓管们恨透了麻雀,所以,用麻雀代替了一条,以此时时提醒自己。
而麻将中的“万”字牌,则是直接指钱财——万贯。贯,是古代的钱的单位,旧时用绳索穿钱,每一千文为一贯。昆曲代表性作品之一《十五贯》,讲述的就是一个因为十五贯铜钱而谋财害命的故事:尤葫芦无本钱经营,为生计借来十五贯铜钱。因一句戏言,其女儿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赌徒娄阿鼠赌场输得精光,回来路过尤家,为偷走十五贯钱,斗胆将尤杀死。外城伙计熊友兰为主人收来十五贯,路遇苏迷路,被众为误认为凶手,两人同押官府。知县不问青红皂白将两人判成死罪。苏州太守况钟是此案的监斩官,在复查此案中查觉罪证不实,决意为民请命,以官职担保,求得重审。可见,在古代,一“贯”钱的购买力已经不小,而万贯铜钱就更是一笔巨大财富了,所以,古代形容富贵之家,就用“万贯家财”。
麻将中的字牌“中”、“发”、“白”,也不仅仅是一种文字符号,它也折射出古人的文化价值观。在标准麻将牌中,“中”牌是红色的,“发”牌是绿色的,“板”牌是白色的,所以,它们又被称为红中、发财、白板(或白脸)。
中就是“高中榜首”的意思,所以用喜庆的红色表示。发是吉祥语,但原义并不仅指发财,还有仕途发达之意。所谓白板者,原来是指笏板。
笏板,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笏板也有级别,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五品官以上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做的笏。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五品以下不执笏(从清朝开始,笏板就废弃不用了)。白板,正是象征着身份高贵者的象牙笏。
由此看来,麻将中的序数牌与文字牌,在其文化象征意义上,是各有侧重的,序数牌中的“筒条万”是主财源广进的,文字牌中的“中发白”是主仕途通达的。这样的寓意很明显,一手牌打好了,可以家财广进、官运亨通,才算是人生的大赢家。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