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
大唐初年,一直沉寂的文学圈开始热闹了起来。
因为在某年某月某日,文学圈多了才华横溢的四个青年人,他们都是官小而名大,年少而才高的诗人。
个个都长得一张奶油小生的脸蛋,行走在大唐引起的都是一阵一阵的尖叫声。
世人给他们的评价很高。
尽管这个评价不是很官方,但不否认这个评价很真诚。
在文学圈里,尤其是诗坛,他们的地位很高——上承梁陈,下启沈宋。
其中一个姓卢和一个姓骆的诗人长于歌行,而一个姓王和一个姓杨的诗人长于五律。
四个人各自有属于自己的领域,并且在领域打砸了属于自己的专长。
标志性的口号是——我的地盘听我的。
基于这个基调,后人都说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从他们才开始定型。
是他们让诗歌走下了神坛开始走向市井,从台阁移到了江山和塞漠,一花一草,一树一木皆可为诗。
即便是这样,他们的脚步也没有停下来,一个声音似乎在告诉他们,这样是不够的,不够的,还要更大胆一点,更放开一点,更规范一点。
这个声音迫使他们开始尝试着改变诗坛的风气,让诗歌成为最直接,最有用的表达方式。
他们成功了。
在他们开辟的道路上涌现了大量名家,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孟浩然、杜牧、李商隐、温庭筠、韦庄,合他们之力打造了属于大唐的符号——唐诗。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他们将唐诗的知名度提高了好几百个百分点。
是他们让唐诗走出了国门。
是他们给后世留下了一座难以逾越的文化瑰宝。
他们挥一挥衣袖,让整个大唐为之疯狂。
而率先做出这一切的是一个叫王勃的年轻人。
公元650年,王勃出生。
这位中国诗坛上的天才充分向世人演绎了张爱玲那句经典名言——出名要趁早。
6岁,当别的小朋友还在父母怀里撒娇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写文章,笔法老道辛辣,不像一个孩子。被父亲的好友杜易简称赞为“王氏三株树”之一。
因此,得了一个神通的美誉。
9岁,读颜师古《汉书》,写了《指瑕》十卷,还指出颜师古著作的错误之处。
汗颜不,汗颜。
但这还没完,一年后,也就是10岁时,开始研读六经。
11岁,跟随曹元在长安学医,先后学习了《周易》、《黄帝内经》、《难经》等,据说还考取了医生职业资格证。
14岁,觉得自己学业有成,开启了自荐模式。(上书刘祥道,直陈政见,并表明自己积极用世的决心。)
15岁,更进一步,通过皇甫常伯向唐高宗献《乾元殿颂》,借献“颂”以图仕进之意甚明。
胆子不是一般的大,但人家就是有才。
16岁,自荐不成,转身参加高考。
当别人一脸沉重,担心自己考不上大学的时候,他一举高中,做了一名朝散郎。
成为了大唐最年轻的公务员。
就在当年,撰《乾元殿颂》,文章绮丽,让人叹为观众。
当朝皇帝特意让人买了一本拿来欣赏,边看边说:“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
至此,王勃之名传扬天下。
看到这些,你如果简单的认为王勃成名之路到头了,那你就错了。
对于出名,王勃从没有停止过,不朽才是我的座右铭。
18岁,他认识了一个姓杜的好朋友,这天朋友要去蜀州任职。
想着从此身边再没有一个可以肆无忌惮说话的朋友,顿时生出一股不舍之意,这情绪在心头不停的翻滚,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终于,他按捺不住了。
望着朋友越走越远的身影,他擦干了眼泪,铺好了纸张稍作酝酿就提好了一首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有多出名,地球人差不多都知道,只要读过唐诗的人差不多都能喊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在一个一分手就几乎等于死别的时代,一个二十余岁的年轻人,竟喊出了最酷的离别赠言。
千百年来,能与这句赠言对抗的,据说只有诗佛王维的那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而王维写出这首诗时,已经三十多岁了。
说到最炫民族风,王勃要比王维早了十几年,尽管两人都姓王。
好的年纪,拥有自己的才华就该无情的绽放。
所谓诗酒趁年华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
看着繁华的大唐,听着一声声赞美声,吃着碗里的羊肉泡馍,王勃说出了自己最惬意的话语。
看到这儿,很多人和我一样,一定觉得这样才华横溢,放浪不羁的人,人生一定很完美,仕途一定很平顺。
但现实恰恰相反,王勃的人生非但不圆满,反而坎坷不易。
而造成这样的局面,源于他的两次低级错误。
第一次,是发生在公元668年的“斗鸡事件”,当时13岁的沛王李贤(高宗与武则天的二儿子)很喜欢王勃的才华,就邀请他到王府当了一个编撰,帮衬着写点文章,给自己长长脸。
这事儿,虽然不是什么好事,但运用得当,也是能起到鱼跃龙门的效果。
只可惜,王勃忘记了自己的主业。
当时的大唐经过李世民呕心沥血的打造,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均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是当时的世界强国之一,各种文艺活动很是丰富。
在皇宫打麻将,打个马球,荡秋千很流行,而在民间则是斗鸡。
斗鸡在当时的辉煌可以与现在的足球运动相比。
那是全民运动,全民参与。
当时的《神鸡童谣》写道: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神鸡童子”贾昌因善于驯鸡、斗鸡,深得玄宗宠幸,享尽荣华富贵。
正因为有这样的效果。
所以很多人将一生的荣华富贵压在了斗鸡上,就连后来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也是一脸的向往。
当时的沛王与弟弟李显虽然没这个意思,但两人身份上的显赫,让这样的民间活动也带着几分宫斗色彩。
写这种应试文字,难度应该说很高,你不能随心所欲,一板一眼还要配上各种规定。
所以这样的文章能写出惊天动地的少之又少。
但王勃是个例外。
一篇应用文,愣是被他写成了名篇。
文章写出来后,立即火遍了当时的新闻榜。
一夜之间点击量破了十几万,留言更是分分钟占据了各大排行榜。
这种火热程度,同时也吸引了一个人的注意。
有人注意是好事,但这个人的身份太特殊——当朝皇帝李治。
李治看了顿时发怒说:“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行谏诤,反作檄文,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是交构之渐”(即认为王勃的文章会导致诸王之间产生矛盾。)
皇帝发话,容不得反驳,王勃当夜就被人赶出了王府。
刚准备借此机会让自己仕途更进一步的王勃不得不收起了行囊灰溜溜地离开了王府。
不知是这次打击太大,还是本着游玩的心思。
他开始游历巴蜀。
三年的游历生涯,除了增长见识之外,还给他添了几分迫切,一股从未有过的使命感,让他想做点什么?
他很清楚,能做事的只有一个地方——长安。
于是,他重新回到了长安。
但他没想到,人生即将犯了第二个错误。
尽管他仕途一直不咋样,但有一点他还是向世人证明了——才华。
所以刚回长安立即就找到了一份工作。
他的朋友凌季友推荐他担任虢州参军,他答应了。
刚准备大干一场,祸端就来了。
一个叫曹达的官奴犯罪,出于同情,他将罪犯藏匿起来,后来又怕走漏风声,便杀死曹达以了其事。
看到这儿,我只能说两个字——任性
如果说第一次遭驱逐还情有可原,此番作为看得让人苦笑。
同时,我们也发现,古往今来很多才华过人的文人,其实不适合做官的。
在历尽千帆的争斗中,他们的那点伎俩实在太小儿科。
王勃就是这一类人。
尽管无数人同情他,帮他洗白——因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
但铁一般的现实无论旁人怎么洗,都洗不掉——他杀人了。
一夜之间,王勃从幕僚变成了大唐的死囚。
这次被祸,虽遇赦未丢掉性命,但宣告了他仕途的终结。
父亲王福畴也被牵连,贬为交趾县令,远谪到南荒之外。
这件事对他的打击,远远超过对自己的惩罚,各种愧疚与悔恨一夜之间涌上了心头。
一个漆黑的夜晚,他给父亲留下了一封道歉信。
“如勃尚何言哉!辱亲可谓深矣。诚宜灰身粉骨,以谢君父……今大人上延国谴,远宰边邑。出三江而浮五湖,越东瓯而渡南海。嗟乎!此勃之罪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矣。”——《上百里昌言疏》
信中,他再一次书写了自己内心的愧疚。
一年多后,朝廷忽然想起了他的才华,打算恢复他的旧职,但经过两次打击,让他对官场心生畏惧。
他放弃了。
这样浑浑噩噩些日子,他想到了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也许,可以再文学上做点什么。
这个突如其来的想法让他心生几分感动来,也许,我并非一事无成。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在吃了一笼小笼包后,他发出了最强的号召,诗坛要剔除糟粕,取之精华!
“上官体”我们不要。
这是一个十分有号召力的口号。
另外三个人立即做出了响应,一起投入了反对"上官体"的创作活动之中。
至此,这场诗坛改革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了,成果无比的喜人。
他主张的“立言见志”的创作思想,立即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一时之间,他想到了父亲。
多年的愧疚,让他很想去看一看父亲,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父亲,慰藉慰藉父亲那颗受伤的小心脏。
公元(675年)秋天,他从洛阳出发了。
这天,他路过洪州(今南昌),正巧碰上了洪州的阎都督因为重修了滕王阁,趁着重阳节开了一个文学沙龙。
得知王勃的到来,阎都督立即派人来请。
王勃也想通过这次文学沙龙将自己的文学主张传扬出去,便一口答应了。
酒席之上,阎都督表示可以即席赋诗。
王勃出手了。
当他目光落在滕王阁外波澜壮阔的江面,不由得想到了自己。
想起自己这一生才华横溢却因恃才傲物、放荡不羁而被社会所不容。
一股悲愤之气顿时涌上了心头,竟再也按捺不住,宛如涛涛江水汹涌不绝。
他长叹了声落了笔:“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滕王阁上,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永远的让历史从此定格。
公元(676年)冬,这篇《滕王阁序》通过最火热公众号——一景之月迅速传到了都城长安。
在一个皑皑白雪的日子里,当朝皇帝唐高宗也读到了这篇序文,忍不住赞叹:“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当年朕因斗鸡文逐斥了他,是朕之错也。”
“王勃现在哪,我要见他!”
身旁的太监吞吞吐吐说道:“那个可怜的人已经不在了…”
唐高宗喟然长叹,自言自语:“可惜,可惜,可惜!”
是的,这个一直本着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的天才的确不在了。
公元676年,27岁的王勃于探望父亲的归途中渡海溺水,就此永远地追随大海去了。
从此,世间再无天才王勃。