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灾难面前,文学如何作为?广东文艺界有这些思考

2020-03-20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广东省作协的倡议下,广东文学界纷纷拿起手中的笔,积极投身“以笔为援,抗击疫情”主题文学创作活动中。据省作协统计,截至3月18日,全省作家共创作战“疫”题材文学作品4000余篇(首)次。

与此相联动,广东省评论家协会各级会员也积极配合,通过各种平台,发出“粤派批评”的声音。截至3月初,据不完全统计,各级会员创作了近700件作品,其中包含了100多篇(件)文艺评论作品,540多件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

优秀的战“疫”文学作品应当是什么样的?应当承担起怎样的社会责任?南方+记者采访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整理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等广东本地文艺界有一定影响力的文艺评论者的作品,广开言路,共同探讨好的战“疫”作品标准。

张培忠:以力所能及的方式介入现实

作为文学工作者,我们理应主动介入重大事件现场,发挥文学应有的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抚慰心灵的重要作用。

在当下,抗疫是最受人关注的话题,牵涉亿万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福祉,在这场抗疫斗争中蕴含着非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身为作家,理应积极地去反映这些真实深刻的人间大爱。

互联网时代,大众可能早早从各种媒体上获取了大量信息,那么怎么把文学作品创作好、传播好?这就要求作家在内容上采访到位,尽可能在那些广为人知的人和事背后,挖掘出更多幕后故事;在内涵层面,挑选细节,提炼典型,给读者提供有思想深度的作品。细节,是打动读者的可靠硬核;一个内蕴丰富的细节,就足以让人潸然泪下。

正如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陈建功所言:“群众需要平实真切的传递,失望于空泛谄媚的振臂”。重大事件本身,往往已经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用平实、朴素、深沉的语言娓娓道来,将一个个典型场景缓缓铺开,极富张力的故事便清晰呈现。

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以力所能及的方式介入当下现实,站在时代前列。这是作家应有的、起码的担当,这种担当就是以文学的方式,通过作品去记录时代、还原时代,去直击事件、展现过程。

就像路遥用生命的付出所昭示的那样,作家要像牛一样默默耕耘、像大地一样无私奉献,用手中的笔、悲悯的心,为国家和民族战胜灾难、砥砺前行贡献一份绵薄力量。

(作者系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原文首发于《南方日报》2020年3月15日文艺评论版)

蒋述卓:在寂静中拿出自己的思考,不要偏信

庚子年的这个春节,我们不习惯寂静了。其实,这正是我们关注点存在的盲点。

今日我们面对这场寂静,难道不能好好关注吗?这用生命与血的代价换来的寂静,我们能不好好倾听吗?它难道不关系到我们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命运吗?我们不能从这种从未有过的寂静中获得某种启示吗?

寂静中有生命的呐喊,自我的反思,灵魂的拷问。

比如,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不吃野生动物,那市场还存在吗?保护野生动物有法律,有规则,关键还在我们自己的心里有没有规则。

比如,我们要向那些“逆行者”致敬学习,那就从“敬业”两个字做起。如果我们都做到了这两个字,我们就能为国分忧,为国出力,核心价值观就能从我们的手中构建起。

比如,当网络中暴戾气越来越重时,你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这时候,需要的是你的分辨力、判断力了。“双眼自将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前人能在海量的古籍文献和话语里放出自己的眼光,我们现在难道就不能做到吗?分辨力和判断力是产生定力的基础,盲从就只能随海浪漂浮,最后六神无主。

放出你的眼光来,不要盲从。拿出你的思考与判断来,不要偏信。打开你开阔的胸襟来,不要偏激。

(作者系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原文首发于羊城晚报《花地》“疫期静思”专栏)

申霞艳:疫情期间写诗,只求不悖于心

疫情期间能不能如实记录个体的心情?只求不悖于心,不违于情。

大道至简,就是不悖于心,人同此心。当记者也好,当作家也好,当朋友也好,当医生、病人、亲人也好,不悖于心、不违于情,好诗不过近人情。《鼠疫》《日瓦戈医生》经得起反复推敲,因为它们写出了每个个体真实的渴望与追求。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分工的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没有三头六臂,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忠于自己的职责。可以说这就是时代提倡的工匠精神、敬业精神,也可以说这就是英雄主义:认清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它

疫情初期,我也时常唏嘘,感叹一个文科生的无能、脆弱、无用。但是我又想,读书写作、教书育人就是我的职责所在,每个人做自己最擅长的也是美好社会的允诺。诗人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总是要写诗的,就像农民明知天气不好还是要到田里去。

在最深的混乱中,简单就是有力的召唤。一首简单轻松的歌,比如《早知道在家里待这么久》,对我们创伤的心灵具有一种难言的疗愈作用。

文学永远面对着人们包罗万丈、瞬息万变的心,让我们见识人的复杂、深刻、多面以及自我的浩瀚,让我们能够向死而生,能够在最痛苦的时候依然不放弃生、不放弃爱、不放弃信。

(作者系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原文首发于羊城晚报《花地》“疫期静思”专栏)

郑焕钊:网络战疫作品应传递人文精神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由于互联网的技术媒介优势,使处于疫情隔离时期的人们能够利用互联网进行文艺生产创作,网络文艺空前活跃。

应该看到,网络上创作传播的抗疫文艺作品,在对新冠肺炎抗疫、防控的科学宣传,对各行各业抗疫“逆行者”的赞美歌颂,对鼓舞抗疫必胜信心、疏导人们的焦虑不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网络抗疫文艺作品也应注重人文精神的传递

传递人文精神,表达文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体现文艺对每一个生命个体悲天悯人的精神,是文艺的基本使命。文艺的伟大感召力,正在于文艺与人类个体的情感相通。

抗疫灾难文艺作品中,由于灾难的肆虐、个体的死亡、社会的悲剧、生命的勇气与英雄的牺牲等,使文艺的人文情境更为激烈与集中,由于社会的非正常状态所导致的个体处境往往激发对人性问题的敏感。因此,灾难、抗疫文艺的人文关怀及其价值取向尤为重要。

但在此次抗疫文艺作品中,由于随意性创作甚至功利性创作等原因,导致一些网络抗疫文艺作品出现人文精神缺失的倾向。

这些创作现象的出现,从根本上也是对文艺创作者文艺价值观的重要考验。而在“以笔抗疫”的引导中,如若不能加强文艺价值观,尤其是人文精神的引导,则可能好心办坏事,破坏文艺工作者的形象。

(作者系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暨南大学副教授,原文首发于《文艺报》)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